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敏
- 作品数:57 被引量:3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 降低IGCC系统中回收CO<,2>能耗的新思路
- 本文基于CO<,2>三相图分析,归纳了CO<,2>由气态(常温常压)转变为液态或固态的四种途径,提出了压缩-制冷液化结合法降低IGCC系统中回收CO<,2>能耗的新思路,并基于这个思路设计了由半闭式循环与单级氨吸收制冷逆...
- 段立强林汝谋金红光邓世敏蔡睿贤
- 关键词:IGCC降低能耗
- 文献传递
- 内外燃煤一体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燃煤一体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该发电系统包括煤气化子系统、动力循环子系统和二氧化碳回收子系统;本发明的方法是在热力循环吸热过程的低温段用外燃方式加热,利用煤部分气化得到的半焦的能量;在高温段用内...
- 邓世敏金红光林汝谋蔡睿贤
- 文献传递
- 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经济性诊断理论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0年
- 利用加热单元和单元进水系数的概念 ,经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 ,提出了压水堆二回路各级抽汽的热功转换系数 ,利用该系数得出了压水堆二回路的热力系统经济性诊断的定量数学模型。
- 严俊杰李运泽林万超赵福宇邓世敏
- 关键词:压水堆核电机组
- 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的三系数线性分析法被引量:19
- 2002年
- 摘要:由于采用二次再热和过热度跨级利用措施,当热力系统发生局部调整和变化时,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的锅炉吸热量、汽轮机功率及凝汽器放热量均会发生相应的复杂变化。为了简化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的节能分析,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用吸热系数、作功系数及放热系数3个基本的加热器系统参数概括了纯热量引入时锅炉吸热量、汽轮机功率及凝汽器放热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节能分析的通用线性法则。运用该法则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计算出热力系统发生局部调整和变化时锅炉吸热量、汽轮机功率及凝汽器放热量的变化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此时机组汽耗率、煤耗率及循环热效率的相应变化,大大简化了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的节能分析和计算。
- 李运泽杨献勇严俊杰邓世敏林万超
- 关键词:热力系统火力发电厂
- 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的矩阵分析法被引量:19
- 2000年
- 从分析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结构特点入手,推导出二回路汽轮机装置功率方程和热平衡方程的一般线性形式、附加成分的修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应用矩阵分析方法进行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经济性计算的基本方法和一个实际算例。矩阵分析法用于核电机组二回路分析计算具有数理概念清晰、计算简单、便于编程的诸多优点,是理论分析和工程计算的有力工具。
- 李运泽严俊杰林万超邓世敏
- 关键词: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
- 烧低热值煤气时燃气轮机特性计算与分析
- 研究了烧低热值煤气时燃气轮机的热力特性,并用国外一套商业软件GT PRO对其单循环及联合循环热力特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白慧峰邓世敏危师让
- 关键词: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特性计算热力特性联合循环发电
- 文献传递
- IGCC联合循环系统全工况特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8
- 2003年
- 概述IGCC联合循环系统全工况特性的分析研究。基于全工况和独立变量概念,剖析系统工况变动的影响因素与构筑全工况图谱框架;分析采用不同调节方式时燃气侧循环和蒸汽侧循环变工况特性规律;在大量计算和分析基础上,绘制完整的IGCC联合循环系统全工况特性图谱,总结归纳系统特性规律和得到有参考价值的结论等。概述的研究成果将为IGCC联合循环系统设计优化与运行控制提供完整的信息和有效手段。
- 林汝谋段立强邓世敏金红光
- 关键词:IGCC全工况特性
-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燃料切换时蒸汽系统运行方式的改进研究
- 2003年
- 研究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燃料切换时对余热锅炉蒸汽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提出几项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利用联合循环蒸汽系统变工况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不同运行方式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以备用燃料运行时,这些改进措施能有效改善蒸汽系统的热力性能。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的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白慧峰梁法光邓世敏危师让
- 关键词: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蒸汽系统变工况
- 部分煤气化空气预热燃煤合循环发电系统(PGACC)热力分析
- 本文介绍了部分煤气化空气预热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出热效率计算的表达式,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热力分析.
- 徐越邓世敏危师让
- 关键词:煤气化热力分析燃煤电站发电系统洁净煤发电技术
- 文献传递
-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煤气饱和系统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对一个干法进料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的煤气饱和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关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各种可能的煤气饱和系统流程布置方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一个包括各种可能流程的煤气饱和系统的超级结构.然后,建立起有约束条件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对煤气饱和系统的优化模型进行解算,优化结果给出了最佳的参数值和系统流程.结果表明,优化后IGCC的净效率比原设计方案提高了0 42%.分析揭示了煤气饱和系统的设计对其性能影响的规律性和内在本质.
- 吴一宁邓世敏
- 关键词:超结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