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湘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合金
  • 3篇T91钢
  • 2篇时效
  • 2篇塑性
  • 2篇塑性变形
  • 2篇回溶
  • 2篇高温塑性
  • 2篇高温塑性变形
  • 2篇变质处理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氧化层
  • 1篇再结晶
  • 1篇再结晶行为
  • 1篇再时效
  • 1篇正火
  • 1篇铜合金
  • 1篇热力学分析
  • 1篇铸坯
  • 1篇铸态
  • 1篇铸态组织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陈振湘
  • 4篇许晓嫦
  • 4篇王斌
  • 3篇易丹青
  • 3篇王福晶
  • 3篇屈啸
  • 2篇肖东东
  • 2篇张金菊
  • 2篇张孜昭
  • 1篇文智
  • 1篇张奇
  • 1篇孙顺平
  • 1篇周明哲
  • 1篇王琪
  • 1篇胡楠

传媒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热处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向压缩变形对时效态铝铜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硬度仪、X射线衍射仪及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分别含有θ″、θ′和θ析出相三种时效态铝铜合金在室温多向压缩(MAC)过程中硬度和显微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缩道次的增加,三种时效态合金的硬度基本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含θ″、θ′相合金的硬度均有一个谷值;多向压缩18道次后,含θ″、θ′相合金获得等轴超细晶粒,尺寸达到0.56~0.71μm,含θ相合金的为细长晶粒,析出相θ不回溶。
屈啸许晓嫦陈振湘张孜昭
关键词:铝合金回溶超细晶粒
TA15钛合金高温氧化行为被引量:9
2012年
研究TA15钛合金在750-950℃,空气中氧化1-150 h的氧化动力学规律,采用SEM、XRD及EPMA测试技术分析该合金氧化层的显微组织形貌、相组成和复合结构,并对氧化膜的生成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合金在750、850和950℃温度下的氧化行为均符合抛物线规律,但在950℃以上随氧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氧化质量增加值持续升高,并远大于750℃和850℃时的氧化质量增加。750℃和850℃下氧化150 h后,合金氧化层结构为TiO2/Al2O3/TiO2/基体;950℃下氧化150 h后合金的氧化层结构为TiO2/Al2O3/TiO2/Al2O3/TiO2/Ti3Al/基体。
王琪文智易丹青王斌王福晶肖东东陈振湘
关键词:钛合金高温氧化氧化层扩散
T91钢的高温塑性变形及动态再结晶行为被引量:19
2012年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T91钢的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1100~1250℃、应变速率为0.01~1 s-1时该钢的变形行为,分析了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了高温变形时应力指数和变形激活能,并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该钢高温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绘制了动态再结晶图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在试验变形条件范围内,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呈双峰特征;钢中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且再结晶类型属于连续动态再结晶.T91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484 kJ.mol-1,利用加工图确定了热变形的流变失稳区,结合力学性能,可以优先选择的变形温度为1200~1 250℃,应变速率不高于0.1 s-1.
陈振湘许晓嫦王斌石绍清张金菊王福晶
关键词:耐热钢塑性变形本构方程动态再结晶
稀土La变质处理对T91钢冷却转变组织及高温塑性变形的影响
T91(9Cr-1Mo-V-Nb)钢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成为高Cr铁素体耐热钢的代表钢种,广泛应用于超临界发电厂锅炉管道上,同时也是作为开发更高使用温度铁素体耐热钢的研究基准。然而,对无缝钢管而言,用连铸坯生产高合金坯直...
陈振湘
关键词:变质处理T91钢高温塑性变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Er在Al-Mg-Si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热力学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制备了3种不同铒元素含量的Al-Mg-Si合金,利用显微组织观察(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硬度测试与差热分析(DSC)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元素Er在Al-Mg-Si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并运用Miedema模型对Er在Al-Mg-Si合金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l-Mg-Si合金中,Er元素的添加可以有效细化铸态晶粒,减小枝晶间距。Al-Mg-Si-Er合金凝固过程时可形成α(Al)+Er5Si3初生共晶组织,显微组织呈鱼骨状,合金中大量Er5Si3相的形成,使可时效析出的Mg2Si相减少,合金硬度值减小。原子亲和力和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焓的计算结果显示Er-Si原子之间的亲和力大于Mg-Er和Al-Er原子之间的亲和力,且铒硅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焓负值更大,熔点更高,因此,在Al-Mg-Si-Er合金中,Er原子与Si原子优先形成铒硅相。
孙顺平易丹青陈振湘周明哲王斌
关键词:AL-MG-SI合金铸态组织热力学分析MIEDEMA模型
冷却方式对T91钢连铸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不同冷却方式(随炉冷、沙冷、等温冷、空冷及雾冷)处理T91钢连铸坯,研究冷却速度(2.5~18℃/min)对该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同一奥氏体化过程后,冷却速度对钢材的组织转变影响较大,缓冷(2.5~4℃/min)时,组织为较多的先共析铁素体和少量板条马氏体;随冷却速度增加(6~18℃/min),马氏体增多,铁素体减少。通过研究发现,缓慢冷却能够大幅提高铸坯的塑性及韧性,塑性最大可提高81.25%,韧性最大可提高22.61%,等温冷却对后序轧管是有利的。
王福晶易丹青王斌石绍清张金菊陈振湘肖东东
变质处理及热处理对高铬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变质处理及正火处理对高铬耐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稀土变质处理的铸铁组织大部分为粗晶粒奥氏体,还有分布于晶界的网状碳化物;经稀土变质处理的铸铁组织细化,其碳化物呈团块状或颗粒状,从而提高了力学性能。若变质后再进行正火处理,则上述效果更为明显。
陈振湘许晓嫦屈啸张奇
关键词:高铬耐磨铸铁变质正火
强变形诱导析出相回溶后的Al-Cu合金再时效行为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与分析,探讨含析出相的Al-Cu合金经多向压缩变形诱导析出相回溶后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的再时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Al-Cu合金由强塑性变形诱导析出相回溶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在变形停止后再时效时显著加速时效析出过程;析出相的析出顺序与加热温度、变形量及变形后的晶粒尺寸有关;若加热温度足够消除强变形产生的高应力,则析出顺序为过渡相→稳定相;若加热温度不能消除变形产生的高应力,且晶粒超细化,则再析出时过渡相被抑制,直接生成稳定相。
张孜昭许晓嫦胡楠屈啸陈振湘
关键词:AL-CU合金析出相回溶再时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