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松
- 作品数:38 被引量:25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经阴道单孔手术(阴腔镜)在盆底脱垂中的应用
- 回顾阴道骶骨固定术的发展历史,总结阴道骶骨固定术的临床评价,在此基础上改进阴道骶骨固定术提出经阴道单孔阴道骶骨固定术,经阴道单孔盆底重建。
- 陈义松
- 关键词:盆底脱垂
- 巴曲酶在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观察巴曲酶在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围手术期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及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手术中出血、产后恶露及切口愈合情况。其中血小板减少症孕妇16例使用巴曲酶(巴曲酶组),23例输注血小板(血小板组)。结果:巴曲酶组和血小板组在手术中出血、产后恶露及切口愈合情况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手术时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多(均P<0.05)。结论:巴曲酶可以预防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围手术期出血。
- 唐萍陈义松
- 关键词:巴曲酶妊娠血小板减少症
- 雌激素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转移相关蛋白OPN调控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卵巢上皮性癌具有高度侵袭性,雌激素在女性卵巢癌发生、转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肿瘤的转移、侵袭的机制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个重要的趋化因子,能促进细胞趋化、粘附和迁移,增加肿瘤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研究发现雌激素能通过信号通路影响OPN表达。本实验旨在研究雌激素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转移相关蛋白OPN的调控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7-β雌二醇作用于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株SKOV3细胞,采用Transwell穿膜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观察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HIF-1α、OPN蛋白表达;以CoCl2促进HIF-1α过表达,以西罗莫司抑制HIF-1α表达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雌激素作用下OP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ranswell小室培养细胞24 h,雌激素组穿过微孔膜的SKOV3细胞数为162±8个,对照组为121±6个,雌激素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7β雌二醇促进SKOV3细胞OPN蛋白及HIF-1α蛋白表达(P=0.002,P=0.001)。促进HIF-1α过表达后,雌激素对SKOV3细胞OPN蛋白表达升调节作用增强(P=0.005);西罗莫司抑制HIF-1α表达后,雌激素对SKOV3细胞OPN蛋白表达升调节作用减弱(P=0.011)。结论:雌激素通过HIF-1α调控上皮性卵巢癌细胞转移相关蛋白OPN的表达。
- 王佳佳陈义松张英陆芝英华克勤冯炜炜
- 关键词:雌激素上皮性卵巢癌HIF-1ΑOPN
- SIS和聚丙烯网片植入大鼠腹壁后局部组织形态的中长期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SIS和聚丙烯网片植入大鼠腹壁后局部组织形态中长期的改变和区别。方法: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在大鼠腹壁形成2cm×2cm人工缺损,将聚丙烯合成网片(A组)、SIS生物网片(B组)植入大鼠腹壁后,与无网片植入组(C组)对比。术后3、9、15、21月,观察网片植入局部宏观和微观(电镜下)的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术后SD大鼠减损例数:A组4例,B组3例,C组3例,共10例,三组间无差异(P>0.05)。随着时间延长,术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聚丙烯网片组增生明显,但异物感最强,腹壁僵硬,触摸时有明显的沙粒感;SIS网片组柔软、舒适,但有较为明显的薄弱感;对照组缝合处与周围组织触感相同,偶及疤痕或结节。电镜下:聚丙烯网片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更为活跃,数量也较多,组织较为紧密,胶原纤维增生多且致密,胶原纤维直径粗,但异物界限稍有模糊,多层细胞管壁的较大血管,管腔逐渐增大,管壁逐渐增厚;SIS生物网片组较为稀疏,散乱,细胞数较少,胶原纤维增生效果最差,断裂模糊,组织内异物界限逐渐模糊、质地变薄变淡,有消失趋势,血管增生最少,管壁最薄,管腔也最小,周围组织较少;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致密,血管增生较多,未见明显异物。结论:聚丙烯网片组组织增生明显,但异物感强;SIS网片组织相容性良好,但增生不佳,提供张力的结缔组织较为薄弱。开发同时具有各自优点的网片将是继续研究和应用盆底生物网片的方向。
- 陈义松华克勤
- 关键词:聚丙烯SIS电镜
- 阴道发育异常的分类及诊治被引量:8
- 2009年
- 华克勤陈义松
- 关键词:阴道发育异常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女性生殖器官梗阻性疾病诊治子宫发育不良
- 腹膜假黏液瘤术后复发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 病例报告 患者,43岁,因痛经1年,发现盆腔包块合并腹水1月于2004年12月21日入院。于12月2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色腹水200ml,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左侧卵巢增大,表面见直径0.5~1.5cm大小不等水泡状赘生物,其内为黏液;
- 王晓娟方芳张绍芬陈义松李咏
- 关键词:腹膜假黏液瘤术后复发合并腹水剖腹探查术盆腔包块子宫大小
- 卵巢内膜样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及术后GnRH-a治疗卵巢内膜样囊肿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2~2003年收治的79例卵巢内膜样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A组),为单侧或者双侧卵巢内膜样囊肿剥出术;另选...
- 陈义松华克勤
- 关键词:卵巢内膜样囊肿腹腔镜手术卵巢功能妊娠率
- 妇科腹腔镜术后脐穿刺孔感染合并腹壁瘘管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病例报告患者,48岁,因腹腔镜手术术后50天,发现脐穿刺孔感染伴发热11天于2012年10月11日从外院转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患者于8月22日因发现盆腔包块伴发热至外院就诊,考虑盆腔炎性包块于8月23日在全身麻醉后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解+右侧附件切除+左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侧卵巢囊肿囊壁纤维组织增生伴出血,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局部坏死呈化脓性炎性改变,左侧输卵管慢性炎伴积水,右侧输卵管化脓性炎伴出血。
- 王晓娟方芳陈义松李咏
- 关键词:术后病理检查妇科腹腔镜穿刺孔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炎性包块瘘管
-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下盆底重建术
- 2023年
- 盆底重建术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主要手段,术式繁多,新的盆底重建术式不断改进。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术(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结合阴式和腔镜手术优点,由于盆底手术的阴道操作特性,近年来vNOTES在盆底重建术中蓬勃发展。结合我院开展情况,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本文就vNOTES盆底重建术作一论述。
- 王晓娟胡昌东陈义松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盆底重建术
- 内皮素1及其受体与卵巢癌浸润转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内皮素(ET)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ET在卵巢癌中起着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通过内皮素受体A(ETA)与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等相互作用,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卵巢癌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凋亡,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转移;而且ETA特异性受体阻断剂如能够有效地阻断ET-1的上述作用,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这些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 陈义松华克勤
- 关键词:内皮素内皮素受体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