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对70岁高龄晚期肺癌生存期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对70岁高龄晚期肺癌生存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晚期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多西他赛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埃克替尼,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间两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并对随访2年结果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便秘及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70岁以上高龄晚期肺癌,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减少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郑成丽缪继东郭开峰尤玮刘美周辉
- 关键词: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高龄晚期肺癌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Ⅳ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多柔比星单药方案治疗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诊治,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B级,ECOG评分为0~2分的Ⅳ期35例肝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治疗前经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18例(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天、第8天+奥沙利铂100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和对照组17例(多柔比星40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最多4周期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次要观察指标为疾病控制率及治疗相关毒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04个月(95%CI 5.10~6.99)和4.66个月(95%CI 4.05~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29个月(95%CI 2.73~3.85)和2.85个月(95%CI 2.33~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50.0%,略高于对照组的3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Ⅲ~Ⅳ级血小板减少比率为55.6%,神经学毒性发生率为1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多柔比星方案相比,对Ⅳ期肝癌患者有着更长的总生存期,毒性在可接受范围内。
- 缪继东郭开峰陶勇钟秀波宋怡兵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化学治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 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 2008年
-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深入研究AP的发病机制,认识参与其复杂病变进程中的各个因素,不断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极为重要。本文就AP发病机制、临床评估、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 郭开峰沈鹏臻
- 关键词:胰腺炎发病机制
-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4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乐山市中医医院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35~175 mg/m^2,第1天)、卡铂注射液(AUC 5~6,第1天)静脉滴注,试验组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第1天)静脉滴注。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0%vs.33.33%,90.24%vs.71.79%,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细胞因子(bFGF)明显低于对照组[(256.54±42.45) ng/L vs.(314.45±50.21) ng/L,(13.45±2.24) ng/L vs.(18.12±3.41) ng/L,P<0.0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8.60±4.21) ng/ml vs.(35.45±5.12) ng/ml,(42.12±6.20) U/ml vs.(57.20±7.12) U/ml,17.56±3.24 vs.24.12±4.25,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高血压、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有助于提高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降低肿瘤标志物等因素有关。
- 宋琳韩芸魏丽群郭开峰
- 关键词:细胞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
- 盐酸埃克替尼对NSCLC患者血清PDCD5、P53及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凋亡因子5(PDCD5)、P53、L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确诊并治疗的98例NSCLC患者,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培美曲塞进行治疗(对照组)。化疗4个周期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率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DCD5、P53、Livin蛋白。结果研究组的缓解率30.61%,总有效率79.59%,对照组的缓解率22.45%,总有效率67.35%,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Livin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DCD5蛋白、P53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Ⅱ~Ⅳ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两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与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其具有更有效的促进癌细胞凋亡作用,患者对其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 郭开峰缪继东郑成丽杨丽丽张鹏
- 关键词:盐酸埃克替尼LIVIN蛋白PDCD5蛋白P53蛋白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及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子宫颈癌肺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表达水平在子宫颈癌肺转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检测72例子宫颈癌肺转移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21-1及SCC-Ag水平,采用生存分析、Cox回归方法分析两项指标对于治疗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72例子宫颈癌肺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其中38例(52.8%)肺转移发生在治疗1年内。肿瘤直径>4 cm及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表达水平较高(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CYFRA 21-1阳性(>3.3 mg/L)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者(13个月比19个月,P<0.05);SCC-Ag阳性(>1.5 mg/L)患者生存时间也短于阴性者(14个月比21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为肿瘤直径(OR=11.6,P=0.01)、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OR=4.2,P=0.01)及CYFRA 21-1水平(OR=8.2,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CYFRA 21-1及SCC-Ag水平可作为子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生存情况的有效预测指标。
- 郭开峰缪继东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肺转移鳞状细胞癌抗原
- 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富集结肠癌干细胞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初步富集结肠癌干细胞球,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初步富集结肠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细胞分化实验,NOD/SCID小鼠致瘤实验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结肠癌细胞株CW-2细胞能在SFM中存活、增殖并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分离后细胞中CD44+EPCAM+癌干细胞含量为60.39%;肿瘤干细胞球的增殖能力、致瘤能力均强于含血清培养细胞(P<0.05)。结论无血清悬浮培养可以初步富集结肠癌干细胞。
- 郭开峰曾云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