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明

作品数:2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理学
  • 5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电磁量能器
  • 4篇谱仪
  • 4篇希格斯粒子
  • 4篇暗物质
  • 4篇CMS
  • 3篇对撞
  • 3篇对撞机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探测器
  • 3篇强子
  • 3篇高能
  • 3篇阿尔法磁谱仪
  • 3篇CMS实验
  • 3篇L3
  • 3篇LHC
  • 3篇磁谱仪
  • 3篇Π
  • 2篇大型强子对撞...
  • 2篇宇宙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佛罗伦萨大学

作者

  • 25篇陈国明
  • 7篇陈刚
  • 6篇杨民
  • 6篇陈和生
  • 6篇吕雨生
  • 5篇李祖豪
  • 5篇王小斌
  • 5篇杨曌宇
  • 5篇张少鹤
  • 5篇唐孝威
  • 5篇陈和生
  • 2篇李新乔
  • 2篇童国梁
  • 2篇杨长根
  • 2篇陶军全
  • 2篇吴义根
  • 1篇杨海军
  • 1篇李卫国
  • 1篇王淑琴
  • 1篇金炳年

传媒

  • 13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物理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天文爱好者
  • 1篇科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强子对撞机上...
  • 1篇全国计算机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τ→a_1v→π~±π~0π~0v道测量由Z^0衰变的τ的极化不对称性被引量:1
1998年
利用L3合作组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通过τ→a1v→π±π0π0v道测量了由Z0衰变的τ的极化不对称性A(pol)=-0.239±0.126±0.100,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为系统误差.由此推断有效电弱混合角sin2θw=0.2197±0.0219.
刘振安陈国明陈和生唐孝威
关键词:神经网络
L3τ物理分析
陈国明
莱泼物理的对话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通过对话形式介绍了自然界存在的四大相互作用力,讨论了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原理,主要地介绍了莱泼实验在Z0 、W±粒子特性、电弱力、中微子代数、量子色动力学及在新粒子寻找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全面精确地证明了标准模型的正确性。唯一的遗憾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Higgs 粒子并未找到,但目前已确定其质量下限为90GeV。
唐孝威陈国明
关键词:粒子加速器粒子探测器
唐孝威和高能物理(二)
我在1987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后,慕名报考了唐先生的博士生,并有幸被录取。当时唐先生正带领他的团队为L3实验研制强子量能器。L3实验是莱泼(LEP,Large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即大型...
陈国明
关键词:中子探测器
文献传递
2013年CMS物理研究进展研究报告
2016年
去年在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CMS实验和ATLAS实验同时发现了质量为125 Ge V的新粒子,今年,也即2013年,CMS实验研究该粒子的性质,看到该粒子的衰变方式,信号强度,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强度以及自旋宇称都与理论预言的希格斯粒子一致,尽管目前还不能100%的确定,人们基本上相信该粒子就是上述理论家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因此,做出预言的理论家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希格斯粒子的发现以及性质测量中,我方做出了重要贡献。CMS实验是从双光子和4轻子这两个衰变道找到希格斯粒子的。CMS中国组参加了双光子道的分析。希格斯到双光子的产率很低,而本底的产率则要高12个量级,这好比在一大堆的沙子中找一颗金沙子,非常难。如何有效排除本底是成功的关键,中国组提出了最有效排除本底的办法,被CMS合作组采用。因此,在双光子道,我方解决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在性质测量中,我方同时参加了双光子和4轻子这两个衰变道的分析。CMS利用H→双伽玛衰变道测量Higgs粒子的质量以及产生截面与理论预测之比,结果与标准模型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我方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多变量识别光子的方法,提供了信号与本底的干涉效应对信号强度的修正因子和光子能量的标定。CMS同时利用4轻子道测量Higgs粒子的质量,衰变宽度和自旋宇称,结果与标准模型预言一致。我们的主要贡献是负责了分析方案的设计、施行,代码的编写、调试等,我方在CMS的分析中对统计分析以及统计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国明
关键词: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希格斯粒子
CMS Bc模拟重建和分析
<正>~~
陈国明
关键词:LHC
文献传递
L3量能器束流测试中的e/π分辨研究
1992年
本文分析了L3实验的量能器束流测试数据,提出了用“key cut”和“Δcut”作为e/π分辨的手段。结果表明,在4—20 GeV能量区域内,e/π分辨均高于93.7%。
陈国明陈和生金炳年唐孝威童国梁吴义根仲祟昌
关键词:束流
BESⅢ桶部电磁量能器优化设计的Monte Carlo模拟
2001年
运用模拟软件GEANT3对铅加闪烁光纤类型的BESⅢ桶部电磁量能器(BSC)进行了模拟 .研究表明 ,BSC中簇射的时间信息的读出有助于改善z向分辨、π0 的质量分辨和排除假光子 .模拟计算还给出了BSC能量分辨率( 6% /E) ,方向角分辨与读出粒度的关系 ,π0 质量分辨率σm/m与光输出、光纤衰减长度及读出粒度的关系 ,其中m为两个光子重建为π0
田丁卞建国陈国明陈和生
关键词:BSC优化设计CARLO模拟
AMS02电磁量能器三维重建
2006年
研究了AMS02电磁量能器簇射三维重建,发展出一个新的三维重建程序,并用蒙特卡罗模拟以及2002年束流测试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该程序应用两次方向重建、结合光纤衰减修正、横向以及纵向能量泄漏补偿,完整地对事例进行了重建,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能量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
李新乔陈国明李祖豪陈刚杨民杨曌宇王小斌张少鹤陶军全吕雨生陈和生
关键词:电磁量能器三维重建角分辨率能量分辨率
用神经网络方法鉴别τ的强子衰变被引量:2
1995年
用神经网络法鉴别τ的单叉强子衰变τ→h+nπ0+v,n=0,1,2,3.并进而测得上述各道的分支比:Br(π/Kv)=(12.18±0.26±0.42)%,Br(π/Kπ0v)=(25.20±0.35±0.50)%,Br(π/K2π0v)=(8.88±0.37±0.38)%,Br(π/K3π0v)=(1.70±0.24±0.39)%,其中第一项误差是统计误差,第二项是系统误差.
陈国明陈刚
关键词:对撞机神经网络衰变分支比强子衰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