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兰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千年桐
  • 4篇人工林
  • 2篇林隙
  • 1篇养分归还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技术
  • 1篇细根
  • 1篇林隙更新
  • 1篇林隙特征
  • 1篇N

机构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作者

  • 4篇贾兰霞
  • 3篇洪滔
  • 3篇林晗
  • 3篇洪伟
  • 2篇谢安强
  • 2篇吴承祯
  • 1篇李键
  • 1篇颜欢欢
  • 1篇陈辉
  • 1篇陈建忠
  • 1篇巢林
  • 1篇刘艳艳

传媒

  • 1篇山地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千年桐人工林林隙更新动态研究
林隙是森林循环更新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为森林群落内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必要的场所,而且是组成林分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林隙被视为是推动森林演替和更新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节能、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
贾兰霞
关键词:林隙千年桐人工林
文献传递
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人工林细根特征及其与细根N、C含量的关系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完整土块法,以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5级细根的形态、生物量和组织碳(C)、氮(N)含量,分析了不同径级和序级与细根形态指标的差异性,对序级与细根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直径≤1 mm的细根根尖数、根系累计长度、根系累计表面积分别占据总量的99.66%,88.42%,69.82%;随着根序从1级根到5级根升高,千年桐细根直径由0.86 mm增加到1.35 mm,组织密度由0.11 g/cm3上升到0.47 g/cm3,根表面积密度由0.46 m2/m3降低到0.085 m2/m3,比根长由32.04 m/g减少到16.41 m/g;千年桐细根直径、比根长、根表面积密度、根组织密度及生物量与序级之间回归分析发现它们与序级之间具有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三次函数及高斯峰值函数关系;1~5级细根生物量对总生物量的贡献分别为:18.7%,30.9%,27.1%,16.6%,6.7%;N含量随着根序升高由16.73 mg/g下降到11.83 mg/g,C含量则由454.97 mg/g上升到494.43 mg/g;千年桐细根C/N比的变异受根组织N含量的影响程度达到93%,而受C含量的影响程度仅为50%。上述结果证明,千年桐细根的结构特征、生物量和碳氮含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了解千年桐根系结构与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巢林林晗吴承祯刘艳艳贾兰霞洪滔谢安强陈建忠洪伟
关键词:千年桐细根
千年桐人工林养分归还特征及自肥的研究
林晗洪滔陈辉吴承祯李键谢安强陈建忠颜欢欢贾兰霞洪伟
该项目属林业科学技术—森林培育技术—造林技术领域。课题组提出采用凋落物的养分循环、叶片养分内循环及阔叶树自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开展了千年桐人工林养分归还特征及自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千年桐人工林凋落物及养分含量动态变化...
关键词:
关键词:千年桐造林技术
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对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千年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千年桐人工林冠林隙大小以10-20 m2居多,占36%,30-40 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42.81%;扩展林隙中≤50 m2的小林隙最多,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区间为75-100 m2。扩展林隙的形状指数主要集中在1.20-1.30,而冠林隙的形状指数在各范围内的分布差异不明显。林隙的形成年龄大多≤2 a。
贾兰霞洪滔陈建忠刘剑斌林晗洪伟
关键词: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