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岩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水杨酸
  • 2篇黄鼠
  • 2篇达乌尔黄鼠
  • 1篇冬眠
  • 1篇燕麦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胁迫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 1篇体温
  • 1篇体温调节
  • 1篇突变体
  • 1篇拟南芥
  • 1篇热传导
  • 1篇胁迫
  • 1篇裸燕麦
  • 1篇静止代谢率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酶

机构

  • 5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赵岩
  • 3篇杨明
  • 2篇王子英
  • 2篇张玲
  • 2篇金丹丹
  • 2篇管淑君
  • 2篇郝林
  • 1篇陈红星
  • 1篇曹翠岩
  • 1篇彭霞
  • 1篇姜延高
  • 1篇肖玉奂
  • 1篇毕晓华
  • 1篇王德华
  • 1篇邢昕
  • 1篇谢迪

传媒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兽类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小麝鼩的代谢产热和体温调节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食虫目小型哺乳动物的代谢产热和体温调节特征,本文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测定了北小麝鼩在环境温度5~30℃下的静止代谢率(RMR),结果显示:在环境温度(Ta)为17.5~25℃的范围内,北小麝鼩的体温基本维持恒定,平均体温为36.55±0.38℃;热中性区(TNZ)为20~25℃;基础代谢率BMR为5.46±0.23(mLO2/g.h),其中环境温度在25℃时静止代谢率最低,为4.84±0.39(mLO2/g.h)。在5~25℃环境温度范围内,热传导值保持稳定;在此温度范围内,北小麝鼩的热传导率(C)最低,平均为0.42±0.01mLO2/(g.h.℃)。总之,北小麝鼩的产热和体温调节特征为较高的BMR,中等的热传导率,较低的体温和较宽的热中性区。这些特征可能与该物种体型小、夜行性、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等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王子英管淑君杨明彭霞赵岩
关键词:静止代谢率体温调节热传导
高温胁迫对拟南芥水杨酸改变的突变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11年
以拟南芥野生型(Columbia)及其内源水杨酸高积累突变体snc1、水杨酸缺失的转基因植株nahG和水杨酸信号转导缺失突变体npr1-1为材料,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模拟高温胁迫,比较了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氧化胁迫症状的变化,以期揭示内源水杨酸水平或信号转导在植物对高温胁迫应答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将4周龄的拟南芥植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温胁迫组,前者置于常温(即22℃/18℃,光照/黑暗),后者于高温(3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高温暴露24 h和48 h后,收集供试植株叶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处理24 h增强了野生型植株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npr1-1的SOD活性不受影响,snc1和nahG的SOD则明显降低;高温处理48 h降低了所有供试植株的SOD活性,其中snc1和nahG的降幅最大。高温处理24 h或48 h不影响野生型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不同程度地增强了三种突变体的POD活性,尤其以snc1的最明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都受到高温的抑制,其中snc1受抑制程度最大。与抗氧化酶活性受抑制相一致的是高温处理提高了所有供试植株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电解质渗透率,其中snc1和nahG植株受影响最大。高温诱导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这些数据表明,在38℃高温下暴露24 h以上,内源水杨酸高积累或缺失的拟南芥抗氧化能力比野生型植株受抑制程度更大,因此,氧化伤害症状也更为明显。
肖玉奂姜延高金丹丹张玲赵岩郝林
关键词:高温胁迫拟南芥水杨酸抗氧化酶氧化胁迫
达乌尔黄鼠冬眠期间体温的变化和冬眠模式被引量:28
2011年
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及其前后的体温,分析了其冬眠模式和体温调节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长短的个体差异较大,可以分成深冬眠型、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三种类型;2)达乌尔黄鼠在冬季表现出深冬眠阵(最低体温Tbmin<20℃,冬眠阵的持续时间BD>24h)、短冬眠阵(Tbmin<20℃,BD≤24h)和日眠阵(Tbmin≥20℃,BD≤24h)3种类型,最低体温分别为2.54℃±0.35℃、10.05℃±1.97℃和23.09℃±0.40℃,彼此之间差异显著。日眠阵阵间产热阶段的最高体温为38.09℃±0.17℃,高于深冬眠阵(37.31℃±0.15℃)和短冬眠阵(37.22℃±0.31℃);3)深冬眠阵和日眠阵中最低体温均与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冬眠过程中的最低体温为-2.43℃;4)深冬眠过程中,多数个体可以短时(≤3h)耐受-2℃~0℃的低温,激醒或继续维持深冬眠,无致死效应,但长时间(15h)或过度低温(-5℃以下)的条件下,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被激醒(70%)或死亡(30%),不能持续冬眠;5)入眠前10d的体温日波动幅度显著增加,高于出眠后的日体温波动,且多数个体入眠前出现体温的"试降"。表明,冬眠前入眠的准备阶段,动物的体温调节已开始发生变化;冬季日眠的调节机制可能与冬眠不同;短时-2℃~0℃的低体温对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无致死效应。
杨明邢昕管淑君赵岩王子英王德华
关键词:达乌尔黄鼠冬眠体温
达乌尔黄鼠室内繁殖的可能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0年
繁殖活动是种群延续的基础,也是种群生态学和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动物是否能够繁殖成功将影响到整个种群的生存和灭亡。按照现代生活史原理,繁殖成功率决定于环境因素、性成熟的年龄、繁殖次数、婚配制度、个体所处的社会等级地位等。物种为了提高其自身的适合度,会根据环境和自身状况等条件来调整繁殖投入,进而影响其繁殖成功率。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ous)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具有冬眠的生物学特性。很多生物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都以其为模型动物,进行研究。为了使达乌尔黄鼠在实验室内繁殖成功,并将其实验动物化,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验室内环境,分析了可能会影响达乌尔黄鼠室内繁殖的因素并提出适当的对策,以便为该物种的实验室繁殖提供参考。
赵岩杨明
关键词:达乌尔黄鼠繁殖影响因素
水杨酸或过氧化氢减轻镉对裸燕麦毒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对25 d龄的裸燕麦(Avena nuda)植株进行14 d镉(100μM)胁迫处理,与对照相比,植株的干重显著降低。然而,在镉暴露前1 d对植株进行水杨酸(1 mM)或H2O2(5 mM)预处理可有效地缓解镉引发的植株生长抑制。镉抑制生长与植物光合作用的降低和氧化胁迫伤害有关,具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二氧化碳同化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光系统Ⅱ实际量子产量、抗氧化力等参数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而膜脂过氧化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可被外施水杨酸部分地逆转,但不受H2O2影响;而水杨酸和H2O2均可减轻镉引发的氧化伤害,且与细胞中抗氧化能力的维持有关。镉胁迫明显提高了细胞的脯氨酸含量,而水杨酸或H2O2处理则有效地阻止其升高。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显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同工酶活性与各自的分光光度计测得的酶活性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外施水杨酸或H2O2可保护植物抵御适当浓度的镉引发的生长抑制,其中水杨酸的作用是减缓镉诱导的光合作用抑制与提高抗氧化胁迫能力,而H2O2只是减轻镉诱导的氧化胁迫伤害。
张玲金丹丹陈红星曹翠岩赵岩毕晓华谢迪郝林
关键词:裸燕麦水杨酸过氧化氢脂质过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