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体平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跪俯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跪俯位与传统平卧位分娩的母婴结局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宫口开全产妇。跪俯位分娩为研究组,平卧位分娩为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第二产程胎心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头肩娩出时间、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分别为7.84%、22.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胎心晚期减速发生率、延长减速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肩难产发生率、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尿道口周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跪俯位分娩较平卧位分娩会阴侧切率更低,第二产程时间更短,第二产程胎心晚期减速与延长减速发生率更低,可以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 罗庆平桑晓梅陈体平罗蓉戎刘梦晓
- 关键词:第二产程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抗穆勒氏管激素与宫颈局部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7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抗穆勒氏管激素(AMH)与宫颈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抗穆勒氏管激素、促卵泡激素(FSH)、血流灌注、毛细血管管径、管襻形态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MH及FSH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流灌注、毛细血管管径、管襻形态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血流灌注、管襻形态积分和血液流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毛细血管管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显著,对患者AMH水平和宫颈局部微循环影响较小,值得推广与运用。
- 陈体平彭诗寒罗丹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效果探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50例)和腹腔镜手术组(50例)。对开腹手术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对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用时、术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几率、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其住院的时间。结果 :与开腹手术组患者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几率更低,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康复的时间。
- 陈体平彭诗寒姚健桑晓梅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巨大卵巢囊肿
- 悬吊式经脐入路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36例报告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悬吊式经脐入路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2月对36例输卵管妊娠行悬吊式经脐腹腔镜手术。沿脐上缘做10 mm切口置入trocar,于耻骨上4~6 cm间皮下横行穿入1mm径钢针,皮下潜行6~8 cm,并与悬吊装置相连固定在手术床旁,形成腹盆腔操作空间,于脐左右下缘分别做5 mm切口置入trocar作为操作孔,根据术中情况和患者生育要求分别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13例)和输卵管切除术(23例)。结果 36例悬吊式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气腹辅助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28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平均10 ml。3例腹腔积血>600 ml放置腹腔引流管,均在术后24 h内拔除。术后肛门排气<6 h 8例,6~<12 h 19例,12~<24 h 9例。围手术期均未静脉或口服使用抗生素。术后48 h内体温>37.5℃2例。术后无肩胛疼痛、无出血及邻近脏器损伤。术后住院3~5 d,平均3.7 d。血β-hCG值术后15~52 d(平均27.3 d)恢复正常。35例随访1~4个月,平均2.3月,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悬吊式经脐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技术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切口隐蔽。
- 桑晓梅陈体平姚健
- 关键词:悬吊式持续性异位妊娠腹腔镜输卵管妊娠
- 经脐入路内镜妇科手术49例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在治疗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行TUES妇科手术49例,其中输卵管妊娠25例,卵巢囊肿15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9例。取脐孔上缘做弧形切口约1.0 cm长,穿刺置入10 mm trocar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盆腔。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可行后,脐下缘4、8点位置分别做5 mm切口,穿刺trocar呈"品"字形,置入操作器械进行操作。输卵管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或患侧输卵管病灶切除术;卵巢囊肿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结果 49例均无中转开腹。输卵管妊娠手术时间(42.5±8.0)min,术中出血量(30.3±12.3)ml,肛门排气时间(16.2±3.8)h,住院时间(3.3±0.7)d;卵巢囊肿剥除除术时间(42.6±8.8)min,术中出血量(30.3±13.8)ml,肛门排气时间(16.6±3.6)h,住院时间(3.4±0.7)d;子宫全切手术时间(92.2±14.0)min,术中出血量(65.0±12.7)ml,肛门排气时间(17.0±4.0)h,住院时间(5.0±0.9)d。术后病理结果均与术前诊断相符。46例随访3个月,无切口感染、戳孔疝、腹腔内出血、邻近脏器损伤、肩胛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脐部切口隐蔽在皱褶内。结论 TUES治疗妇科良性疾病安全、可靠、有效,同时具有微创、美观、无明显腹壁手术瘢痕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彭诗寒陈体平赵磊
- 关键词:经脐入路内镜手术腹腔镜妇科手术
- 早期卵巢癌单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及对术后月经、生育功能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单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月经、生育功能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1例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单侧组(n=45,单侧附件切除术)、单双侧组(n=31,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单双侧+分期手术组(n=25,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分期手术)。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焦虑、抑郁及术后1年月经及妊娠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另外两组(P<0.05)。单双侧组6例复发,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后,彻底丧失生育能力。术后1年内,单侧组、单双侧组月经正常占比(84.4%、80.5%)高于单双侧+分期手术组(56.0%),妊娠成功率单侧组(73.3%)>单双侧+分期手术组(36.0%)>单双侧组(6.5%)(均P<0.05)。3组生育婴儿均发育正常,未见畸形。术后3组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单侧组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采用单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心理状况,有效保留生育功能。
- 谢桃红陈体平陈蓉赵磊冯小兵
- 关键词:卵巢癌生育功能月经
- 跪俯位与侧卧位分娩应用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的会阴裂伤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跪俯位、侧卧位与传统平卧位分娩应用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的会阴侧切率及裂伤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经阴道分娩者。跪俯位、侧卧位为研究组,平卧位为对照组,每组72例,均采取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观察3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情况。[结果]3组产妇会阴弹性评估、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跪俯位组、侧卧组、平卧位组侧切率分别为0.00%、6.94%、23.61%,跪俯位组、侧卧位组分别与平卧位组侧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跪俯位组、侧卧组侧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尿道口周裂伤及未侧切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跪俯位与侧卧位较平卧位分娩应用单手保护会阴接产法接产分娩会阴侧切率低,不增加会阴裂伤程度及尿道口周裂伤。
- 罗庆平桑晓梅陈体平罗蓉戎徐云芳周蕾杜雨然朱莉刘梦晓郭绍俊叶科容
- 关键词:会阴侧切会阴裂伤
- 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我院妇产科2007年12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与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发热(〉38℃以上)。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术后发热比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陈体平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比较
-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为53例患者行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3D腹腔镜手术(3D组),28例行2D腹腔镜手术(2D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53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3D组手术时间[(91.32±14.42)min vs.(103.79±13.23)min]较2D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64.80±8.35)ml vs.(64.57±9.34)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6.92±3.75)h vs.(17.79±4.13)h]、术后住院时间[(5.16±0.85)d vs.(5.21±0.83)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中,3D腹腔镜提供了三维立体的高清视野及深度的感知,定位更加精确,术者能更好的观察到精细的解剖结构,与2D腹腔镜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刘碧霞罗丹姚健陈体平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检查悬吊
- 对子宫病变合并胆囊病变的患者进行经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分析对子宫病变合并胆囊病变的患者进行经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例子宫病变合并胆囊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记录其手术的成功率、手术用时及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肛门首次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及其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这15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为100%;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2.86±20.68)ml;术毕至肛门首次排气的平均时间为(19.0±3.16)h;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0±0.53)d;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对子宫病变合并胆囊病变的患者进行经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均较高。
- 罗丹彭诗寒姚健陈体平
- 关键词:腹腔镜联合手术全子宫切除术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