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长河
- 作品数:48 被引量:3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班磷酸钠治疗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伊班磷酸钠治疗老年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19例老年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磷、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及骨痛程度、溶骨性病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校正血钙有一定程度下降,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单次治疗骨痛有效率78.9%。对溶骨性病灶治疗有效率100%,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伊班磷酸钠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张昊于静蔡桂芬贾长河
- 关键词:伊班磷酸钠骨转移
-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4例手术患者保存的胃癌标本,病理诊断标准均参照WHO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检测上述所有标本中EpCAM和Claudin-18的表达,比较EpCAM与Claudin-18的表达和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与EpCAM和Claudin-18表达的关系。结果EpCAM的表达比例随肿瘤的增大以及远处转移的发生而升高(χ^2=4.526、36.090,P=0.033、0.000);不同年龄、肿瘤TNM分期、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患者Claudin-18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仅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RR=50.076、1.617,P=0.016、0.032),EpCAM和Claudin-18的表达均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EpCAM与Claudin-18与胃癌侵袭性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异常表达不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贾长河谢毅宋晓霞袁媛刘博伟谢甲贝于静
-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连接蛋白类
- 胸腺肽α_1对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 评价胸腺肽α1对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单纯化疗+胸腺肽α1(试 验组)化疗毒副反应程度和生命质量的改变,生命质量评分用EORTC QLQ-30 中文版测定。结果 对照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试 验组;化疗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食欲、乏力等有明显加 重趋势,疼痛呈减轻趋势,对上述影响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胸腺肽α1 能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
- 张昊于静贾长河
- 关键词:胸腺肽Α1生命质量化疗结肠癌
- 含左氧氟沙星的一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98例有消化道症状的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C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疗程均为7 d。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Hp。结果A、B、C组Hp根除率分别为59.38%、96.97%、78.79%,B组优于A、C组,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62%、93.94%、90.91%,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线根除Hp方案根除率高,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袁媛于静贾长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 金龙胶囊配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配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试验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金龙胶囊.3个月后比较...
- 贾长河王文玉
- 关键词: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性胶囊
- 热盐水致胃黏膜细胞凋亡及对热休克蛋白表达影响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生细胞和 Bcl-2、Fas、HSP60、HSP70、HSP90α及 P53表达状态,以探讨 CAG 发病机制及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等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细胞凋亡时 DNA 含量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TUNEL 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在黏膜全层均可见到,呈弥漫性分布.萎缩性胃炎中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胃黏膜(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 PCNA,显示:Bcl-2、Fas、HSP60、HSP70、HSP90α、P53及 PCNA在热盐水灌胃所致的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在萎缩性胃炎时,在G0/G1峰前可见一个亚 G0/G1峰,也即凋亡细胞峰出现,而在正常胃黏膜时未显示亚 G0/G1峰.结论:热盐水灌胃可导致大鼠胃黏膜组织细胞增生和细胞凋亡异常,其调控基因(Bcl-2、Fas)及 HSP60、HSP70、 HSP90α、P53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张沥张玲霞徐俊荣贾长河张宁霞曹广周
- 关键词:热盐水胃黏膜细胞凋亡热休克蛋白萎缩性胃炎
- 金龙胶囊配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配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TACE)治疗,试验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金龙胶囊。3个月后比较2组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及病灶大小变化。结果:试验组有效率(56.7%,17/30)和对照组(33.3%,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展率(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配合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病灶进展及改善免疫功能。
- 贾长河王文玉康谊
- 关键词:肝动脉胶囊
- 热水、盐水、热盐水致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 张沥张玲霞江梅陶梅宋瑛徐俊荣曹广周张宁霞贾长河
- 该研究采用热水、盐水、热盐水制成大鼠萎缩性胃炎的动物模型,证实了食用过热过咸饮食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形成萎缩性胃炎,从而引起国人对于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胃部疾病的重视并探讨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同时进一步研究了热水、盐水、热盐...
- 关键词:
- 关键词:热水盐水热盐水萎缩性胃炎
- 微管相关蛋白样激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研究微管相关蛋白样激酶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67例胃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67例胃癌组织和13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CLK1的表达,分析DCLK1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Cox风险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DCLK1表达水平病人的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差异。结果 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71.9%(192/2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6.1%(36/138)。单因素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有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病人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的胃癌病人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 DCLK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 贾长河谢毅袁媛刘博伟任颖
- 关键词:胃肿瘤微管相关蛋白质类免疫组织化学
- HBeAg与原发性肝癌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门脉癌栓、AFP水平、HBV DNA定量、Child-Paugh分级及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895例,占总数的87.1%;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133例,占总数的12.9%;HBeAg阳性组合并门脉癌栓的比例为18.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11.8%(χ2=4.46,P=0.035)。HBeAg阳性组HBV DNA定量对数均值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χ2=12.81,P=0.00);HBeAg阳性组Child-Paugh分级为B级和C级的分别为18.3%和15.0%,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12.9%和1.0%;HBeAg阳性组肝纤维化分期为4期的比例为35.5%,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24.5%(χ2=4.98,P=0.026)。两组在AFP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同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相比,HBeAg阳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学损害程度较重,合并门脉癌栓、肝硬化更为常见,预后更差。
- 于静刘博伟袁媛兰玲张昊贾长河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