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剑波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污泥
  • 2篇多孔介质
  • 2篇温度梯度
  • 2篇传热
  • 2篇传热传质
  • 1篇液桥
  • 1篇生化处理
  • 1篇松散多孔介质
  • 1篇湍流
  • 1篇湍流结构
  • 1篇湍流强度
  • 1篇气轮机
  • 1篇燃气轮机
  • 1篇热物理
  • 1篇热泳
  • 1篇微型燃气轮机
  • 1篇温差
  • 1篇污泥处理
  • 1篇污泥特性
  • 1篇物理处理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陈剑波
  • 6篇彭晓峰
  • 5篇薛元
  • 3篇朱敬平
  • 3篇姚强
  • 3篇陶涛
  • 3篇李笃中
  • 1篇王峥
  • 1篇颜岩
  • 1篇张金成

传媒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燃气轮机技术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5篇2002
  • 3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国际污泥研究现状初探被引量:44
2002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泥正在急剧增加 ,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扼要讨论污泥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现状 .首先简单介绍污泥的各种类型与其组成颗粒的特性和结构 ;而后再对污泥处理中的几步重要程序 ,包括调理和脱水进行了说明 ;最后涉及污泥的后处理 ,如杀菌、水解、热处理和资源化等问题也作了阐述 .
彭晓峰陶涛陈剑波朱敬平李笃中
关键词:污泥松散多孔介质物理处理生化处理
超微型燃烧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2
2002年
介绍了超微型燃气轮机中微型燃烧器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由于尺度缩小 ,超微燃烧器面临的一些问题 ,并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目前超微燃烧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薛元陈剑波姚强
关键词:微型燃气轮机
存在温差的气体颗粒两相流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为研究气体颗粒两相流中温度梯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采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particledynamicsanalyzer,PDA)测量了水平管中颗粒的大小、速度和脉动速度之值。实验选用粒径小于100μm的玻璃微珠,实验段中颗粒的体积分数约为10-4。通过PDA数据分析系统对小于2μm和48~52μm颗粒的运动参数进行了分析,以小于2μm颗粒作为两相中的气相参数。结果表明,在气粒两相流主流与壁面间存在温差时,两相流场的湍流强度和湍动能增加而横向速度减小,且在近壁区,湍流强度、湍动能和横向速度受温度场的影响更加显著。
薛元姚强陈剑波张金成
关键词:两相流场温度梯度湍流结构湍流强度
污泥干燥特性的可视化实验
本文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厂污泥为对象,对污泥的对流干燥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分析了过程中污泥收缩和开裂的变形方式及与干燥曲线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泥干燥过程的形变可以分成裂缝生长段、裂块收缩段和整体收缩段,不同阶段,污泥的形...
陈剑波彭晓峰薛元李笃中朱敬平
关键词:污泥可视化
文献传递
污泥特性及相关热物理研究方向被引量:19
2002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污泥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污泥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现状;讨论活性污泥的分类、工业处理及特性,尤其是结构变化特性及其对污泥处理的重要意义;分析展望污泥特性研究中现有的和潜在的热物理研究方向。
彭晓峰陈剑波陶涛李笃中朱敬平
关键词:污泥特性污泥处理环境保护
超细颗粒所受热泳力的机理研究综述
针对目前在去除超细颗粒方面存在的困难,本文概括介绍了有温度梯度存在地情况下超细颗粒受到热泳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今后热泳力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薛元姚强彭晓峰陈剑波
关键词:超细颗粒除尘技术温度梯度
文献传递
含湿颗粒间液桥吸附力特性初步分析
颗粒组成的多孔介质(如土壤、沙层)在传热传质过程中,会因颗粒间的流体运动或热质传递而造成孔隙和界面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其中的传热传质过程.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含湿多孔介质颗粒间液桥而产生的吸附力研究颗粒在传热传质过程中的相互...
陈剑波彭晓峰薛元
关键词:多孔介质传热传质
文献传递
对复杂可变形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的思考
与刚性骨架的多孔介质相比,可变形多孔介质具有孔隙结构可变、非均匀性和松散性等突出特点,并且在界面处有复杂的生化反应,这使得其传热传质研究更加困难.本文根据介绍了可变形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研究现状,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其中...
陶涛陈剑波彭晓峰王峥颜岩
关键词:多孔介质传热传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