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俊华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患者血清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2篇穿刺
  • 1篇底座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穿刺
  • 1篇炎症
  • 1篇预后
  • 1篇支撑柱
  • 1篇生长分化
  • 1篇生长分化因子

机构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6篇邓俊华
  • 3篇罗维贵
  • 3篇覃春艳
  • 2篇覃雪梅
  • 2篇黄霞
  • 2篇韦枫
  • 2篇蒋玉洁
  • 1篇梁琼
  • 1篇黄玉兰
  • 1篇许建国
  • 1篇邓惠英
  • 1篇林剑勇
  • 1篇李毅谦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彩超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肺外周病变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彩超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诊断原因未明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肺活检方式分为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183例)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128例),比较两种活检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CT-PNB组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彩超-PNB组,P<0.05。结论:彩超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断操作。
李毅谦韦枫邓俊华覃雪梅陆江玉林剑勇罗维贵
关键词:彩超CT穿刺活检
一种可调节式胸腔穿刺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胸腔穿刺椅,包括座椅,支撑柱,靠垫A,支撑板,充气升降杆,连接杆A,连接杆B,支撑杆B,放置台,底座,座椅一端与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座椅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呈C形,支撑柱上设置有滑槽A,...
覃春艳蒋玉洁梁琼蒋红双黄霞邓俊华邓惠英农倩秀
文献传递
Cox-2和HNF-3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ox-2)和肝细胞核因子-3β(HNF-3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HNF-3β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5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和HNF-3β阳性率分别为78.33%(47/60)和18.00%(9/60),5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Cox-2和HNF-3β阳性率分别为35.00%(21/50)和84.00%(42/50)。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HNF-3β的阳性表达率反而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Cox-2和HNF-3β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Cox-2高表达和HNF-3β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TNM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Cox-2和HNF-3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推测Cox-2和HNF-3β蛋白表达可共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探寻新的靶向治疗途径提出指导意义。
罗维贵覃春艳黄霞邓俊华覃雪梅许建国
关键词:环氧化物酶-2
PFKP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索磷酸果糖激酶血小板型(platelet-type phosphofructokinase,PFKP)在肺腺癌(adenocarcinoma of lung,LUAD)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观察PFKP在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临床样本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FKP表达情况。利用TCGA数据库进一步探讨PFKP的表达及其在LUAD预后和免疫浸润中的作用。结果:PFKP在LUAD中高表达,且PFKP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AJCC分期和TNM分期)及不良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进一步证实,PFKP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且在1年、3年和5年生存预测中呈现出高度预测性。富集分析表明,PFKP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到抗肿瘤药物代谢的过程中。此外PFKP与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一批对PFKP高表达的LUAD患者敏感性较高的临床药物和正在被研究的抑制剂。结论:PFKP在LUAD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和其作为潜在药物治疗靶标的可能性,使其成为肺癌研究和治疗的重要靶标。
田喆岑丽兰韦枫邓俊华覃春艳王志波许世阳董珏黄玉兰蒋玉洁
关键词:肺腺癌肿瘤分期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NR4A1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血清NR4A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2例(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患者55例(稳定期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对比各组NR4A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COPD评估测试呼吸问卷(CAT)评分、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NR4A1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4A1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NR4A1、FEV1%pred、FEV1/FVC、PEF、FEV1显著降低(P<0.05),而CRP、IL-6显著增高(P<0.05);急性加重期组NR4A1、FEV1%pred、FEV1/FVC、PEF显著低于稳定期组(P<0.05),而CRP、IL-6、mMRC评分、CAT评分显著高于稳定期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血清NR4A1水平均与FEV1、FEV1%pred、FEV1/FVC、PEF呈正相关(P<0.05),并与CRP、IL-6、mMRC评分、CAT评分呈负相关(P<0.05)。NR4A1诊断COPD稳定期的AUC为0.785(95%CI:0.437~0.762),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74.2%。NR4A1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AUC为0.822(95%CI:0.629~0.977),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80.4%。结论 COPD患者血清NR4A1表达降低,其表达与肺功能及炎症指标密切相关,是COP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邓俊华王志波黄表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40例(稳定组),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加重组),其中急性加重期1级或2级40例(加重1组),急性加重期3级或4级40例(加重2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GDF-15、IL-6水平;分析血清GDF-15、IL-6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DF-15、IL-6诊断AECOPD的价值。结果加重1组、加重2组血清GDF-15、IL-6水平均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加重2组高于加重1组(P<0.05)。加重1组、加重2组血清GDF-15水平均与IL-6水平呈正相关,AECOPD患者GDF-15水平和IL-6水平均与FEV1%pred呈负相关(均P<0.05)。GDF-15诊断AE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0.838、0.700和0.792;IL-6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为0.682,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0.713、0.575和0.716。结论血清GDF-15、IL-6水平与AECOPD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GDF-15对AECOP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潘美妮李林霖曾叔兵潘新梅邓俊华陆江玉罗维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生长分化因子15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