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自发

作品数:124 被引量:948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生物学
  • 25篇农业科学
  • 25篇文化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7篇基因
  • 17篇教学
  • 14篇生物学
  • 9篇植物
  • 9篇高中生
  • 9篇高中生物
  • 8篇养殖
  • 8篇克隆
  • 7篇互花米草
  • 6篇学科
  • 6篇种群
  • 6篇种质
  • 6篇霉病
  • 6篇灰霉病
  • 5篇电池
  • 5篇入侵
  • 5篇生态
  • 5篇生物燃料电池
  • 5篇燃料电池
  • 5篇基因定位

机构

  • 83篇南通大学
  • 30篇南京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南通师范学院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台州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美国农业部
  • 1篇江苏思源环境...

作者

  • 123篇邓自发
  • 27篇谢晓玲
  • 22篇安树青
  • 17篇智颖飙
  • 14篇周长芳
  • 14篇李红丽
  • 12篇周蓉
  • 11篇王中生
  • 11篇谢晓玲
  • 10篇路志群
  • 9篇李德全
  • 9篇张健
  • 8篇赵磊
  • 7篇曹云英
  • 6篇姚登兵
  • 6篇陈琳
  • 6篇陈艳红
  • 6篇解俊峰
  • 6篇王启基
  • 6篇赵聪蛟

传媒

  • 8篇生态学报
  • 8篇中学生物教学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种子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西部素质教育
  • 2篇中学生物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AMBIO-...
  • 2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年份

  • 4篇2024
  • 12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17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3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种子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2
1997年
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种子库的初步研究邓自发周兴民王启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TheStudiesofSeedBankofKobresiahuilisMeadowinQing_ZangPlateau.DengZifa,Zhou...
邓自发周兴民王启基
关键词:矮嵩草草甸种子库青藏高原
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良学风建设被引量:4
2012年
学习创新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的重要工作。针对高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学习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培养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以及通过对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形成。
朱道立叶辉邓自发王康乐陈佩林马以桐
关键词:大学本科生学习创新能力优良学风建设
一种链霉菌基因组DNA大片段体内随机敲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菌基因组DNA大片段体内随机敲除的方法,包括:1)构建系列重组质粒pTNL_101、pTNL_103、pTNL_104、pTNL_105为第一个sceS酶切位点随机导入质粒;2)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T...
路志群邢述永李文雪邓自发
文献传递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为了建立一个用于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空间分布的遥感监测模型,分别在1997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1999年8月中下旬及2000年8月中下旬进行了野外考察,获得了198个蝗虫密度样本资料,收集了同期的TM5遥感图像。通过TM5遥感影像计算了10种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褐色植被指数(BVI)等。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密度(GD)与各种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尽管GD与10个VI的线性相关并不显著,但GD对NDVI和BVI比较敏感。86%的GD>5头/m2样本出现在满足条件0.2
邓自旺周晓兰倪绍祥邓自发谢小玲屠其璞
关键词:遥感草地蝗虫
合成生物学课程的本科生教学方法改革被引量:3
2015年
合成生物学作为新的分支学科带来了很多新的研究理念,同时在应用上具备很大的应用潜力。由于兴起时间不长和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教材和教学经验不多。总结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尝试在教学内容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和案例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路志群王兆慧邓自发叶辉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本科生教学教学改革
巨穗小麦种质小穗数的染色体定位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巨穗小麦新种质材料是一具有茎秆粗壮、叶片短宽直立、穗大、粒大、结实率高等特点的种质资源。应用单体分析和双端体分析方法对"241"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新种质材料"241"的3A、1B、2B和6B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小穗数的隐性基因,其中3A、1B和2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强效,6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弱效。通过双端体分析进一步将控制小穗数的基因定位到3AS、1BL和6BS上,其中3AS、6BS上可能具有控制"241"小穗数的新基因。控制"241"穗粒数和控制小穗数的基因可能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
谢晓玲邓自发解俊峰
关键词:种质资源小穗数染色体定位基因定位
高寒草甸藏嵩草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被引量:42
2001年
对高寒草甸藏嵩草 (Kobresiatibetica)种群的繁殖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藏嵩草属寒冷中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植物 ,在高寒生境中采用了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的繁殖策略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藏嵩草种子产量nA=2 0 0 .1m-2 ,但种子萌发率较低 ,室内和野外萌发率分别仅有 4%和 2 % ,经氢氧化钠溶液和赤霉素溶液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 1%和 6 .7% ,而剥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达 47.3% ,所以种皮坚硬是造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 ;进入种子库、保留至返青期且具有活性的种子仅占种子总数的 31.49% ;单位面积上理论实生苗数仅为1.2 6m-2 ,与此相反 ,藏嵩草营养繁殖所形成的新个体数为 10 1.32m2 ,远远多于种子萌发所形成的实生苗数 .此外 ,藏嵩草营养繁殖效力也远高于有性繁殖效力 ,营养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 83.46 % (16 7) .表 1参
邓自发谢晓玲王启基周兴民
关键词:高寒草甸繁殖对策
外来克隆植物大米草对模拟潮汐淹水时间的生理响应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分析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在中国海岸带衰退过程中对潮汐淹没时间的生态适应性,通过人工模拟潮汐控制试验,对不同潮汐淹水时间处理(淹水时间分别为每天2 h,4 h,6 h,8 h和10 h)条件下大米草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及总生物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大米草叶片可溶性糖、光合速率及总生物量呈增加趋势,淹水6 h后又呈下降趋势,各指标均在6 h淹水时间处理条件下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叶片脯氨酸含量从淹水4 h后,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淹水10 h时达到最高;淹水处理对叶片叶绿素b及叶绿素c含量影响显著,分别以淹水时间4 h叶绿素b含量和10 h时叶片叶绿素c含量最低,而对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值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大米草的生理指标对模拟潮汐淹水时间处理的适应性,推断大米草种群较适宜的潮汐淹水时间为6 h/d左右,而由于大米草在中国沉积型海岸带分布区高程的变化使大米草种群长期不能达到最适淹水时间,是大米草种群自然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红丽智颖飙雷光春赵磊安树青邓自发
关键词:大米草淹水时间生理指标
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
本发明涉及水母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该外挂饲养缸用于悬挂在海水养殖缸上,包括:包括水母缸体、投食模块、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本发明中水母缸体与水流方向一致的两侧与底部采用弧形过渡,降低水流流速,保证...
邓自发李勇学谢晓玲周蓉陈瑶李霞
文献传递
一种通过氮转化菌群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氮转化菌群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繁殖的方法,包括:氮转化菌群的活化、复壮;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及生长液制备;铜绿微囊藻‑氮转化菌群的共培养。本发明中的氮转化菌群能高效、快速地去除环境中的氮素,并使铜绿微囊藻的...
杨小龙邓自发邬浩张婷陈子涵周贝贝崔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