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建军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奥氮平
  • 2篇首发
  • 2篇疗效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障碍患者
  • 2篇分裂症
  • 2篇氨磺必利
  • 2篇必利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休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首发精神分裂...
  • 1篇首发抑郁症
  • 1篇睡眠
  • 1篇睡眠结构

机构

  • 6篇潍坊市精神卫...

作者

  • 6篇赵建军
  • 4篇杨玉涛
  • 2篇刘帅
  • 2篇毕崇波
  • 2篇夏文娟
  • 1篇周桂华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
2022年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伴随发生精神障碍时,选择小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为患者实施治疗,探讨这类治疗方式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间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总人数为110例,并且所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将患者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四组,均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统计患者服用不同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之后,在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在第2周、第4周以及第8周的评分更低,并且与每次服药9mg和12mg药物的患者相比,每次服药3mg和6mg的患者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2)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方面,每次服用9mg和12mg药物的患者发生概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3)在不良情绪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方面,3mg和6mg的患者评分均更加优异,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过程中,通过服用小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改善临床疗效,保障治疗安全,可推广应用。
杨玉涛赵建军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发育迟滞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疗效对比被引量:22
2013年
奥氮平作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不仅能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还能明显降低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旨在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均符合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言语贫乏、情感淡漠、敌意和猜疑、情感和社会退缩,并且程度为中等程度。
毕崇波夏文娟纪军军赵建军刘帅
关键词:奥氮平
奥氮平合并MECT与氨磺必利合并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2020年
探讨奥氮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与氨磺必利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MECT治疗研究组21例和氨磺必利合并MECT治疗对照组21例,前者给予奥氮平合并MECT治疗,后者氨磺必利合并MECT治疗,观察12周。分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结果:(1)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2)研究组和对照组起效时间分别为治疗2周末和3周末。两组治疗四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病例症状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67%和68.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磺必利合并MECT治疗比较,奥氮平合并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是能较快控制阳性症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赵建军杨玉涛唐娟
关键词:奥氮平氨磺必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某市流浪救助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干预对策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潍坊市流浪救助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流浪救助精神障碍患者250例进行临床统计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并记录,评价疗效和干预对策。结果流浪救助精神障碍患者多数疾病情况复杂、病情严重、生活自理能力低、思维贫乏、情感交流有障碍、不愿意与人沟通,治疗效果差、不良反应多。结论加强流浪救助精神障碍患者需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如: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行为矫正治疗、工娱疗等活动,对改变患者原有不良行为、减轻精神缺损程度、促进社会和生活功能恢复起到很大作用。
毕崇波夏文娟纪军军赵建军刘帅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者干预对策
阿戈美拉汀与米氮平治疗首发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对照研究
2020年
探讨阿戈美拉汀与米氮平治疗首发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选用阿戈美拉汀药物治疗A组患者,选用米氮平药物治疗B组患者,A组(60例)和B组(60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不良药物反应。结果:治疗后,抑郁状态治疗的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A组的66.67%(x2=4.55,P=0.03);但睡眠质量A组较B组有明显提升(P<0.05);A组患者睡眠结构较B组患者有明显改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转氨酶升高为33.33%,明显高于B组8.33%(x2=9.90,P=0.002)。结论:对于早期治疗抑郁症,米氮平效果优于阿戈美拉汀。但对于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阿戈美拉汀效果更佳。
杨玉涛赵建军纪军军王涣芹周桂华
关键词:阿戈美拉汀米氮平首发抑郁症睡眠障碍睡眠结构药物不良反应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2019年
就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之间所收治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奥氮平组和氨磺必利组,每组50例患者,这2组患者在病情程度、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不能合并采用电休克和其他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三维度,氨磺必利优于奥氮平(P<0.01)。奥氮平组副作用比氨磺必利组多。结论: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但在改善情感淡漠、注意障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奥氮平,安全性更高。
赵建军杨玉涛董立刚
关键词:氨磺必利奥氮平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