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莉

作品数:16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农村
  • 4篇教育
  • 3篇营养
  • 3篇社会
  • 3篇看护人
  • 3篇健康
  • 3篇艾滋病
  • 2篇性别差异
  • 2篇性病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社会学
  • 2篇农村劳动力
  • 2篇农村劳动力转...
  • 2篇资本
  • 2篇量表
  • 2篇劳动力
  • 2篇劳动力转移
  • 2篇回报
  • 2篇健康不平等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
  • 5篇四川省社会科...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郑莉
  • 5篇曾旭晖
  • 4篇胡冰霜
  • 3篇詹承烈
  • 3篇周欢
  • 3篇孙畅
  • 3篇周晶
  • 3篇龙云芳
  • 3篇杨洋
  • 2篇吴玉菊
  • 1篇刘璐
  • 1篇沈丽琴
  • 1篇姚玉红
  • 1篇陈昌文
  • 1篇李文星
  • 1篇张建新

传媒

  • 2篇人口与经济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社会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农村经济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年龄与世代效应的分析
2016年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民工潮开始,从土地上释放出来的我国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城务工,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为5.12亿,其中有2.2亿人在外务工,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2.6%,另根据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截至2014年,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7亿,其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32亿,本地农民工1.06亿,举家外出农民工3578万。
曾旭晖郑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年龄教育人口普查数据进城务工劳动力迁移
商业性性服务与抑郁综合征
2001年
胡冰霜龙云芳郑莉周晶杨洋詹承烈
关键词: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综合征
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运用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对看护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5个维度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调查895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在看护人人格特质方面,外向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64)分、宜人性维度的平均分为(10.60±1.99)分、尽责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41±2.06)分、情绪稳定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38)分、开放性维度的平均分为(8.57±2.29)分。在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方面,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3.3%(477/89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的尽责性人格特质(OR=1.08,95%CI=1.004~1.153,P=0.038)是其有效喂服营养包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不容乐观,具有高尽责性人格的看护人给其婴幼儿有效喂服营养包的可能性更高。
田璐孙畅叶睿雪高洁廖颖郑莉沈丽琴周欢
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建构被引量:16
2005年
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这已经成为国际及国内艾滋病防治及研究者的共识。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开展对艾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文星郑莉张建新
关键词:社会问题社会学艾滋病
一个社区干预前后对HIV/AIDS社会歧视转变的分析被引量:16
2003年
郑莉郑世凡张云程峰
关键词:社区干预HIV社会歧视社会心理艾滋病
女性商业性性服务人员心理和生理焦虑障碍
2005年
目前,商业性性活动遍及世界各国,造成广泛的心理、社会、生理的影响,并促成性病艾滋病在全球的泛滥,商业性性工作者不仅面对性传播疾病,也面临各种具体的生活困境,其焦虑情绪值得关注。
胡冰霜周晶郑莉杨洋詹承烈龙云芳
关键词:焦虑障碍性商生理性病性传播疾病商业性
四川农村地区看护人营养包认知与喂服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2023年
目的评估四川农村地区营养包喂服现状,探讨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三者之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共6个样本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结果共纳入765名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4.43%。看护人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分值分别为3.80±1.16、7.96±1.53和0.83±0.38,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在看护人营养包认知和喂服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23.37%。结论营养包认知直接影响喂服行为,营养包认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喂服行为。
刘璐孙畅彭丽梅刘沁欣吴玉菊郑莉周欢
关键词:中介效应自我效能
藏族民居——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对嘉戎藏族牧民民居的宗教社会学田野调查被引量:12
2002年
 民居被认为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宗教则是文化的基本质量,民居也就被视为宗教的物质载体。嘉戎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同时还保留有各种原始宗教的信仰。这些信仰在嘉戎藏族牧民民居中有很好的体现。从帐篷、碉房到室内外的装饰到民居聚落都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牧民民居不仅是牧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还是牧民的宗教生活空间,是牧民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
郑莉陈昌文胡冰霜
关键词:宗教信仰
营养包信息传播对农村地区不同代际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
2022年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某省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地区营养包信息传播现状,探究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对不同代际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西南地区某省6个县(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访谈,共纳入816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问卷内容包括婴幼儿及看护人社会人口学特征、营养包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看护人营养包喂服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包信息传播对不同代际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行为的影响。结果看护人营养包信息获取途径有医生(85.66%)、周围人群(15.81%)、纸质材料和大众媒体(4.78%),获取的信息内容包括营养包是免费的(37.50%)、使用方法(49.26%)、好处(57.84%)。看护人营养包知晓率为89.95%、营养包益处知晓率为69.73%、领取率为84.07%、正确使用率为68.26%、营养包总体有效喂服率为49.14%。祖辈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59.07%)高于父辈看护人(45.0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父辈看护人,营养包信息传播途径为医生〔比值比(OR)=2.20,95%可信区间(CI):1.13~4.31)〕,信息传播内容为营养包使用方法(OR=1.80,95%CI:1.19~2.73)、营养包好处(OR=2.40,95%CI:1.61~3.57)是营养包有效喂服的促进因素,而营养包免费(OR=0.58,95%CI:0.38~0.87)是营养包有效喂服的不利因素。对于祖辈看护人,营养包信息传播途径为医生(OR=2.95,95%CI:1.12~7.76),信息传播内容为营养包使用方法(OR=2.86,95%CI:1.34~6.09)是营养包有效喂服的促进因素。结论本研究地区看护人接受的营养包信息传播渠道以医生面对面讲解为主,信息传播内容主要涉及“营养包免费”“营养包使用方法”“营养包好处”三方面。营养包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对父辈和祖辈看护人�
姚秀春孙畅叶睿雪吴玉菊郑莉周欢
关键词:信息传播途径代际差异
社会分层与健康不平等的性别差异 基于生命历程的纵向分析被引量:61
2016年
本研究考察在社会分层与性别分层的交互作用下,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竞争性理论——"累积优势/劣势理论"和"年龄中和效应理论",哪一个更能解释中国男性和女性所经历的健康不平等。本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和成长曲线模型发现,性别对社会分层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发展有独特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处于健康劣势,这一劣势是因为女性从教育和收入所获得的健康回报比男性低。此外,女性之间因为教育和收入导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缩小,男性之间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健康不平等的"累积优势/劣势假说",而是在女性群体中支持"年龄中和效应理论"。
郑莉曾旭晖
关键词:社会分层健康不平等性别分层生命历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