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篇
  • 5篇
  • 4篇热解
  • 4篇高钠
  • 3篇热解过程
  • 2篇低阶煤
  • 2篇燃烧
  • 2篇官能团
  • 2篇成型燃料
  • 1篇调湿
  • 1篇动力学
  • 1篇直燃
  • 1篇生物质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添加剂
  • 1篇迁移
  • 1篇燃烧过程
  • 1篇燃烧特性
  • 1篇燃烧性能
  • 1篇热解制备

机构

  • 11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上海机易电站...
  • 4篇中国电力工程...
  • 3篇清华大学
  • 2篇能源集团
  • 1篇东北电力设计...

作者

  • 11篇金涛
  • 11篇张守玉
  • 5篇裴育峰
  • 5篇刘大海
  • 3篇吕俊复
  • 3篇郑红俊
  • 3篇姚云隆
  • 2篇吴巧美
  • 2篇丁艳军
  • 2篇唐文蛟
  • 2篇邓文祥
  • 2篇李尤
  • 1篇陈川

传媒

  • 2篇煤炭转化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煤炭学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2014年上...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热解制备木醋液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对杉木屑、棉杆、竹屑三种生物质热解制得的木醋液产率、基本理化性质及其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质原料在350℃下热解制得的粗木醋液、精制木醋液产率相差不大,相同条件下氯化钾浸渍处理后的杉木屑热解所得的粗木醋液、精制木醋液的产率有所降低。三种原料制得的精制木醋液的理化性质不同,杉木屑木醋液的p H值最小,密度最大,竹屑和棉杆木醋液的有机酸含量相对较高。采用GC-MS对精制木醋液中的有机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屑木醋液中的主要组分为酸类、酚类和酮类化合物,棉杆和竹屑木醋液中的主要组分除这三类有机物质外,还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醇类化合物。酸类和酚类化合物在三种木醋液中的相对含量依次是竹屑>棉杆>木屑;酮类的相对含量依次是木屑>棉杆>竹屑。氯化钾处理后的木屑热解所得的木醋液中主要组分酚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有所降低,酸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主要表现为乙酸相对含量的增加。与杉木屑木醋液相比,KCl处理后的杉木屑木醋液中的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了1倍左右。
侯宝鑫张守玉吴巧美茆青姚云隆涂圣康金涛赵孟浩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木醋液理化性质
新疆高钠煤脱钠提质过程中钠存在形式被引量:36
2014年
为解决新疆高钠煤在燃烧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结渣和沾污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洗涤溶液且对该溶液脱除新疆高钠煤中钠效果以及脱钠过程中钠存在形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中国新疆高钠煤中的钠主要以水溶钠为主,有机钠和不可溶钠含量较少。工艺条件对脱钠效果的影响因煤种而有所不同。水溶钠的脱除主要与洗涤溶液用量和温度有关;粒径的减小和温度的提高能促进高钠煤中有机钠的扩散。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高钠煤中大部分水溶钠和大约1/2有机钠被脱除,钠脱除效率达到50%以上。
刘大海张守玉陈川涂圣康金涛郑红俊吴巧美邓文祥唐文蛟施大钟吕俊复
生物质炭化成型燃料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以棉秆、木屑为原料与自制黏结剂、引燃剂混合制备用于烧烤、餐饮的生物质炭化成型燃料,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胶炭比、引燃剂用量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半焦与黏结剂配比以及引燃剂用量的增加,成型燃料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及其最大速率对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最大燃烧速率、平均燃烧速率、燃烧稳定性判别指数R_w、综合燃烧指数S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半焦与黏结剂最佳质量配比为10∶7,添加占半焦质量分数为5%的引燃剂为最佳,最后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活化能变化与燃烧特性相一致。
侯宝鑫张守玉茆青姚云隆涂圣康金涛
关键词:热重分析黏结剂燃烧特性动力学
添加剂对高钠煤热解过程中钠析出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在箱式电阻炉装置上,进行典型新疆高钠煤五彩湾煤和加入胶体添加剂后混合煤样的热解实验,确定了五彩湾煤中钠在热解过程中的析出规律以及胶体添加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彩湾煤原煤热解过程中,钠的析出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钠的析出主要集中在700℃~900℃.适量添加硅溶胶能有效减少钠的析出,而铝溶胶的添加能促进钠的析出,且钠的析出量随着铝溶胶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涂圣康张守玉施大钟金涛杨靖宁刘大海裴育峰
关键词:热解
五彩湾煤中钠在热解过程中的形态变迁
  采用不同萃取液进行了新疆准东五彩湾高钠煤萃取实验并利用微波消解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了原煤和不同萃取过程下制得的煤样中的钠元素,确定了五彩湾煤中钠的存在形式.在氮气氛围下进行了原煤及不同萃取过程下煤样...
刘大海张守玉涂圣康金涛施登宇裴育峰
关键词:热解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高钠煤调湿后微波脱钠处理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五彩湾高钠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调湿后煤中钠在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的脱除效果,并利用微波消解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了煤中的钠含量。同时还与水热脱钠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具有较高的升温速率,有利于快速脱除煤中水分,从而有效带出煤中的水溶钠。在微波场中,煤颗粒粒径对煤中钠的脱除影响较大。随着微波功率的提高,煤中钠的析出量增加。微波辐射10 min后,煤中大部分水溶钠已析出。与水热脱钠方式相比,调湿后微波脱钠更安全、经济和高效。
金涛张守玉施登宇裴育峰
关键词:调湿
五彩湾煤中钠在热解过程中的形态变迁被引量:30
2014年
采用不同萃取液进行了新疆准东五彩湾高钠煤萃取实验,并利用微波消解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了原煤和不同萃取过程下制得的煤样中的钠元素,确定了五彩湾煤中钠的存在形式。在氮气氛围下进行了原煤及不同萃取过程下煤样的热解实验,分析了热解半焦中钠的存在形式并确定煤中不同存在形式钠在热解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五彩湾煤中钠主要为水溶钠,有机钠主要以羧酸盐形式存在。450~650℃时,实验煤样热解过程中部分水溶钠和盐酸溶钠会转化为醋酸铵溶钠。在热解过程中,实验煤样中水溶钠和醋酸铵溶钠的析出主要集中于650~850℃,l050℃时则有部分盐酸溶钠析出,此时,在实验条件下钠的挥发达到最大值。煤样半焦中的钠主要以不可溶钠形式存在。
刘大海张守玉涂圣康金涛施登宇裴育峰
关键词:热解
生物质炭化成型燃料直燃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以棉杆和木屑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化成型燃料(biomass carbonized forming fuel,BCFF).对成型燃料进行了热重分析,选择温度为550℃、700℃和850℃的灰样进行X 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灰熔融实验. TG 实验表明:BCFF 燃烧过程经历吸热失水、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固定碳燃烧和燃尽4 个阶段.XRF 分析表明:随灰化温度从550℃升高至815℃,K 减少了56.2%,Na 减少了26.5%,Cl 减少了75%,而Ca 增加了41.6%,且在700~815℃之间K、Na、Cl 元素损失最大.XRD 分析表明:BCFF 燃烧灰样的成分主要是石英、单钾芒硝、钙沸石、索伦石、方镁石和硫酸盐等. 温度从550℃升至700℃时,灰样中KCl 消失和出现了钙沸石;升至815℃时,索伦石消失,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铝等稳定的高温共融体.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锅炉燃料选择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侯宝鑫张守玉茆青姚云隆涂圣康金涛赵孟浩
关键词:温度锅炉
五彩湾煤中钠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规律被引量:26
2015年
采用不同萃取液对新疆准东高钠煤进行逐级萃取实验,分析了煤中钠的存在形式。分别检测了不同温度下五彩湾煤原煤以及815℃下不同萃取方式处理的煤燃烧后煤灰中钠的含量,研究了五彩湾煤燃烧过程中钠的迁移释放规律。并且对传统灰分分析方法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法(微波消解-ICP-AES分析法)测量煤中钠含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疆高钠煤中钠主要为水溶钠。五彩湾煤燃烧过程中,钠的释放主要发生在815℃之前,并且以水溶钠和有机钠的释放为主。不同存在形式的钠在燃烧中存在转化,主要表现为水溶钠向不可溶钠的转化以及不可溶钠向有机钠的转化。通过比较,微波消解-ICP-AES分析法对煤中钠含量的分析更准确。
刘大海张守玉涂圣康金涛施大钟施登宇裴育峰
关键词:萃取燃烧迁移
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干燥前后的演变规律被引量:20
2016年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经不同干燥过程前后低阶煤中官能团进行研究,基于拟合处理方法分析了煤中主要官能团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过程中,随干燥温度的增加,低阶煤中主要官能团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低温干燥温度超过190℃,高温干燥温度超过600℃时,煤中主要官能团增多,表明该煤被严重氧化。在模拟烟气干燥过程中,亚甲基是低阶煤脂肪烃结构中最易被氧化的部分,烟气中含氧量越高,煤受氧气氧化作用越强。在高温600℃模拟烟气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中的氧气主要氧化煤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烃,干燥后低阶煤的自燃倾向性最弱,不易发生复吸现象。
赵孟浩张守玉郑红俊董建勋邓文祥唐文蛟侯宝鑫涂圣康金涛李尤丁艳军吕俊复
关键词:低阶煤官能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