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健
-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激光拆线控制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激光拆除角膜缝线控制反眉弓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散光的疗效。方法:对92例反眉弓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的患者随访4周,经角膜曲率仪或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查发现存在明显角膜散光,根据散光情况予激光拆除相应角膜缝线,随访6个月。结果:拆线后,角膜散光较拆线前相比明显减小(P<0.05)。结论:激光拆除角膜缝线可有效控制反眉弓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的角膜散光。
- 郑东健袁永刚
-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激光散光
-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11年
- 目的:评价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01/11白内障患者44例65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SN6AD1MIOL,术后随访3~6mo,观察裸眼及矫正远、中、近视力,最佳远视力矫正下的中、近视力,角膜散光,离焦曲线,脱镜率和满意度。结果:术后3mo,患者远、近视力理想,中距离视力亦较为满意;术前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差异无显著性(P>0.05);离焦曲线呈双峰型,第一个峰位位于0D,第二个峰位为一高平台,位于-2.00~-2.50D;44例手术患者中39例(89%)脱镜;脱镜患者可从事日常远、中、近距离工作。结论:SN6AD1MIOL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提高脱镜率。
- 郑东健梁纳马胜生袁永刚
- 关键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视功能
- 高频泪道浚通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观察高频泪道浚通联合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1例(78 眼)泪道阻塞患者用WZC-Ⅲ型泪道高频治疗仪浚通泪道,用泪道引流管两端的金属探子引导其中间的硅胶管自泪点植入泪道,留置2.5-6.5个月后拔管,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共治疗患者61例78眼,硅胶管平均留置3.66个月,拔管后平均随访10.62个月,共治愈57眼(73.08%),好转8眼(10.25%),无效13眼(16.67%),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高频泪道浚通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方法 简单,组织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泪道阻塞疗效满意.
- 郑东健梁纳马胜生袁永刚
- 关键词:泪道阻塞硅胶管植入术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虹膜根部断离的修复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出现虹膜根部断离的修复方法。方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出现虹膜根部断离者21例(21眼)。19例行I期修复手术,将断离的虹膜根部用10—0尼龙线缝合至巩膜隧道切口的后唇;2例虹膜根部断离范围小,无需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周~2年,19例经修复后瞳孔形态、位置明显改善,2例无需修复。所有患眼人工晶状体正位、稳定,无明显双瞳,无复视、眩光等不适。结论术中操作不当是造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虹膜根部断离的主要原因,需行I期修复手术,可将断离的虹膜缝合至巩膜隧道切口的后唇。
- 袁永刚梁纳马胜生郑东健
- 关键词: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小切口虹膜根部断离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Phaco-GS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0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ACG患者行Phaco-GSL,术后随访6-24月,观察术后眼压、前房、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8.36±18.25)mmHg,术后7天降至(13.65±7.22)mmHg(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66±0.41)mm增加到术后(3.12±0.18)mm(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急性ACG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Phaco-GSL可安全、有效地控制眼压并提高视力。
- 郑东健梁纳马胜生袁永刚谢志翔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房角分离术青光眼高眼压
- Behcet病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及MCP-1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Behcet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血清TNF-α、IFN-γ、MCP-1的水平。方法:BD患者25例,对照组为健康志愿献血员30例,抽取血清检测TNF-α、IFN-γ、MCP-1等指标。结果:BD活动期患者TNF-α、IFN-γ、MCP-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D活动期患者TNF-α、IFN-γ、MCP-1异常升高,可能与BD的发病机制有关。
- 袁永刚梁纳马胜生郑东健
- 关键词:BEHCET病TNF-ΑIFN-ΓMCP-1
-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眼表的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Phaco+Iol)植入术后眼表的变化。方法:对糖尿病患者81例(90眼)行Phaco+Iol术,于术前、术后行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d、1周、1个月术眼BUT明显缩短(P<0.05);术后1d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1d、1周角膜荧光素着色点明显增多(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Phaco+Iol术后早期可致泪膜稳定性进一步下降。
- 郑东健袁永刚梁纳马胜生
- 关键词:糖尿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泪膜干眼症
- 渐进衍射型多焦点IOL植入术后视功能和视觉质量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评价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2例分为两组,32例32眼植入渐进衍射型MIOL,40例40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monofocal intraocular lens,MoIOL)。术后3mo进行裸眼远视力、中间视力、近视力及矫正远、近、中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并进行视功能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mo,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高于单焦点组(P<0.05),中间距离视力(40,60,80cm)均高于单焦点组(P<0.05),两组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矫正近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对比敏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焦点组脱镜率高于单焦点组(P<0.05),视近满意度多焦点组好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不良视觉症状及视远满意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衍射型MIOL能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有效降低术后脱镜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马胜生郑东健梁纳
-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状体
- 电脑验光仪辅助YAG激光断线控制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术后散光
- 2009年
- 目的分析电脑验光仪辅助下YAG激光拆除角膜缝线控制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术后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2例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术后的患者,进行4周的随访观察,经电脑验光仪检查发现存在明显角膜散光,根据其散光程度及轴向作散光调整,予YAG激光拆除相应的角膜缝线,拆线后随访4周。结果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术后因切口缝线引起的角膜散光,在拆除角膜缝线后,角膜散光均值较拆线前相比明显减小(P<0.05).结论电脑验光仪辅助下YAG激光拆除角膜缝线可有效的控制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术后的角膜散光。
- 袁永刚郑东健梁纳
- 关键词:电脑验光仪激光断线散光
- 频域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应用频域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析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原发性前房角关闭者32例(40只眼)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前、术后2d、2个月使用频域眼前段OCT进行前房角测量,比较500μm/750μm前房角角度(ACA500/ACA750)和500μm/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等指标。结果各指标在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d、2个月相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前房角关闭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前房角增宽,可缓解瞳孔阻滞,预防前房角进一步关闭,频域眼前段OCT可进行术前术后的非接触检查,实现前房的生物统计学测量。
- 袁永刚粱纳马胜生郑东健
- 关键词:周边虹膜切除术前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