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俊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支气管
  • 2篇疗效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肺炎
  • 1篇单抗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弹性成像技术
  • 1篇血清PCT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医院获得性
  • 1篇医院获得性肺...
  • 1篇医院内获得性
  • 1篇医院内获得性...
  • 1篇院内获得性
  • 1篇院内获得性肺...
  • 1篇针吸
  • 1篇针吸活检
  • 1篇诊疗价值

机构

  • 5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郭俊华
  • 5篇张伟强

传媒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贝伐单抗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140例,经一线DP方案(多烯紫杉醇+顺铂)化疗4个周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随机选取70例进入贝伐单抗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为实验组,另70例进入单用培美曲塞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化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没有CR,实验组PR、SD、RR及1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DCR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杜焰家郭俊华张伟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贝伐单抗培美曲塞安全性
血清PCT与肺腺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肺腺癌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抗肿瘤治疗的51例肺腺癌患者,于化疗结束1~6月,参照肿瘤复发转移标准评估患者复发转移情况并分组。设计资料调查问卷,记录两组基线资料,检测并比较PCT、CEA、EGFR水平,分析PCT与CEA、EGFR的关系。结果化疗结束时51例肺腺癌患者血清PCT、CEA、EGFR水平均较抗肿瘤治疗前降低(P<0.001)。随访1~6月,51例肺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后13例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血清PCT、CEA、EGFR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PCT、CEA、EGFR高表达均是肺腺癌患者化疗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OR>1,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与CEA、EGF之间均呈正相关(r>0,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PCT预测肺腺癌患者化疗后转移复发风险价值的AUC为0.919,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在PCT cut-off值取0.095μg/L时,预测价值最佳。结论肺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PCT与CEA、EGFR水平均呈正相关,且PCT、CEA、EGFR高表达可能会增加化疗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变化,有可能早期预测化疗后肿瘤转移复发风险。
杜焰家温雅张伟强郭俊华
关键词:肺腺癌降钙素原癌胚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气管内吸出物培养对难治性肺炎诊疗价值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深入探讨采用气管内抽吸物的定向培养法能否有助于难治性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患者1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洗出物定向培养(BALF)法判断患者的病情;治疗组采用呼吸道内吸出物定向培养,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洗出物定向培养的方法确定患者的病情,两组均采取相关的治疗方式。结果采用呼吸道内吸出物定向培养方式对疾病的敏感值为85%左右,差异值为76%左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洗出物定向培养结果对疾病的敏感值为83%左右,差异度为78%左右。两种判定方式对患者的病情均有判定作用,是临床对难治性肺炎进行诊断的两种主要方式。结论采用气管内抽吸物进行定向培养方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洗出物定向培养方式,两者各有优缺点,但总体看是使用气管内抽吸物样本定向培养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对疾病类型的敏感度较高,特异性也较为理想,可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单独对难治性肺炎的成因进行判断。如果发现判定结果与实际病情的差异性较大,可联合使用支气管肺炎灌洗液洗出物的定向培养结果共同判定。
郭俊华杜焰家张伟强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在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评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16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根据是否动态检测PCT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血清降钙素原的监测结果进行抗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抗生素使用疗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对医院内获得性性肺炎的诊断的特异性高达100.0%,敏感性达97.62%。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细菌耐药率,比较t分别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起到了指导性作用,能减少抗生素使用疗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可作为指导抗菌治疗的指标。
郭俊华杜焰家张伟强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评估
支气管镜下UE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下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经肺部增强CT检查确诊的肺门纵膈肿大患者123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和UE技术检查。并以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的价值。结果123例接受EBUS-TBNA检查的患者中,共穿刺139枚淋巴结,经EBUS-TBNA病理结果确诊恶性淋巴结90枚(64.75%),良性49枚(35.25%)。在EBUS-TBNA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的90枚淋巴结中,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诊断为恶性69枚,良性21枚;UE技术诊断为恶性80枚,良性10枚。EBUS-TBNA病理结果诊断为良性的49枚淋巴结中,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诊断为良性35枚,恶性14枚;UE技术诊断为良性42枚,恶性7枚。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66);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36)。支气管镜下UE评分在淋巴结良恶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67%、74.82%、71.43%、62.50%、83.13%;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87.77%、85.71%、80.77%、91.95%;支气管镜下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有利于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杜焰家温雅张伟强郭俊华
关键词: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