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露萍
- 作品数:87 被引量:37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联合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玻璃体疾病
- 沙翔垠郭露萍杨瑞明郑瑜吴兴萍宋莉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浆与房水的游离氨基酸分析
- 1994年
- 作者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OPA衍化法[1],对12例正常人血浆及1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浆与房水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血浆和房水均能检出24种游离氨基酸。并把老年性白内障血浆和房水的各种游离氨基酸进行比较,发现老年性白内障的血浆和房水中,有19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房水中有12种游离氨基酸浓度较血浆浓度显著下降,且大多数为亲水性氨基酸,有7种游离氨基酸浓度较血浆浓度显著增高。且大多数为疏水性氨基酸。讨论了这些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与营养、血-房水屏障以及蛋白质结构的关系。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可能原因。
- 张怡拔张平嫦郭露萍黄娟徐灵星陈振谦
-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血浆房水游离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
-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视力视野改变与视觉诱发电位被引量:6
- 1999年
- 吴兴萍郭露萍黄娟陈振谦
- 关键词:视力视觉诱发电位多发性硬化
-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眼外肌麻痹被引量:2
- 1996年
-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眼外肌麻痹广州医学院附二院眼科叶翠玉,刘春民,郭露萍,徐灵星眼外肌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对新发生的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治疗,一般主张对因治疗及药物支持疗法[1],但疗效均不够理想,且疗程长,有副作用[2,3]。有作者对麻痹眼外肌...
- 叶翠玉刘春民郭露萍徐灵星
-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低频脉冲电疗法
- 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麻醉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应用异丙酚,水合氯醛,氯胺酮等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研究三种麻醉药对小白鼠的致死量,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维持时间。方法随机采购实验动物养殖基地实验用健康小白鼠200只,每只体重约50g,使用市售异丙酚,水合氯醛,氯胺酮三种麻醉药对小白鼠分组、分批不同剂量注射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后的各种数据。结果异丙酚,水合氯醛,氯胺酮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不同。其麻醉致死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对动物实验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采用正确的麻醉剂量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
- 钟伟邦武兆忠郭露萍张永建任海红陈军初符柳江刘敏
- 关键词:动物实验麻醉药小白鼠麻醉效果
- 相干光断层扫描观察鼠眼短暂缺血后的视网膜改变
- 2014年
- 目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观察鼠眼短暂缺血后的视网膜改变。方法选取实验动物12只,随机作为鼠眼短暂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各6只),行OCT检查以观察鼠眼短暂缺血与正常鼠眼的视网膜改变。结果短暂缺血组的6只大鼠鼠眼均显示视网膜厚度增加,神经上皮层的反射性增强;OCT检查显示鼠眼短暂缺血组平均视网膜厚度为(205.50±9.95)μm,正常鼠眼组为(186.17±3.49)μ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9,P<0.01)。结论构建了鼠眼短暂缺血视网膜改变的实验模型,并由OCT观察改变情况,对今后利用动物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吴兴萍沙翔垠宋莉罗佩娜郭露萍
- 关键词:相干光断层扫描短暂缺血视网膜损伤
- 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早产儿109例,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97例早产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集束化护理管理后,早产儿肺部感染发生率下降,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早产儿机械通气中,可有效促进早产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任向芳董建英商明霞雷娜程莉萍赵文利付玲玲郭露萍
- 关键词:早产儿集束化护理机械通气
- 内高频电灼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4
- 1996年
- 内高频电灼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评价广州医学院附二院眼科刘春民,陈冬,姚达强,郭露萍,杨瑞明近年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我们采用王智崇等研制的WZC─Ⅰ型泪道治疗仪[1]对38例(4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
- 刘春民陈冬姚达强郭露萍杨瑞明
- 关键词:泪囊炎电灼术
- 糖皮质激素型青光眼46例分析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本文分析糖皮质激素型青光眼(GlucocorticoidInducedGlaucomd)(GIG),了解其发病机理、发病原因、治疗预防的重要性。方法与结果总结本院5年来医治的GIG46例91眼,主要集中在青少年8岁至35岁之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glucocorticoideyedrops(GC)引起。治疗:首先是停药,然后保守治疗降眼压。眼压不降需尽快行抗青光眼手术。91眼中有52眼作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有6例复发,术后视功能均有恢复。本文较详细分析发病原因、机理,指出高危险因素病人避免用GC,可用非甾类眼液,用了GC眼液者要紧密的观察,应减少用药次数及浓度。
- 陈智敏方秋云郭露萍陈振谦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抗青光眼手术术后视功能高危险因素降眼压非甾类
-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69眼,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注射曲安奈德。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情况,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成像检测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提高,术后3月稳定。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18.术后黄斑水肿减退,黄斑中心凹厚度减低,3月后基本恢复正常253±169μm。眼压术后有增加,术后7d为19.42±6.97mmHg,术后1月为24.14±11.25mmHg,用药后基本可以降至正常,术后3月19.21±6.45mmHg。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逐步改善视功能,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安全手段。
- 彭娟沙翔垠杨瑞明郑瑜吴兴萍郭露萍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曲安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