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兴
- 作品数:84 被引量:38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透镜被引量:3
- 2007年
- 在研究傅里叶变换透镜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某微粒子观测实验的要求和几何光学像差理论,得出了高分辨率傅里叶透镜的初始参数,分析了系统的消像差方法,并应用ZEMAX软件设计了满足要求的工作波长为532 nm的傅里叶变换透镜。在光机结构设计中,为减少外界环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在频谱面处设计了光阑和低真空腔。工程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抽真空引起的光学间距变化对该系统的成像质量基本没有影响,用目视显微镜法检测系统的分辨率为2.81μm。该系统可以保持12 h的低真空(100 Pa以下),并且已成功应用于某微粒子观测实验。
- 张雷钟兴金光贾继强
-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透镜光学设计
- 一种单源光路的三维图像多方位悬浮显示装置
- 一种单源光路的三维图像多方位悬浮显示装置,属于图像显示技术领域中涉及的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维图像多方位悬浮显示装置。技术方案包括:投影光学系统、反射镜、漫透射屏幕、视差障栅、特种镀膜反射玻璃、壳体等;处理电路...
- 金光安源钟兴孔令胜
- 基于阴影概率约束的遥感影像建筑物阴影检测被引量:7
- 2018年
-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建筑物阴影检测的需求,通过主成分变换和色调、色饱和度和强度(HSI)空间中阴影的光谱特性提取,开展了基于阴影概率约束的阴影检测方法研究。根据主成分变换结果与地物在HSI空间光谱特性的差异,消除暗色地物的影响,并用阴影概率检测存在于水体中的建筑物阴影,避免了传统方法由于水体与建筑物阴影光谱特征相近而引起的误检和漏检现象。基于吉林一号卫星影像的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误检率和漏检率低于6%,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高于0.9,水体对阴影检测结果的影响明显降低,影像中阴影的整体检测效果得到提升。
- 葛乐钟兴
- 关键词:图像处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基于莫尔条纹的单轴数字式太阳敏感器
- 基于莫尔条纹的单轴数字式太阳敏感器,属于姿态敏感器领域,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用于计算太阳方位角的信号处理单元和用于传输莫尔条纹图像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均固定在外壳外部并分别与信号处理单元电...
- 孔令胜金光王天聪钟兴刘春雨张元
- 准同轴低畸变长焦距四反射光学系统
- 准同轴低畸变长焦距四反射光学系统,属于空间光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同轴系统视场角较小的问题,该光学系统包括孔径光阑、设置在孔径光阑之后的主反射镜、设置在主反射镜反射光路上的次反射镜、设置在次反射镜反射光路上的折轴镜、设置...
- 金光钟兴任秉文王天聪
- 轻小型长焦距消畸变同轴全反射空间相机光学系统
- 轻小型长焦距消畸变同轴全反射空间相机光学系统,属于空间光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光学系统包括主反射镜、设置在主反射镜反射光路上的次反射镜、设置在次反射镜反射光路上的折轴镜、设置在折轴镜反射光路上的第三反射...
- 金光钟兴刘春雨张元任秉文
-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太阳能聚光接收器布局及形状优化设计被引量:11
- 2013年
- 太阳能聚光系统接收面能流密度的均匀性对系统的性能及转换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聚光系统接收面上能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对聚光系统接收器的布局及几何形状进行设计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确定聚光系统接收面上的辐射能流分布,同时考虑了太阳形状。建立了以接收面口径大小为约束,以接收面辐射能流密度分布均匀度最高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利用Kiefer-Wolfowitz随机逼近算法进行求解,从而实现了系统的优化。对二维抛物柱面聚光系统实例进行设计优化,在接收面上获得了光强的最佳均匀分布,同时能保持78.25%的高能量接收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优化方法相比传统的试凑法计算效率高,并且得到的设计结果更接近最优解。
- 马宏财金光钟兴任秉文
- 关键词:光学器件太阳能蒙特卡罗法均匀性
- 空间相机消杂光设计及仿真被引量:29
- 2009年
- 针对空间相机中的杂光会引起像质模糊和对比度下降问题,设计了空间相机消杂光机构。研究的空间相机基于同轴三反系统,消杂光机构主要由内外镜筒、视场光阑、里奥光阑和挡光板组成。在内外镜筒的设计中参考了卡塞格林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利用CAD建模进行辅助设计。为了对消杂光效果进行评价,采用了基于计算机随机光线Monte-Carlo仿真方法。介绍了对表面的散射特性进行描述的双向散射模型、关键面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利用计算机分析得到了空间相机的杂光系数和点源透射比的曲线,子午方向+10°入射的杂光在像面造成的杂光系数在0.35%以下,0~20°的非成像视场点源透射比为10-6量级,该结果可作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消杂光系统的参考依据。
- 钟兴贾继强
- 关键词:空间相机杂光仿真
- 大视场纳型星敏光学系统公差灵敏度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通过分析光学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像差的影响,提出通过优化各光学表面的曲率进行光焦度合理分配来减小各表面产生的初级像差,从而实现降低各加工装调公差灵敏度的方法.利用该方法优化了一个小像差相互补偿的焦距为25mm,全视场角为26°,入瞳孔径为18mm,光谱范围为500~800nm的大视场纳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系统全长40mm,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满足指标要求.与所设计的大像差相互补偿光学系统进行了公差灵敏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焦度合理分配后的光学系统,第5片透镜的厚度公差对均方根弥散斑半径的影响从3.75μm降低到0.17μm;第5和第6元件间隔公差对均方根弥散斑半径的影响也分别从4.36μm和4.74μm降低到0.25μm和0.18μm.蒙特卡罗分析表明,均方根弥散斑半径小于7.59μm的概率从23%增加到了80%.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星敏感器在全视场范围内,能量集中度在Φ17μm范围内优于80%,满足星敏感器的指标要求.
- 张坤钟兴孟遥刘江
- 关键词:曲率大视场公差分析
- 静电拉伸薄膜反射镜的面形分析
- 2012年
- 静电拉伸薄膜反射镜属于一种空间新概念超轻反射镜。成形控制是其关键技术,而面形分析是成形控制的基础。基于Karman方程分析了薄膜反射镜在均匀载荷作用下的面形,并推导了抛物面面形所需的非均匀载荷;对Ф300 mm口径薄膜反射镜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针对不同载荷作用下的薄膜拉伸面形进行了光机集成分析,反射镜中心挠度与理论计算吻合,反射镜在非均匀连续载荷作用下的波前差相对于均匀载荷作用降低了一个数量级,非均匀离散载荷下的面形也得到了改善。结果表明:薄膜反射镜在非均匀载荷下可以有效抑制像差并能控制薄膜成形。基于仿真结果设计了半解析薄膜反射镜成形控制的方法,为薄膜反射镜的成形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 张鹏金光马宏财张元钟兴贾学志
- 关键词:薄膜反射镜非均匀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