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免疫病理室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石蜡包埋软组织肉瘤中融合基因表达的检测及其诊断学价值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检测软组织肉瘤组织中特异性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表达的诊断学意义。方法 运用一步法RT PCR技术检测 10 5例石蜡包埋软组织肉瘤 ,包括 30例滑膜肉瘤、15例横纹肌肉瘤(RMS)、2 5例尤因肉瘤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ES/pPNET)、1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14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ASPS)、3例平滑肌肉瘤 (LMS)、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2例纤维肉瘤和2 0例对照组肿瘤组织中特异性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SSX1/SSX2 SYT、PAX3/PAX7 FKHR、EWS FLI1、COL1A1 PDGFB、ASPL TFE3的表达。结果 30例滑膜肉瘤中 ,2 8例 ( 93 3% )检出SYT SSX融合基因的表达 ,其中 14例表达SYT SSX1,9例表达SYT SSX2 ;6例腺泡型RMS 4例表达PAX3/PAX7 FKHR ,其余9例胚胎型和多形性RMS均无PAX FKHR表达 ;80 % ( 2 0 / 2 5 )的ES/pPNET中表达EWS FLI1或EWS ERG ;12例DFSP中 8例 ( 6 7% )检出COL1A1 PDGFB融合基因的表达 ,14例ASPS中 10例 ( 71% )检出融合基因ASPL TFE3的表达。 3例LMS、2例MFH、2例纤维肉瘤和对照组 2 0例肿瘤组织中均未检出上述易位融合基因的表达。结论 软组织肉瘤特异性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的表达是其分子诊断的可靠指标 ,一步法RT PCR技术检测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为临床软组织肉瘤疑难病例的诊断?
- 李锋李新霞常彬庞丽娟杨江华胡文浩陆天才李洪安王坚陆红芬孙孟红施达仁
- 关键词:融合基因软组织肉瘤易位石蜡包埋一步法RT-PCR性染色体
- 石蜡包埋尤文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瘤中EWS-FLI1融合基因的表达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尤文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瘤(ES/pPNET)组织中特异性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EWS-FLIl/ERG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 运用一步法RT-PCR技术检测25例石蜡包埋ES/pPNETS和15例其他小圆细胞肿瘤(包括8例胚胎型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4例低分化滑膜肉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和1例淋巴瘤)组织中EWS-FLIl/ERG的表达。结果25例ES/pPNET中20例检测到EWS-FLIl/ERG融合基因的表达(80%),15例对照组均未检出EWS-FLIl的表达。结论 EWS-FLIl/ERG mRNA的表达是ES/pPNETs分子诊断的可靠指标,一步法RT-PCR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常规石蜡包埋组织EWS-FLIl融合基因表达的检测方法。
- 李锋常彬李新霞庞丽娟陆红芬王坚孙孟红施达仁
- 关键词:石蜡包埋融合基因基因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凋亡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探讨RD后视功损害的机制。方法14只成年灰兔,分为正常对照组1只,RD阳性对照组1只,实验组12只分为4组,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建立RD模型,后分别观察1周、2周、3周、4周,观察期满取眼球进行组织切片。采用TUNEL法和细胞计数的方法进行细胞凋亡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标记基本为阴性。脱离的视网膜在内、外核层发现凋亡标记阳性细胞。在复位的视网膜上观察到凋亡标记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内、外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并随着复位时间而变化(P<0.01)(凋亡细胞计数:1周10.50±3.41,2周6.90±2.42,3周5.50±2.07,4周1.78±1.56)。细胞计数显示实验组除观察4周组外,凋亡细胞数与正常视网膜和脱离时的视网膜分别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RD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有细胞凋亡的发生,是视网膜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
- 孙晓东张皙许迅陆红芬陈荣家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细胞凋亡视网膜
- 卵巢癌p53、MDRl、GST-π基因的共表达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 2002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p53、多药耐药基因(MDRl)、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共表达与化疗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l例术后有残余病灶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p53、MDRl、GST-π基因表达,并给予6-8个疗程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比较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中p53、MDRl、GST—π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0.4%(50/71)、28.2%(20/71)、60.6%(43/71),单一基因表达时,阳性组与阴性组与化疗疗效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MDRI、GST-π两者共表达时,阴性组对化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者共表达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卵巢癌p53、MDRl、GST—π两个或三个相关基因共表达与化疗疗效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从而为临床预测化疗疗效及制定合理化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 傅士龙张国玲李子庭陆红芬孙孟红李小妹
- 关键词:卵巢癌P53GST-Π多药耐药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