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德复
作品数:
7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应汉龙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
刘秉光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
丁奎首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
王秀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单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天文地球
主题
7篇
矿床
5篇
金矿
5篇
金矿床
3篇
成矿
2篇
热液
2篇
热液矿床
2篇
涡旋
2篇
超大型
1篇
大型金矿
1篇
大型金矿床
1篇
地质
1篇
地质特征
1篇
岩带
1篇
展布
1篇
展布规律
1篇
找矿
1篇
找矿意义
1篇
石英
1篇
石英脉
1篇
铁矿
机构
7篇
中国科学院地...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7篇
陆德复
2篇
丁奎首
2篇
刘秉光
2篇
应汉龙
1篇
赵大升
1篇
夏萍
1篇
程景平
1篇
梁华英
1篇
单强
1篇
王秀璋
传媒
3篇
贵金属地质
1篇
地质科学
1篇
地球化学
1篇
岩石学报
1篇
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
1篇
1999
1篇
1998
2篇
1997
3篇
1996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含金石英脉的展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涡旋作用
被引量:1
1996年
对国内外5个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研究表明,矿田中的含金石英脉往往成群出现,并呈弧形帚状分布,帚状脉群的收敛端方向一致地显示为逆时针旋转方向。这一规律可能与科里奥利力产生的涡旋作用有关。
陆德复
关键词:
金矿床
含金石英脉
云南沧源拱丁金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及金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3
1996年
拱丁金矿床属石英脉型。通过背散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等离子光谱等方法的研究,查明其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等疏化物,其中细粒—微粒自然金是Au的主要存在形式。文中首次报道了锌—银金矿变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并对金的成矿机理做了一定讨论。
丁奎首
陆德复
刘秉光
赵大升
关键词:
金矿床
赋存状态
成矿机理
矿石物质
云南沧源拱丁金矿床黄铁矿矿物学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1996年
本矿床属石英脉型,近年发现于滇西南边陲。作者以背散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等离子光谱诸方法,对矿石中黄铁矿的矿物标型特征做了较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尤以具破碎结构的立方-五角十二面体聚晶含金最富。该矿物热电性全属P型导电,热电系数在垂向上无大变化,预示本矿床深部仍具一定远景。本研究有助于探讨矿床成因,且为深部预测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丁奎首
陆德复
刘秉光
关键词:
金矿床
黄铁矿
矿物学
找矿意义
流体的运动、涡旋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讨论
被引量:5
1998年
热液矿床形成过程中,携带成矿元素的成矿流体运动的动力是流体的压力差,流体压力差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由于热体(如侵入体)的存在,流体得到加热即产生的垂直压力差而向上流动(浮力);在水平方向上,因被加热流体与周围流体的压力差,周围流体向热体方向流动。由此,即形成以热体为中心的流体对流系统。因为流体的水平运动是发生在转动着的地球上的运动,流体运动必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很可能发生流体涡旋。在地球上赤道以北发生的流体涡旋,流体呈螺旋切线状以逆时针方向往内圈辐合。流体涡旋内圈的流体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呈环状流动而不进入中心。热液矿床中,环状矿脉和帚状矿脉极为常见。我国大量热液矿床中所见的帚状矿脉分布特征表明,它们的收敛端指向往往呈逆时针旋转方向,这种矿脉展布特征与流体涡旋特征完全吻合。由此,作者提出了热液矿床涡旋成矿的思想,成矿流体的涡旋可能是热液矿床形成的重要机理。
陆德复
关键词:
热液矿床
矿床成因
流体运动
涡旋
国外超大型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11
1997年
国外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含矿岩系以含碳和黄铁矿,夹火山物质和热水沉积物,金含量高为特征.在含矿岩系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局部可以形成贫金的含矿层,少数情况下以至于形成金矿体.含矿岩系的变质作用可能形成金矿化,或为后来的成矿作用造成有利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岩浆作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或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热源和动力.金矿床受构造控制,位于地热正异常区,金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和大气降水改造成矿作用等有关.超大型浅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持续时间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改造成矿作用在超大型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中生代形成的超大型金矿床中,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叠加十分重要.
应汉龙
陆德复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地质
涡旋成矿作用
被引量:7
1997年
帚状和环状矿脉带在大型超大型热液矿床中是最常见的,这两种矿脉带的分布形式与流体力学中涡旋结构的外带(螺旋带)和内带(环状带)相对应。根据上述特征,作者提出涡旋成矿作用的概念:成矿溶液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旋转上升,有选择地充填断裂和裂隙,从而形成帚状和环状矿脉带。
陆德复
关键词:
涡旋
成矿作用
热液矿床
科里奥利力
改造强度──中国绿岩带及变质细碎屑岩系中大型及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的关键条件
被引量:7
1999年
改造强度是形成中国绿岩带及变质细碎屑岩系中大型及超大型金矿床的关键条件。以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作用作为讨论对象,并对一些特大型金矿床形成超大规模的前景进行了评估。该类矿床产在变质岩及晚期侵入体中,矿床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及成矿等多次形成作用,有的还经历了重熔岩浆作用阶段,但矿床最终为改造作用所形成。控制超大型矿床成矿的改造作用强度主要反映在被活化的矿源岩石规模大并有多种来源、成矿流体规模大且具较强氧化性、流体长期多次活动以及有稳定的热源等。决定改造强度的因素为多级构造组成的连网。玲珑超大型金矿床是改造强度巨大的产物,形成金山及河台等矿床的改造强度也很巨大,因此有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的潜力。
王秀璋
陆德复
程景平
应汉龙
梁华英
夏萍
单强
关键词:
超大型
金矿床
绿岩带
矿床成矿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