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狭窄
  • 4篇颈动脉
  • 4篇颈动脉狭窄
  • 3篇家兔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颅多普勒
  • 2篇脑出血
  • 2篇经颅多普勒
  • 2篇DSA
  • 2篇出血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短期预后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性

机构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郑冲
  • 5篇吴钢
  • 2篇陈明生
  • 2篇曾秀丽
  • 2篇陈银娟
  • 1篇阮琴韵
  • 1篇魏慧星
  • 1篇郑依勇
  • 1篇陈济铭

传媒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5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家兔模型的制作及DSA和血流动力学评价
(1)目的:建立一种颈动脉狭窄模型,方便进行狭窄处的血流动力学分析。(2)方法:用缝线将颈动脉与不同管径的塑料管结扎,形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家兔模型,用 DSA 评价狭窄程度和 TCD 评价狭窄后血流动力学变化。(3)结...
郑冲吴钢
文献传递
应用颈动脉狭窄家兔模型研究TCD狭窄指数的合理性
目的: 1、建立一种稳定的颈动脉狭窄家兔模型。 2、提高颈动脉狭窄家兔模型血流速度检测的可比性和稳定性。 3、在颈动脉狭窄家兔模型中验证狭窄指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方法: 1、用缝线将家兔颈...
郑冲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文献传递
家兔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颈动脉狭窄模型,并对狭窄处的血液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用缝线将颈动脉与不同管径的塑料管结扎,形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家兔模型,而后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狭窄程度,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评价狭窄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DSA检查狭窄率(CCA法)轻度为30%,中度为59%,重度为84%;TCD能清楚地检测到造模前后颈动脉血液动力学情况,造模后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降低(除了重度狭窄的近端);三种狭窄程度下均可见狭窄近端血流速度减低,PI和RI升高,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升高,RI和PI减低,狭窄远端血流速度、PI和RI均减低。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模型,成模时间短,狭窄程度稳定,能够方便用于血管狭窄后的血液动力学分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以分析血液动力学变化为目的的颈动脉狭窄模型。
郑冲吴钢阮琴韵陈济铭郑依勇魏慧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造影血液动力学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概述被引量:17
2008年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在探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开颅物理阻断血流的方法、微栓子栓塞法、线栓法、脑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内皮素灌注诱导血管收缩法等模型制作方法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郑冲吴钢
关键词:动物模型脑缺血
经颅多普勒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08年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自发性脑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脑出血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较为凶险的疾病.准确的了解脑血流情况能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等提供重要依据.……
吴钢郑冲
关键词:颅内高压血管痉挛脑出血
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价
2008年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的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诊断,包括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以及头颈部血管的全面了解,对于防治缺血性卒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综述。
郑冲吴钢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影像学
丘脑出血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丘脑出血是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起病急,病残率和病死率高,自CT问世以来,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认识和重视。我们回顾了228例丘脑出血患者的资料,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陈明生曾秀丽陈银娟郑冲
关键词:颅脑出血预后
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入院的第1 d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严重程度、生理参数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第7 d记录感染和预后。结果共有432例患者纳入研究,79例在7 d内出现感染(18.3%)。下列情况更容易发生感染:(1)高龄;(2)大面积脑梗死;(3)入院前无独立生活能力;(4)昏迷;(5)导尿;(6)吞咽困难。脑梗死后感染与住院期间7 d的病死率明显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感染可以影响短期预后。
陈明生曾秀丽郑冲陈银娟
关键词:脑梗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