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律
- 作品数:9 被引量:1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万古霉素静脉持续输注时脑脊液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静脉持续输注万古霉素后脑脊液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开颅术后保留脑室引流的患者12例。于手术后12h内开始以万古霉素0.5g精确静脉内泵入60min,后以2g/24h匀速持续泵入,顺序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结果万古霉素首剂负荷量500mg泵入结束后1h脑脊液的药物浓度达到前期峰值为1.67±0.82mg/L,12h后即相对稳定(2.23±1.20mg/L~3.42±1.18mg/L)。万古霉素脑脊液稳态药物浓度达到并超过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常见致病菌葡萄球菌属的MIC90(2mg/L),其脑脊液穿透率,以脑脊液与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计算为22%;脑脊液与血清最高药物浓度之比是13%。结论常规剂量万古霉素静脉持续输入时,脑脊液中稳态药物浓度可达到颅内感染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的MIC90水平,但为提高疗效,更高的剂量可能是需要的。
- 陈光强王强史中华徐明陈凯陈律雷燕妮黄佳石广志
- 关键词:万古霉素脑脊液药物浓度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在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中,由于其病灶所处的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往往会影响到呼吸中枢,从而产生呼吸衰竭。因此,很多神经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甚至会出现呼吸机依赖。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呼吸支持方式。其中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对比NAVA模式与传统通气模式在氧合与安全性上的差别,并探讨神经危重症患者使用NAVA模式的意义。
- 谢晖陈必耀陈律徐明张川
-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神经系统辅助通气神经调节呼吸机依赖
- 神经外科术后静脉输注万古霉素时血清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变化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静脉持续输注万占霉素的血清药代与药效学特点.方法 选择开颅术后保留脑室引流患者12例.术后12 h内开始以万古霉素0.5 g泵入60 min,然后以2 g/24 h匀速持续泵入,在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标本,测定万占霉素浓度.结果 万古霉素0.5 g泵入结束即刻血药浓度达峰值(26.19 ±9.38)mg/L,2 h后浓度最低(7.87±2.25)mg/L,12 h后相对稳定(10.10±3.40)mg/L~(12.87±4.89)mg/L.万古霉素血清稳态药物浓度超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占霉素90%最小抑菌浓度(MIC90)敏感折点(2 mg/L)5倍以上,以此计算,24 h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MIC90的比值AUC0-24/MIC90为124.7;AUC24-48/MIC90为144.23;AUC48-72/MIC90为138.9.结论 对于高度耐药菌株,为保证AUC/MIC90大于400而提高疗效,提高剂量可能是需要的.
- 武元星陈光强王强史中华徐明陈凯陈律雷燕妮黄佳
- 关键词: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药效动力学
- 1997~2010年某院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分离菌及其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监测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致病菌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997年8月至2010年12月所送检的脑脊液标本。分离致病菌并行药敏鉴定,统计致病菌的分布和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本研究共分离致病菌177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49株(70%);革兰阴性杆菌529株(30%)。位居前6位的致病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金黄色葡萄球菌(9%),鲍曼不动杆菌(6%),肠球菌属(5%),洛菲不动杆菌(4%)和肠杆菌属(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属增长迅速,肠杆菌属是惟一分离比例下降的革兰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9%和86%,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30%)。肠杆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高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较严重,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其药物敏感性均<33%,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为33%,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自100%下降到28%。多种药物对洛菲不动杆菌的敏感性>75%。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分别为:阿米卡星(8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2%),亚胺培南(78%),头孢他啶(76%),依然维持着稳定的敏感性。肠杆菌属耐药也较为严重,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按照其药物敏感性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亚胺培南(91%)、磺胺类药物(76%)、加替沙星(71%)、阿米卡星(67%)和庆大霉素(62%)。结论神经外科患者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脊液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明显。
- 徐明石广志唐明忠马龙周建新陈光强陈律史中华陈凯雷燕妮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脑脊液神经外科
- Ramsay评分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被引量:92
- 2011年
- 目的:检验使用标准化流程的Ramsay评分表(RS)用于评估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躁动与镇静状况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78例成年神经外科全麻术后患者,于术后24小时内纳入试验,由4~6名评估者同时对其评定RS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检验两评估者间的信度和两评分表比较的结构效度。结果:RS和GCS的加权Kappa值(k w)分别为0.81(0.72-0.91)和0.92(0.87-0.98),P均<0.0001。两评分表比较的相关系数r=0.87,P<0.001。结论:使用标准化流程的RS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应用时,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 陈律李桂云蔡卫新张雪梅王玉新张峥石广志徐明周建新
- 关键词:RAMSAY评分躁动神经外科术后信度
- 导丝扩张钳气管切开术的几个操作细节被引量:1
- 2007年
- 经皮气管切开操作简便、快速,并发症少,适合于危重患者床旁操作。本文介绍了几种与导丝扩张钳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相关的操作细节,目的在于提高该技术的安全性。
- 徐明陈律王强周建新
- 关键词:气管切开危重患者
-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在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4例神经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入ICU24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评分以各项指标最差值计算。按照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以13分为界,将患者分为低分组(≤13分)和高分组(>13分)。结果本组有15例患者死亡,其余39例存活。死亡组APACHEⅡ评分(18±2.10),存活组(9.95±3.55),两组比较P<0.05。低分组42例,病死率14.3%;高分组12例,病死率75.0%,两组比较P<0.05。对APACHEⅡ分值和预后做相关性分析,r=-0.664,P<0.05。对APACHEⅡ分值和预后做Logistic回归分析,r=0.437,95%可信区间(0.271,0.705),P<0.05。构筑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预后。
- 谢晖陈律徐明张川
- 关键词:预后神经系统
- 不同胎次小鼠的异氟醚吸入麻醉效价
- 2008年
- 目的比较挥发麻醉药在不同胎次小鼠的麻醉效价。方法选择24只SPF级封闭群ICR/CD-1小鼠,雌雄各半,按1:1比例交配。生产第1胎和第2胎,形成祖代相同的两个胎次子代小鼠。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繁殖和生长情况,包括每胎产仔数、产仔性别比例、仔鼠死亡率以及小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质量。待仔鼠成长至65~75日龄时,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判断麻醉的终点指标,应用续贯法测定异氟醚在两个胎次小鼠中的吸入麻醉半数有效浓度。结果两个胎次分别获得104和109只小鼠,并进行了异氟醚半数有效浓度的测定。小鼠繁殖情况在两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胎小鼠的体质量,在相同发育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雄性小鼠体质量在离乳和半数有效浓度测定时明显大于雌性(P<0.05)。异氟醚吸入麻醉半数有效浓度在两胎间和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次对挥发麻醉药在小鼠麻醉时的效价无显著影响。
- 郑一卢静王谦王钜陈律王国年周建新
- 关键词:小鼠胎次异氟醚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