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丽英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胎盘
  • 3篇剖宫产
  • 3篇子宫
  • 3篇子宫破裂
  • 2篇预后
  • 2篇原因分析及预...
  • 2篇孕晚期
  • 2篇诊治
  • 2篇植入
  • 2篇胎盘植入
  • 2篇胎死
  • 2篇胎死宫内
  • 2篇剖宫产切口
  • 2篇切口
  • 2篇重度子痫
  • 2篇重度子痫前期
  • 2篇子痫
  • 2篇子痫前期
  • 2篇晚期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郝丽英
  • 3篇黄醒华
  • 3篇刘静
  • 2篇王建东
  • 2篇李扬
  • 1篇范玲
  • 1篇宋芳
  • 1篇张素云
  • 1篇张惠
  • 1篇张雪莲
  • 1篇马翠
  • 1篇伍绍文
  • 1篇刘琴
  • 1篇刘冬岩
  • 1篇刘晓巍

传媒

  • 6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第二届围产医...
  • 1篇全国妇产科高...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母输血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胎母输血综合征(FMH)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常引起胎儿水肿、严重贫血,甚至胎死宫内,从而导致不良围生期结局。FMH发生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由于胎儿脐动脉与绒毛间隙间形成压力差,进而造成胎儿血液直接进入绒毛间隙并逆流入母体血液循环所致。胎动减少或消失是FMH最常见的产前临床表现。目前用于检测FMH的方法有:红细胞酸洗脱法(KB试验)、母血胎儿血红蛋白含量测定、母血清甲胎蛋白测定、流式细胞仪计数、免疫荧光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其中,临床以KB试验和超声检查最为常用。治疗方案应根据胎龄、病情严重程度制订。围生期的预后取决于FMH的严重程度以及输血量,但关于FMH的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翠伍绍文郝丽英
关键词:胎母输血综合征
妊娠合并乳腺癌6例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合理的诊疗方案。方法收集6例妊娠合并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物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孕产情况。结果妊娠合并乳腺癌患者共6例,发病率为6.094/100 000例,其中,5例为浸润癌,1例为原位癌伴浸润;Ⅲa期4例,Ⅲc期1例,Ⅳ期1例。妊娠期手术治疗3例,均为局部麻醉下的保留乳房手术;妊娠中、晚期化疗2例,1例妊娠期采用CAF方案进行化疗,1例妊娠期采用AT方案进行化疗,产后均停止哺乳,继续化疗结束后行手术+放疗进行治疗。共出生4例新生儿,其中,早产1例,无异常;足月产3例,无异常,至今均体健。目前,妊娠晚期产检者2例,胎儿均无异常。结论妊娠合并乳腺癌的发病率很低(正常人群:31.08/100 000),恶性程度偏高,肿瘤分期偏晚。经肿瘤手术或化疗后,对孕产妇继续随诊,目前,均无复发或恶化,产检胎儿均正常,无并发症;新生儿无异常,至今体健。
刘静刘晓巍郝丽英王建东宋芳
关键词:妊娠乳腺癌
完全子宫破裂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完全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完全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1例以分娩期胎心异常为首发症状,初诊均误诊,误诊为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4例,误诊为胃肠炎2例,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及胎儿窘迫各1例。术前确诊为完全子宫破裂2例,术中确诊8例。10例均行子宫修补术,术后患者均存活,且无远期并发症发生,死胎、死产、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为50%(5/10)。结论重视完全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提高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全面采集病史,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
郝丽英
关键词:子宫破裂误诊胃肠炎
孕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孕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以期寻找预防对策,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44例孕周≥36周的胎死宫内患者的死胎原因。结果 孕晚期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
郝丽英范玲
多次剖宫产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次剖宫产的原因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1年8月我院收治的10例多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病例中有2例在首次剖宫产,8例在再次剖宫产时手术指征掌握不严格...
郝丽英李杨张素云黄醒华
文献传递
剖宫产切口与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子宫破裂的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收治的28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15/128 242)的发生率与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13/128 242)大致相等,约为0. 01%。与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组比较,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组发生孕周晚[38. 0(27. 0,40. 0)周比29. 0(26. 5,36. 5)周],从症状出现到胎儿娩出时间短[23(11,218) min比240(185,675) min](P <0. 05),而在年龄、流产史、子宫破裂口大小、出血量、子宫切除情况、孕产妇死亡及胎儿或新生儿结局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发生孕周更早,早产比例更高,手术前延误的时间更长。但无论何种部位子宫破裂,孕产妇除子宫切除外,无其他严重不良结局,而胎儿或新生儿不良结局比例较高。
郝丽英张惠
关键词:子宫破裂预后
异位妊娠的病因及诊断
2002年
郝丽英张雪莲刘冬岩
关键词:异位妊娠病因
妊娠期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的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3例妊娠期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统计的妊娠期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发生率约为0.01%(13/128 242),发病原因依次为腹腔镜或经腹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史(8/13)、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7/13)、宫腔镜手术史(3/13)、胎盘植入(2/13)、子宫部分切除术史(1/13)、输卵管切除术史(1/13)及巨大胎儿(1/13),术前估计出血量600~4 500 m L、孕产妇结局良好,均存活并保留子宫,胎儿或新生儿不良结局严重,胎死宫内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共7例。结论各种形式的子宫瘢痕是妊娠期非剖宫产切口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对此提高警惕,正确诊断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结局。
郝丽英
关键词:妊娠期子宫破裂发病原因
孕妇再生育产时以及产后风险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经产妇的比例有所增加。由于子宫经过反复妊娠后,肌层增生明显,子宫内膜受到损伤,并且盆底肌层受到反复的压迫,因此,第1胎经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再次妊娠时,产时及产后的并发症相应会增加,且部分为高龄经产妇(年龄≥35岁),面临诸多心理及生理的考验。
郝丽英刘静王建东
关键词:再生育
孕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孕晚期(孕龄≥36周)胎死宫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44例孕龄≥36周的胎死宫内患者的死胎原因。结果孕晚期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胎儿生长受限、脐带缠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过度扭转、羊水过少和胎盘早剥等。结论加强高危孕妇管理和孕期宣教,强调规律产前检查和自数胎动的重要性;积极处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
郝丽英李扬
关键词:孕晚期胎死宫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