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景东

作品数:54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银屑
  • 20篇银屑病
  • 12篇中医
  • 11篇蜈蚣
  • 10篇蜈蚣败毒饮
  • 7篇治验
  • 7篇皮炎
  • 7篇痤疮
  • 7篇细胞
  • 6篇证型
  • 6篇皮肤
  • 6篇中医药
  • 5篇异位性
  • 5篇异位性皮炎
  • 5篇治疗小儿
  • 5篇伤膏
  • 5篇烧伤
  • 5篇烧伤膏
  • 5篇湿润烧伤膏
  • 5篇小儿

机构

  • 49篇黑龙江中医药...
  • 28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53篇闫景东
  • 30篇杨素清
  • 12篇周妍妍
  • 10篇安月鹏
  • 5篇袁锐
  • 4篇王和平
  • 3篇王松岩
  • 2篇王姗姗
  • 2篇李志鸿
  • 2篇刘畅
  • 2篇周兢兢
  • 2篇许晓蕾
  • 2篇王闯
  • 1篇杨光
  • 1篇谭杰军
  • 1篇姚辛敏
  • 1篇王俊志
  • 1篇关慧波
  • 1篇马宝柱
  • 1篇董春雪

传媒

  • 8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医药信息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新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调控银屑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1年
银屑病作为一种患病率逐渐攀升的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银屑病可受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病因刺激而发病,以细胞因子驱动的表皮增生、异常分化、炎症和新血管生成为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和皮肤细胞的相互作用,但有些发病机制仍是研究的盲点,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探寻有效治疗靶点成为研究银屑病的重要目标。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的病理机制中承担重要细胞转导作用,是调控银屑病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关键转导因子,是研究银屑病的热点领域。而中医药调控银屑病以其治疗通路广、作用靶点全且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地位,且随着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深入,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银屑病多条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银屑病已收获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瘙痒症状、减少皮损面积、改善焦虑情绪、预防并发症等,证明银屑病在中医研究领域的认识和辨证论治的正确性。尽管中医药在银屑病防治方面的理论与临床研究颇丰,但中医药对调控银屑病相关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综述暂未见刊载。因此,该综述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中医药调控银屑病相关的6条主要信号通路,即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
曹爽周妍妍闫景东
关键词:中医药银屑病信号通路
蜈蚣败毒饮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及血清IL-2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药蜈蚣败毒饮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取雌雄各半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中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浓度蜈蚣败毒饮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青黛丸悬浊液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蜈蚣败毒饮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并测定IL-2含量。结果:阳性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颗粒层细胞均有所增多。蜈蚣败毒饮中、高剂量组颗粒层细胞增多更为明显,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尾部鳞片中颗粒层形成,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蜈蚣败毒饮能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蜈蚣败毒饮高剂量组的效果优于复方青黛丸及各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抗银屑病的作用可能与改善银屑病表皮细胞角化不全及降低血清IL-2水平有关。
杨素清闫景东周妍妍
关键词:银屑病白介素-2
土茯苓-槐花药对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为基础分析土茯苓-槐花药对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通路,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寻找土茯苓和槐花的有效活性成分以及具体的功效靶点。在Genecards、DrugBank、OMIM等疾病数据库查找银屑病的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3.7.2软件建立土茯苓-槐花药对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Venny2.1在线作图平台绘制韦恩图,获得土茯苓-槐花与银屑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在线平台和Cytoscape3.7.2软件,建立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微生信在线作图平台对土茯苓-槐花及银屑病的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分析出土茯苓-槐花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活性成分19个和潜在作用靶点119个,关键作用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VEGFA、JUN,发现PI3K-Akt、AGE-RAGE、MAPK、白细胞介素-17(IL-17)、TNF等信号通路在土茯苓-槐花治疗银屑病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结论 土茯苓-槐花药对对银屑病的治疗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作用靶点、多条通路的过程实现的,为更明确地研究该药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学习基础。
李腾飞周妍妍杨素清闫景东
关键词:银屑病土茯苓槐花网络药理学
王玉玺教授从毒瘀论治掌跖脓疱病经验
2023年
掌跖脓疱病属于银屑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疑难性皮肤病,是临床上治疗的重点难点。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风寒、湿毒、血瘀等。王玉玺教授临床论治掌跖脓疱病,从湿、毒、瘀入手,认为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是发病的基础,脏腑功能受损,风、寒、湿、瘀、毒等致病因素是主要诱因,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活血消瘀为整体治疗原则,自拟经验方蜈蚣败毒饮作为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在疾病后期注重培补正气,攻补兼施。王玉玺教授在治疗上重视外治法的应用,认为外用制剂可直达病所,取效迅速。同时善用虫类药、藤类药,通达经脉,并配合调理脾胃药物平衡阴阳,临床疗效显著。
袁锐许可闫景东陈国明杨素清孙起超
关键词:毒瘀掌跖脓疱病名医经验
王玉玺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被引量:12
2017年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丘疹、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传统中医药相对于西医而言,具有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多样、毒副作用小等优势。王玉玺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用药特点,善用虫、藤、根、皮类药以及对药、毒性药从"风""寒""湿""毒"之邪入手治疗银屑病,重视用药剂量,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杨素清周兢兢闫景东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药
痤疮治验
本文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对皮肤科常见多发病粉刺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了论述,对其病机及治法进行了分析,应用于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闫景东
关键词:痤疮中医证型辨证论治整体观
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不同血分证型患者皮损指数、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学检验指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型患者皮损指数、血液学检验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组,除脱落病例外,最终治疗组141例,对照组146例。治疗组给予蜈蚣败毒饮水煎剂,每日1剂,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每日3次,各组患者均连续给药4周。观察两组不同证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中医证候评分、8项血液学检测指标[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治疗组各证型患者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同证型患者(P<0.01)。治疗前各组患者的PASI评分、各项血液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治疗组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CRP、PCT、WBC、ESR、APOB、FIB水平显著下降(P<0.01)、PA、APO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CRP、PCT、WBC、ESR、APOB、FIB水平低于同证型对照组(P<0.05),PA、APOA水平高于同证型的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内的血瘀证组、血热证型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CRP、PCT、WBC、ESR、APOB、FIB水平低于血燥证组(P<0.01),PA、APOA水平高于同证型的对照组(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可显著改善银屑病血热证、血瘀症型患者皮损状态、中医症候表现以及血液学检测指标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血脂、血液黏度因子有关。
袁锐孙起超安月鹏张晴闫景东周妍妍
关键词:蜈蚣败毒饮银屑病血液学检验
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突触素、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观察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痴呆小鼠模型,五味子醇甲灌胃给药(10 mg·kg-1.d-1),4周后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后,断头处死,制作脑组织石蜡切片。HE、尼氏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结果五味子醇甲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提高SYP表达,降低α-syn表达。结论五味子醇甲可通过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变性、脱失,改善突触功能等途径起到防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的作用。
周妍妍刘艳丽董春雪闫景东
关键词:五味子醇甲尼氏小体突触素核蛋白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总结以往的中医教学方法,创新性地提出理论、临床、科研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其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方法以中医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三维一体"创新型教学方法,重视中西医专业理论、临床操作技能、科学研究思维等的培养及建立,以考核和反馈的双向评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在以上三个方面,以及在综合成绩评价中,试验组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反馈调查结果良好,学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结论"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中可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多点效应,人才培养一体三合。
杨素清张晴闫景东王俊志李志鸿王和平安月鹏
关键词:中医外科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皮肤病方剂应用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集清代中医外科之大成,所载方剂甚多,如二味拔毒散、金黄散、枇杷清肺饮、除湿胃苓汤等,临床应用颇为广泛。部分方剂如秦艽丸、地黄饮、犀角升麻丸、祛风换肌丸等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报道较少。秦艽丸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红斑狼疮的治疗;地黄饮用于神经性皮炎、湿疮、消退期银屑病的治疗;犀角升麻丸用于面部皮炎、湿疹类证属风热血热的疾患;祛风换肌丸用于白屑风、阴伤型湿疹的治疗。
闫景东邹存清杨素清
关键词:《医宗金鉴》地黄饮雀斑红斑狼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