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雷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舟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舟山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前列腺
  • 2篇病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技术
  • 1篇增生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超声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评分
  • 1篇前列腺癌
  • 1篇前列腺增生
  • 1篇纵隔
  • 1篇纵隔淋巴结
  • 1篇纵隔淋巴结转...

机构

  • 5篇浙江省舟山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郑雷
  • 3篇钱立勇
  • 1篇杨国才
  • 1篇俞明娜
  • 1篇续力云
  • 1篇张文奇
  • 1篇黄燕
  • 1篇张斌杰
  • 1篇陈本宝
  • 1篇李想

传媒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卵巢甲状腺肿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SO)CT特征,以提高本病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SO临床资料和CT表现,9例SO全部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9例SO均为单发囊性肿块,右侧附件区5例,左侧附件区3例,肿瘤巨大CT未能明确其起源侧1例;肿块呈卵圆形7例,分叶状2例;边界清楚7例,边界部分清楚部分模糊2例;大小(78mm×86mm)~(165mm×190mm)。7例肿块内见高密度囊腔,增强扫描未见强化;4例肿块内见"孤岛"状分布软组织影,占肿瘤体积比少于50%,增强扫描均匀强化;3例SO肿瘤边缘部位见脂肪密度影;1例肿瘤内见细点状钙比灶。镜下肿瘤实质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样结构组成,内含大量胶冻样甲状腺胶质,滤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细胞无异形性。9例中伴有成熟畸胎瘤成分3例,浆液性囊腺瘤成分2例。病理诊断单纯型SO 4例,混合型SO 5例。结论 SO的CT表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此瘤的病理特征,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陈本宝张文奇郑雷
关键词:卵巢卵巢甲状腺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组织中CD117、DOG-1、CD34、Ki67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CD117、DOG-1、CD34、Ki67在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至本院就诊的82例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检测CD34、DOG-1、CD117、Ki67免疫组化标志物,分析患者一般情况、病理学特征、组织学表现、免疫组化结果以及1、3、5年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研究患者5年OS、RFS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CD117、DOG-1、Ki67阳性分别为95.12%(78/82)、96.34%(79/82)、93.90%(77/82),明显高于D34阳性75.61%(6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5年OS分别为0%(0/82)、3.66%(3/82)、12.20%(10/82),1、3、5年RFS分别为2.44%(2/82)、28.05%(23/82)、76.83%(63/82)。单因素预后分析提示核分裂数、性别与OS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靶向用药、破裂情况、肿瘤部位、危险度、Ki67指数、细胞形态与OS、RF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免疫组化蛋白的指数与OS、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标志物是明确GIST诊断的指标,核分裂数、靶向用药、Ki67指数等与GOST预后有相关性,免疫组化蛋白在确诊、估测和治疗GIST方面有显著优势,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郑雷于宏伟金丹雯钱立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
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PSA、p63、34βE12、P504S、PSAP等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良恶性前列腺病变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90例经前列腺电切术及穿刺活检的组织标本,良恶性前列腺病变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n=50,例)、前列腺癌(PCa)组(n=40,例),其中PCa组依据Gleason评分进一步划分为低中、高危组(n分别为14、26,例)。检测所有组织中PSA、p63、34βE12、P504S、PSAP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血清PSA水平及PSA、p63、34βE12、P504S、PSAP的阳性表达检出情况;分析PSA、p63、34βE12、P504S、PSAP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与PSA、p63、34βE12、P504S、PSAP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PCa组平均血清PSA水平为(76.22±11.22)ng/mL,显著高于BHP组的(16.36±5.82)ng/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SA、P504S、PSAP在PCa组中呈现高表达,阳性检出率显著升高;而p63、34βE12在BHP组中呈现高表达,阳性检出率显著降高(P<0.05)。而PSA、p63、34βE12、P504S、PSAP阳性表达与PCa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前列腺体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Gleason分级相关(P<0.05)。PCa患者Gleason分级与PSA、P504S、PSAP表达呈正相关(rs=0.733、0.682、0.746,P<0.01),而与p63、34βE12呈负相关(rs=-0.826、-0.719,P<0.01)。结论特异性血清标志物PSA、p63、34βE12、P504S、PSAP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区别良恶性前列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检出率对PCa的临床分期、癌症级别、治疗方案及预后均有一定价值。
郑雷李想金丹雯钱立勇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GLEASON评分
肺鳞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肺鳞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舟山医院胸心外科2015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92例肺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149),观察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对照组患者无淋巴结转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即性别、年龄、吸烟史、原发灶直径、病灶位置分布、病灶肺叶分布、CT征象、病灶CT值、病灶同侧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和长径、肿大的淋巴结数量及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41)、原发灶直径(P=0.018)、病灶位置分布(P=0.005)、病灶同侧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P=0.019)、病灶同侧纵隔最大淋巴结长径(P=0.015)可能与肺鳞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2)、病灶位置(P=0.003)和病灶同侧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P=0.009)是肺鳞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病灶位置及病灶同侧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可能是肺鳞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最直接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出,男性、中央型、病灶同侧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0.6cm的肺鳞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刘超武续力云杨国才郑雷俞明娜张斌杰
关键词:肺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癌病理活检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究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TRSWE)及经直肠超声造影(CEUS)对前列腺癌病理活检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经过穿刺病理学证实45例前列腺癌患者,45例良性前列腺病变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级超声检查,分析其对前列腺癌病理活检诊断的价值。 结果 CEUS、TRSWE检查诊断前列腺癌效果不佳,其检出率分别为64.44%、62.22%;CEUS+TRSWE检查前列腺癌检出率(95.56%)明显增加。前列腺癌患者的Emax(65.09±12.87)kPa、Emean(44.63±5.75)kPa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病变患者(P<0.05)。CEUS+TRSWE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97.78%)、特异性(95.56%)、准确性(98.89%)明显的高于单独的CEUS、TRSWE检查。 结论 CEUS+TRSW具有较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
郑雷黄燕钱立勇
关键词:前列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