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悦

作品数:22 被引量:150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委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小板
  • 9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8篇梗死
  • 7篇急性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血小板超微结...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蛋白
  • 3篇疗效
  • 3篇急性期
  • 3篇GMP-14...
  • 2篇蛋白类
  • 2篇血栓
  • 2篇血小板膜
  • 2篇血小板膜糖蛋...
  • 2篇血小板膜糖蛋...

机构

  • 22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市中医院

作者

  • 22篇郑悦
  • 8篇聂志余
  • 7篇尹琳
  • 7篇张仲慧
  • 5篇吴军
  • 3篇吕广艳
  • 3篇齐素萍
  • 3篇范蓉
  • 3篇赵成艳
  • 3篇高政
  • 3篇濮良忠
  • 2篇马哲
  • 2篇林永忠
  • 2篇辛世萌
  • 2篇宫春凤
  • 2篇吴艳
  • 2篇刘丽梅
  • 1篇柴梦英
  • 1篇王成旭
  • 1篇葛宇松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脑卒中268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尹琳郑悦马春野王冬冬张仲慧辛世萌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本文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期间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早期予尤瑞克林(商品名:凯力康,由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张会超王成旭郑悦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尤瑞克林
临床诊断的CADASIL一个家系报道
目的CADASIL即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orebral autosomal domi- 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
尹琳李靖宇郑悦
文献传递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与功能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对大灶脑梗死组 2 2例 ,小灶脑梗死组 2 5例 ,对照组 2 0例进行研究 ,分别于发病后 3d内及 2周采静脉血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 ,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血小板GMP - 140、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GMP - 140的浓度。结果 :发病后 3d内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明显 ,伪足增多 ,聚集融合成片 ,α颗粒明显减少 ,大灶组改变尤为明显。大灶组血小板GMP - 140、血浆GMP - 140浓度、血小板粘附率 (PAdT)、血小板聚集率 (PAgT)较对照组非常显著升高(P <0 0 0 1) ,小灶组上述指标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但较大灶组低。 2周后 ,血小板超微结构大灶组无明显变化 ,小灶组则明显恢复 ,2组血小板GMP - 140、血浆GPM - 140浓度均明显下降 ,但仍较对照组高 ,PAdT、PAgT均降至正常。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增强伴明显结构改变 ;血小板超微结构的改变可以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可靠指标 ;血浆GMP
聂志余郑悦吕广艳何晓林张仲慧赵成艳濮良忠李连宏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超微结构GMP-140
60例VBD的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对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经颅脑MRA符合VBD影像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37例,女23例。所有病例均在入院1周内行MRA。对60例患者的VBD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VBD患者椎基底动脉管径测量结果(mm)BA=3.6,LVA=3.4,RVA=3.8, 其管径大小与VBD发病无统计学关联。53例合并椎动脉骑跨征,其与VBD不同临床表现相关。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6:1,中位年龄为61.7岁,以后循环损害为主,无症状3例,其他神经功能缺损者2例。既往史及合并症(例):吸烟史21,饮酒史13,超重(身体质量指数≥25)32,高血压病37,高血脂症26,糖尿病16,冠心病4。结果提示年龄、高血压病均增加VBD发生率。结论 VBD起病隐匿,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早期识别并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对VBD有积极意义。
衣洋张慧予崔万彬胡锡铮郑悦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影像特点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水平与血浆颗粒膜蛋白140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动态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07/2004-07首次发病收住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70例脑梗死患者,均在入院第1,3,14,30天取肘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自愿者25例,在体检当天测定血浆颗粒膜蛋白140的浓度。所有对象均采用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量表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轻度缺损(1~15分)、中度缺损(16~30分)、重度缺损(31~45分)]。结果:70例脑梗死患者,25例正常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组入院第1天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27.72±5.98),(15.42±5.07)μg/L,(t=8.86,P<0.01)],3d达高峰[(39.16±4.27)μg/L,(t=5.98,P<0.01)],14d已下降[(21.36±5.21)μg/L,(t=3.75,P<0.05)],30d基本正常[(17.69±6.46)μg/L,(t=1.25,P>0.05)]。②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变化与梗死灶直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正相关(r=0.637,r=0.81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浓度的动态监测为判定缺血性卒中病情变化及预后提供了一项新的敏感指标。
郑悦吴军尹琳
关键词:脑梗塞血小板膜糖蛋白类病例对照研究
放射性脊髓病1例报告
放射性脊髓病(radiation myelopathy,RM)又称放射性脊髓炎,是由于脊髓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使神经组织发生变性、坏死而引发的疾病,多见于头颈部及躯干部恶性肿瘤放射性治疗后。根据放射治疗结束到脊髓出现损害...
尹琳张慧郑悦
文献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的关系
2005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水平的测定,对提示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意义。方法:选取2003-01/06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80例,测定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及血浆血栓烷B2水平,并将他们分为无梗死组及有梗死组,同时与健康人30例进行对照。结果:有梗死组、无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水平分别为:(27.72±5.98),(24.55±5.29),(15.42±5.07)ng/L,血浆血栓烷B2的水平分别为:(148.36±38.28),(133.81±38.16),(124.48±30.16)ng/L,有梗死组两因子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梗死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血栓烷B2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有梗死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水平高于无梗死组(P<0.05),而血浆血栓烷B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系密切,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浓度测定能准确反映血小板活化的程度,它的测定为预测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干预提供了新方法。
郑悦吴军聂志余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血小板膜糖蛋白类血栓烷B2
胸腺瘤病理与重症肌无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胸腺瘤Masaoka病理分期、胸腺瘤病理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G)发生率、Oserman分型及预后关系。方法分析1986~1996年88例胸腺瘤手术治疗后病理所见与临床表现。结果88例胸腺瘤伴有MG28例(31.8%)。其中上皮细胞胸腺瘤35例,并发MG14例(40.0%):MG的Oserman分型Ⅱa型5例(35.7%),Ⅱb型8例(57.1%),Ⅲ型1例(7.1%)。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3例(21.4%),死亡2例(14.3%)。上皮淋巴细胞胸腺瘤41例,并发MG13例(31.7%):MG的Oserman分型Ⅰ型5例(38.5%),Ⅱa型8例(61.5%)。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1例(7.7%),死亡1例(7.7%)。淋巴细胞胸腺瘤8例,并发MG1例(12.5%);MG的Oserman分型为Ⅰ型,术后良好。梭形细胞胸腺瘤4例,无一例并发MG。28例中24例术后MG得到明显改善(85.7%)。28例胸腺瘤伴有MG患者的Masaoka病理分期:Ⅰ期8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Ⅰ期以Oserman分型Ⅰ型为主,Ⅱ、Ⅲ期以Ⅱa、Ⅱb型为主。结论胸腺瘤病理分型和Masaoka病理分期常常决定MG发生率、Oser?
高政张东明宋贵军宋贵军郑悦刘丽梅郑悦包礼平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病理学预后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2004年
吴军郑悦齐素萍沈慧英柴梦英马哲吴艳宫春凤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