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双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FX-139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物对人参愈伤组织生长及防御酶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以人参栽培土壤中分离纯化的生防菌株放线菌FX-139的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为供体,研究了其对人参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及诱导受体防御酶的能力。结果表明:(1)FX-139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浓度为20 mg/L的处理条件对人参愈伤组织生长促进作用最强,比对照增加了68.96%、51.60%,差异显著。(2)发酵液水饱和正丁醇提取物处理下PAL、POD、PPO酶活峰值分别出现在第21天、第14天、第28天,比CK依次提高了1.29倍、2.5倍、2.12倍。菌丝体丙酮提取物处理下PAL、POD、PPO酶活峰值分别出现在第21天、第14天、第14天,比CK依次提高了1.9倍、2.6倍、1.4倍。(3)通过对人参愈伤组织防御酶活性研究表明,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处理下PAL、POD、PPO酶活性均有明显变化。总体来说,放线菌FX-139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可以诱导人参愈伤组织防御反应的表达,发酵液提取物对POD、PPO有良好的诱导作用,菌丝体提取物对PAL、POD和PPO均有较好的诱导效果。
- 郭双双史册韩梅杨利民
- 关键词:放线菌PALPODPPO
- 不同种群结构刺五加根和茎中紫丁香苷的含量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对不同样地刺五加中紫丁香苷含量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样地、不同年生刺五加对其药材质量的影响,为研究刺五加中紫丁香苷积累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HPLC法对吉林省敦化地区5个不同种群结构样地不同年生刺五加根及茎中紫丁香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茎中紫丁香苷含量除4年生和5年生植株外,均高于根中紫丁香苷含量;根中紫丁香苷含量在4年生和5年生较高,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次生代谢产物紫丁香苷含量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反而会发生很大的波动;不同样地中榆树川样地刺五加紫丁香苷含量较高。该试验结果对刺五加的种植、采集及药材的利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韩梅王丽娟郭双双杨棕贺杨利民
- 关键词:刺五加紫丁香苷
- 人参病原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被引量:9
- 2014年
- 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测定法等对人参根际分离得到的4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4株放线菌对人参常见病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其中,FX-10对毁灭柱孢菌、灰葡萄孢菌和FX-61对人参核盘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1.28%、91.8%和90.07%。FX-10、FX-61、FX-137对人参的5种病原菌和FX-139对人参的7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并且抑菌效果稳定。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FX-139为酒红土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vinaceus-drappus),FX-10为黑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nigrogriseolus),FX-137为酒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naceus),FX-61为链霉属的灰褐类群。
- 史册韩梅张一鸣郭双双杨利民
- 关键词:放线菌拮抗作用
- 黄芩葡萄糖醛酸水解酶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被引量:4
- 2015年
- 该文从黄芩叶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葡萄糖醛酸水解酶基因(sbGUS)的全长(Gene Bank登录号KR364726)。该基因全长1584 bp,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27个氨基酸,为不稳定亲水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bGUS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58.724 8 kDa,等电点pI5.55,含有信号肽和1个跨膜区,具有1个水解酶超级家族结构域1个未整合的转移糖苷酶催化结构域。二级结构中α-螺旋(Alpha helix)占25.62%,延伸链(extended strand)占28.84%,β-转角(Beta turm)占13.28%,无规卷曲(random coil)占32.26%。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bGUS基因与黄芩(BAA97804.1)核苷酸相似性为98.93%、氨基酸相似性为98.29%,在9个位置氨基酸不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bGUS在根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花和茎,在叶中表达量最低。这为进一步鉴定sbGUS的功能及开展黄芩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 郭双双程林杨利民韩梅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黄芩素克隆
- 黄芩查耳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从黄芩愈伤组织中克隆查耳酮异构酶(CHI)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黄芩愈伤组织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黄芩查耳酮异构酶(sbCHI)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使用MEGA5.1构建sbCHI与相关物种查耳酮异构酶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获得sbCHI基因(GeneBank登录号KP064512)全长648 bp,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5个氨基酸。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sbCHI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2 980,等电点(pI)为5.09,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具有1个查耳酮超级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中α-螺旋(alpha helix)占37.21%、β-延伸(β-extended)占23.25%、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占39.54%。同源性分析显示,sbCHI基冈与黄芩(ADQ13184.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6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07%,仅在第31、160位不同。结论成功从黄芩愈伤组织中克隆得到sbCHI,为进一步鉴定sbCHI基因的功能及黄芩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 郭双双程林杨利民刘翠晶韩梅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黄芩苷克隆
- 不同种质黄芩生长动态及药材质量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采用观察物候期并测定黄芩形态指标、生物量及药材质量的方法,对同一生态环境中种植的不同种质黄芩生长及药材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种质黄芩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吉林种质黄芩的株高、株展最大,与其他种质差异显著(P<0.05),山西种质黄芩叶片数最多,与其他种质差异显著(P<0.05);吉林、山西、陕西种质黄芩根生物量较大,与其他种质差异显著(P<0.05);山西种质黄芩苷含量最高、吉林种质黄芩苷含量最低,均与其他种质差异显著(P<0.05)。吉林种质黄芩生态适应性强,山西种质黄芩生态适应性差。生态环境因素是影响药材质量形成的主导因素。
- 林红梅王立平张永刚韩梅郭双双李岳桦
- 关键词:黄芩物候期生物量药材质量黄芩苷
- 人参主要病原菌生防真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筛选对人参主要病原菌具高效、广谱抑菌作用的生防真菌,丰富人参生防菌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吉林省2处采样地的人参健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真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对人参链格孢菌(Alternaria panax)、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人参核盘菌(Sclerotinia schinseng)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高效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真菌;利用传统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分析技术对分离到的生防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人参健株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400株真菌,其中有15株生防真菌对人参7种主要病原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特别是对立枯丝核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大于50%),且FSR-106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87.41%,下同);FSR-121对人参链格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60.00%);FSR-74对腐皮镰孢菌的抑菌率高达67.48%;FSR-46对毁灭柱孢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率最大(66.67%和68.97%);FSR-97对恶疫霉菌及人参核盘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3.33%和66.67%)。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发现,15株生防真菌中有8株木霉属(Trichoderma)、3株青霉属(Penicillium)、1株曲霉属(Aspergillus)、1株附球菌属(Epicoccum)、1株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1株轮层炭壳属(Daldinia),其中FSR-38为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FSR-10、FSR-43和FSR-106为深绿木霉(T.atroviride),FSR-46为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FSR-55为钩状木霉(T.hamatum),FSR-72为桔绿木霉(T.citrinoviride),FSR-74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FSR-97为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FSR-91为蔡氏轮层炭壳菌(Daldinia childiae),FSR-25、FSR-67和FSR-121为青霉属(Penicilliumsp.)。【结论】从人参健株根际土壤中可快速有效地筛选获得大量广谱性生防真菌;本研究所得的15株生防真菌对7种人参�
- 肖春萍杨利民韩梅程林马锋敏郭双双
- 关键词:木霉属RDNA-ITS序列分析生防真菌
- 微波辅助萃取人参总皂苷与单体皂苷含量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萃取人参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物中的人参总皂苷及8种单体皂苷进行测定,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所得人参皂苷产率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总皂苷为提取目标时,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功率600 W、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5 min、料液比1∶20,萃取3次;2)以8种单体皂苷为提取目标时,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功率300 W、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 min、料液比1∶25,萃取3次(提取率为0.98%);3)在最佳提取条件下,以体积分数80%甲醇为提取溶剂时,总皂苷提取率为6.02%,而单体皂苷提取率之和为0.43%;以水饱和正丁醇为提取溶剂时8种单体皂苷提取率达到0.71%。综上所述,人参质量评价和工艺优化结果与提取方法、提取条件、评价指标密切相关。
- 郭双双杨利民张一鸣杨莉韩梅
- 关键词: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
- 人参euFUL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5年
- 旨在研究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花的形成,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利用cDNA快速末端扩增方法(RACE),克隆了人参花中一个5'端部分缺失euFUL(命名为PgFu L)的编码区序列。获得的Pg FUL基因由86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1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gFUL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24.64 k D,等电点p I5.80,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占60.19%、延伸链占5.21%、无规则卷曲占34.60%。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gFUL人参PgMADS protein3(BAK20018.1)的序列同源性为100%,与加拿大蝙蝠葛(AGX01589.1)相似度达95%,属于A功能基因中的eu FUL进化系。
- 郭双双刘翠晶韩梅杨利民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克隆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