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soCT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索VasoCT支架显影技术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武警总医院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20例患者(23个动脉瘤),术毕均行VasoCT扫描,分别对所得图像行支架重建,在XpertCT模式下以容积成像及最大密度投影两种方式观察所得图像,并按支架显影清晰度将所得图像分为非常清晰、欠清晰、不清晰。结果 22个由支架辅助栓塞的动脉瘤中,16个完全栓塞,6个不全栓塞,所有支架完全撑开并释放至预定位置;其中11个动脉瘤支架显影清晰,9个动脉瘤显影欠清晰,2个动脉瘤显影不清晰。结论 VasoCT可用于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的效果评估,能够清晰显示支架精微结构、位置、与血管壁的关系及支架与弹簧圈的关系。支架显影清晰度与填塞弹簧圈直径相关,同时受金属伪影投射方向及填塞弹簧圈致密程度影响。
- 牛晓旺郑娟杜世伟聂庆彬甘慢慢李冬梅张友平毛更生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伪影
- VasoCT在颈部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VasoCT在颈部支架显影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VasoCT对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进行扫描,显示支架及血管的3D形态,并分别以标准重建(2563分辨率)、支架最优重建(2563分辨率)及支架最优重建(5123分辨率),并以容积成像(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两种方式观察所得图像,以0~4分评价支架显影情况,同时与2D-DSA比较分析。结果 2D-DSA图像只能简单看到支架轮廓,标准重建图像可较清晰观察到支架轮廓但不能显示支架精细结构。支架最优重建能清晰分辨支架及软组织,且MIP组支架显影较VR组更优异,高分辨率重建更有利于显示支架精细结构。结论 VasoCT能清晰显示支架精细结构及其与血管壁关系,可被用于观察支架放置位置、撑开程度、贴壁情况及颈部斑块情况,以指导支架正确放置,改善治疗决策,减少支架植入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
- 牛晓旺杜世伟郑娟聂庆彬甘慢慢李冬梅张友平毛更生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三维重建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27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的效果。方法微小动脉瘤27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致密栓塞19例,瘤颈残余7例,部分栓塞1例。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显示Ⅳ级1例,Ⅴ级26例。术后3~6个月DSA检查显示19例致密栓塞患者均未见复发,7例瘤颈残余患者中5例残余瘤颈消失、2例均未见明显变化,1例部分栓塞患者动脉瘤腔内血栓进一步形成,仅剩部分瘤颈残余。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载瘤动脉重度痉挛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
- 邱明杜世伟聂庆彬朱海波周磊郑娟毛更生
- 关键词:颅内肿瘤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弹簧圈
- C臂CT在神经介入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C臂CT是平板探测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上的一种新技术,随着成像技术的改进,C臂CT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介入术,其在支架显影成像、软组织成像、灌注成像方面的应用给神经介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C-臂CT系统在神经介入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对临床工作的巨大指导意义进行综述。
- 牛晓旺郑娟杜世伟甘慢慢毛更生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臂CT神经介入灌注卒中
- 伴有脑梗死的偏头痛临床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伴有脑梗死的偏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9-01至2012-10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青年偏头痛298例,其中合并脑梗死39例(A组),随机选取无脑梗死偏头痛患者39例(B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偏头痛病程、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有无先兆、是否口服避孕药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头痛是否伴有恶心呕吐及偏头痛家族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中梗死部位位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有26例。结论与无梗死偏头痛患者相比,合并脑梗死的偏头痛患者临床上多伴有先兆症状、头痛病程长、发作更频繁、单次持续时间长,同时伴有高比率的口服避孕药史且梗死部位以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更多见。
- 王晓辉朱浩静郑娟刘若卓吴士文于生元
- 关键词:脑梗死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