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新
- 作品数:78 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新型含铀废水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含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支座,所述连杆远离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侧活动插接有与第二挡板直径匹配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上端...
- 陈功新刘金辉刘媛媛马文洁张群利
- 不同搅拌方式下某铀矿石的细菌浸出效果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从现场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并经诱变、驯化和扩大培养的的嗜酸中温混合菌,对某难浸铀矿石进行了充气搅拌方式和机械搅拌方式的浸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机械搅拌方式下铀的渣计浸出率可达89.2%,而充气搅拌方式下铀的渣计浸出率仅为67.6%,说明机械搅拌方式更有利于该铀矿石的细菌浸出。
- 陈功新王广才史维浚刘金辉
- 关键词:机械搅拌
- 某高碳酸盐砂岩型铀矿石微酸中性浸出性能被引量:1
- 2022年
- 为研究微酸中性浸出工艺对高碳酸盐型铀矿石的浸出性能,对某高碳酸盐砂岩型铀矿石进行了静态浸泡试验、多回次氧化浸出试验及柱浸试验。结果表明,高碳酸盐型铀矿应用传统酸法浸出容易产生气堵和CaSO_(4)沉淀,而应用微酸中性浸出虽然浸出强度小,但不容易产生沉淀,应用传统碱性浸出的浸出强度略高于应用微酸中性浸出,但容易产生CaCO_(3)沉淀;应用低浓度H_(2)O_(2)氧化浸出效率低,H_(2)O_(2)主要被矿石中其他还原性物质消耗,高浓度H_(2)O_(2)容易和溶液中的铀反应生成过氧化铀沉淀,而KMnO_(4)氧化浸出效果明显;在柱浸中,微酸浸出浸出率和碱性浸出浸出率分别为49.2%和41.7%,前者主要限制因素是矿柱酸化速率高于矿柱氧化速率,而后者主要限制因素是浸出后期矿层堵塞,渗透性下降。
- 陈诗峰魏学斌陈功新刘金辉孙占学杨梅刘媛媛高炳伦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中性浸出
- 不同淋洗剂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有效镉的去除被引量:1
- 2023年
- 为解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EDTA、柠檬酸、乙醇酸、氯化镁、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某地镉超标土壤的解吸作用,探究以上几种淋洗剂最佳去除浓度及液固比,并探究几种淋洗剂复配对土壤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镉的去除效果为EDTA(84%)>乙醇酸(71.02%)>氯化镁(59.45%)>柠檬酸(56.69%)>SDS(11.02%)。在液固比3时淋洗剂达到最佳淋洗效果。复配方案中EDTA与乙醇酸混合体积比为1∶2时达到最大值87.48%,与柠檬酸混合体积比为1∶1时达到85.91%,增强了EDTA的效果,与SDS混合则无明显影响。氯化镁与柠檬酸、乙醇酸复配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1.5%、82.6%,与SDS混合则呈现轻微拮抗的效果。两种酸与SDS的混合淋洗剂虽未提高重金属去除率,但在调节土壤pH、节省酸用量上起到一定作用。综合淋洗效率及对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0.13 mol L EDTA与1 mol L柠檬酸在液固比3、混合体积比1∶1时达到最佳淋洗效率85.91%。试验结果可为利用柠檬酸与EDTA复配和氯化镁与两种小分子酸复配提高重金属在土壤介质中的解吸率提供参考,为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思路。
- 杨甜莉黎金标陈功新
- 关键词:淋洗剂镉有效态复配
-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铀的成因机制及其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查明地下水中铀(U)的分布特征、富集机制及对不同人群的暴露风险,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综合利用Shukarev分类法、热力学计算、水文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估(HRA)等方法,分析了大同盆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U污染分布特征和形态分布,解释了地下水中U的形成机制,评估了U污染对不同人群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TDS分布范围较大,为27.60~4034.00 mg/L,其中浅层地下水(Ⅰ区)整体上TDS较高,为338.00~4034.00 mg/L(平均1371.80 mg/L),U含量为0~2.44 mg/L(平均0.26 mg/L),超标率为71.74%,与TOC、NO_(3)^(-)和SO_(4)^(2-)浓度垂向分布一致,随着埋深深度增加,整体浓度呈现变小趋势。氧化还原条件、络合、吸附和蒸发浓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地下水中U浓度和形态分布的机制,其中微生物参与下的还原作用是制约地下水中U浓度的关键。此外,铀酰离子(UO_(2)^(2+))与碳酸盐配体形成易于迁移的UO_(2)(CO_(3))22-和UO_(2)(CO_(3))_(3)^(4-)稳定络合物,也是影响地下水中U迁移的因素之一。人类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非致癌风险排序为儿童>青年人>成年人,地表水和Ⅰ区地下水的非致癌风险超标率最大(100%)。
- 邵政葛勤米振华陈功新李翔张瀚月
- 关键词:大同盆地地下水铀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健康风险评价
- 融媒体时代《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
- 2024年
- 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立体化教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材形式,正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为高校教材立体化建设引入新思路。本文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为例,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立体化教材的特征,并提出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实施方式,旨在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 李昕妍刘金辉葛勤陈功新
-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立体化教材地下水污染教学内容
- 生物堆浸后期清水洗堆对浸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对即将出堆的六个铀矿生物浸出柱,采用不同时间间隔的清水喷淋洗堆,并获取最佳的洗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矿堆尾期连续喷淋10天清水,对pH的提高效果明显,并且可以浸出0.6%左右的铀金属,使浸出液中的铀浓度降低到10mg/L。
- 陈剑朝刘思维陈功新孙占学邓建国
- 关键词:铀堆浸
- 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相山铀矿田细菌浸铀为例,运用717#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采用静态法对pH、浸出液铀浓度、振荡时间等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动态法研究了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及分离和提取铀时,铁作为一种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树脂对铀吸附性能好,铀回收率高,每克干树脂吸附铀容量可达62.2 mg,单位体积湿树脂吸附容量为145.7 mg/mL。
- 刘金辉陈功新田娟
- 关键词:铀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树脂铁
- 某高碳酸盐砂岩铀矿的碱法浸出
- 2022年
- 为探究某高碳酸盐砂岩型铀矿的浸出工艺参数,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碱性试剂、不同氧化剂条件下的静态浸出试验,运用PHREEQCI软件计算了碳酸盐矿物的饱和指数及浸出液中铀的存在形式,并进行了浸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铀浸出率与溶浸液中HCO_(3)^(-)浓度呈正相关,并且NH_(4)HCO_(3)的浸出效果要优于NaHCO_(3);H_(2)O_(2)氧化效果明显强于KMnO_(4)和K_(3)Fe(CN)_(6),铀浸出率随H_(2)O_(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长,综合考虑效益、成本等因素,最佳浸出条件为800 mg/L NH_(4)HCO_(3)+2 g/L H_(2)O_(2),最终铀浸出率为21.04%;整个浸出过程方解石和白云石均处于超饱和状态,应控制体系pH以避免碳酸盐发生饱和沉淀;浸出过程中铀的溶解反应主要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扩散影响相对较小。
- 马成翠魏学斌陈功新岑丽孔德悬陈诗峰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氧化剂
- 某砂岩型铀矿石浸出渣样铀钪浸出特征及机理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高品位铀矿的枯竭,从低品位铀矿石中回收伴生元素以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趋势。在溶浸采铀过程中,为了提高铀及其伴生元素钪的浸出率,以某砂岩型铀矿碱性柱浸后的渣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试验,探究不同硫酸浓度、液固比、温度对铀和钪浸出率的影响,并根据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建立浸出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30 g/L、液固比2 mL/g、浸出时间192 h条件下,铀和钪的浸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低于30℃时,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浸出速率增加较快,但浸出率低;温度高于30℃后,浸出过程受混合控制,且铀的浸出速率要高于钪,铀和钪受混合控制的浸出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41.28、15.887 kJ/mol。
- 孔德悬魏学斌陈功新刘金辉周仲魁高炳伦马成翠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铀钪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