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湘

作品数:2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吸虫
  • 5篇血吸虫
  • 5篇日本血吸虫
  • 5篇基因
  • 4篇转录
  • 3篇大细胞
  • 3篇原虫
  • 3篇原核表达
  • 3篇疟原虫
  • 3篇组胺
  • 3篇克隆
  • 3篇华支睾吸虫
  • 3篇肥大
  • 3篇肥大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生物学
  • 2篇释放组胺
  • 2篇重组蛋白
  • 2篇转录水平

机构

  • 13篇广州医学院
  • 8篇中山大学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门市疾病预...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21篇陈晓湘
  • 10篇马长玲
  • 8篇余新炳
  • 7篇胡旭初
  • 6篇徐劲
  • 5篇朱郇悯
  • 5篇李孜
  • 4篇袁竹青
  • 3篇麦璟莹
  • 3篇赵晶晶
  • 3篇莫薇
  • 3篇胡凤玉
  • 2篇陈姗
  • 2篇李剑
  • 2篇汤娟娟
  • 2篇张雪雁
  • 2篇王飞
  • 2篇李孜
  • 2篇周珍文
  • 2篇李艳文

传媒

  • 8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2008年中...
  • 1篇全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1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TRAIL的纯化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
2013年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活性片段,并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利用已有的pGEx-4T-l/TRAIL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标签的TRAIL,用GST-BIND树脂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纯化结果;蛋白质超滤除盐、浓缩TRAIL;Bradford法定量。形态学观察肺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确定TRAIL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共获得8.6 mg纯化TRAIL,其对A549、SPC-Al、HLAMP、95D、PGCL3、95C、H460等7株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2.33±0.22)μg/mL、(50.0±17.0)、(872.0±241.0)、(427.0±12.0)、(328.0±28.0)、(270.0±33.0)、(178.0±8.0)ng/mL。结论:相同组织类型的不同肺癌细胞株对重组TRAIL的敏感度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A549、HLAMP、95D、PGCL3、95C、H460和SPCA1。
王飞朱郇悯韦雪梅刘嘉熙汤娟娟王嘉雯黎银燕陈晓湘李孜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肺癌药物敏感度
重组日本血吸虫FKBP12基因的酶活性及其转录水平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FK506结合蛋白12(FKBP12)进行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Iase)活性鉴定,并比较它与26 000 Mr的谷胱甘肽转移酶(Sj26GST)基因在成虫、尾蚴和虫卵的转录水平。方法从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FKBP12基因,将其克隆入pGEX-4T-1载体中,诱导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经纯化后进行PPIase活性测定。利用RT-PCR半定量分析SjFKBP12基因与Sj26GST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将SjFKBP12基因成功克隆入pGEX-4T-1载体中后,表达、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有PPIase活性。SjFKBP12在尾蚴与虫卵期的转录水平相仿,都高于Sj26GST基因,是成虫期转录水平的1.5倍左右。结论成功鉴定了重组SjFKBP12酶活性,SjFKBP12在尾蚴和虫卵期较高的转录水平,为将其进行疫苗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麦璟莹朱郇悯马长玲陈晓湘赵晶晶陈姗李孜
关键词:PPIASE
枯草杆菌芽孢抵抗胃肠道环境的耐性评估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对益生菌—枯草杆菌芽孢进行耐性评估,为研制口服枯草杆菌芽孢载体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耗竭法,DSM培养基长时间振荡培养(24h)获得芽孢,使用pH2.0盐酸胃蛋白酶液模拟胃液,胆酸盐、胰液素混合液模拟肠液,对枯草杆菌芽孢进行体外耐受实验。结果在DSM培养基中,80%~90%的枯草杆菌WB600可形成芽孢,每升DSM液所生成芽孢约1×1011。在模拟胃液中1h后,仅0.0024%枯草杆菌WB600繁殖体细菌仍成活,大肠杆菌JM109活力完全丧失,而枯草杆菌芽孢基本不受影响,93.3%仍成活。在模拟小肠环境中3h后,枯草杆菌WB600繁殖体细菌活力显著降低(仅0.0013%存活),枯草杆菌芽孢基本不受影响(92%仍存活),而大肠杆菌JM109有一定量的增殖。结论枯草杆菌芽孢能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有望成为新型的口服疫苗载体。
周珍文胡旭初邓秋连马长玲陈晓湘胡凤玉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枯草杆菌芽孢耐性口服疫苗
知识管理在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试、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帮助组织中的人们共享信息,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李孜马长玲陈晓湘李剑沈浩贤
关键词:知识管理研究生教育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TGF-β1成熟肽编码序列的克隆、表达及其转录水平
2008年
目的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熟肽基因的DNA,进行原核克隆和表达,并比较它与Sj26kd的谷胱甘肽转移酶(Sj26GST)在成虫和虫卵期的转录水平。方法根据美国国立生物信息学中心(NCBI)上登录的小鼠TGF-β1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两条位于保守区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利用RT-PCR从日本血吸虫成虫的mRNA中扩增SjTGF-β1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和鉴定。克隆SjTGF-β1成熟肽基因的cDNA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株并诱导表达。利用RT-PCR半定量分析SjTGF-β1基因与Sj26GST基因在成虫和虫卵期的转录水平。结果成功获得并构建了SjTGF-β1成熟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表达后的重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000,与目的基因编码蛋白的预测分子量相符。SjTGF-β1在成虫与虫卵期的转录水平都低于Sj26GST基因,但虫卵期的转录水平比成虫高。结论SjTGF-β1成熟肽基因的获得为其编码序列全长的获得奠定了基础;重组融合蛋白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保障;虫卵期该基因的转录水平高提示该基因在血吸虫虫卵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朱郇悯麦璟莹赵晶晶马长玲陈晓湘张雪雁杨英张惠球李孜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伯氏疟原虫CSP基因N端蛋白靶向肝细胞的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CSP基因的N端蛋白与小鼠肝细胞膜HPSGs受体结合后在体外、体内的肝组织靶向性。方法将伯氏疟原虫CSP基因N端片段(PbCSP-N)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α,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采用Pull-down方法检测PbCSP-N蛋白与小鼠肝细胞表面受体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的结合力;应用免疫组化、放射性碘标记示踪方法检测该蛋白在体外、体内特异性靶向小鼠肝组织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bCSP-N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出PbCSP-N重组蛋白(15ku),Pull-down方法证实该蛋白可与小鼠肝细胞膜HPSGs受体结合,免疫组化试验显示该重组蛋白定位于正常小鼠肝细胞膜,表明该蛋白可特异结合正常小鼠肝细胞膜;放射性碘(125I)标记示踪显示,标记的重组蛋白在注射1、2、4、6、12h后在小鼠肝脏分布较多,表明该重组蛋白可靶向正常小鼠肝组织。结论伯氏疟原虫CSP基因N端蛋白与肝细胞膜HPSGs受体结合后在体内、外靶向肝细胞,可作为肝细胞靶向性药物候选分子。
吴姿蓉古文雅麦晶莹陈晓湘袁竹青李美丽马长玲
关键词:CSP肝细胞
湖北省不同年份汉坦病毒的RT-PCR检测及分型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湖北省不同年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的主要型别,为进一步研究该型汉坦病毒的基因变异打下基础。方法:根据汉坦病毒M基因片段G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设计Ⅰ型和Ⅱ型分型引物,利用RT-PCR时105份不同年份的病程在7日以内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经临床诊断和ELISA确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及基因分型,并对扩增出的基因片段选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Alu Ⅰ、Rsa Ⅰ、Mbo Ⅰ进行酶切分析。结果:用Ⅰ型引物通过RT-PCR检测75份血清标本(1996-2000年)和30份血清标本(1986-1987年)的阳性率分别为77.3%和10%,而用Ⅱ型引物检测前者阳性率为8.0%,后者均为阴性。对4份Ⅰ型引物扩增产物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发现4份阳性产物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均与Ⅰ型汉坦病毒标准株76-118完全不同,但其中3份与Ⅰ型汉坦病毒湖北地方株HV114相同,1份与HV114不完全相同。结论:不同年份引起湖北地区HFRS的主要毒株均为Ⅰ型汉坦病毒(HTN)湖北地方株。
陈晓湘杨占秋刘建军
关键词:汉坦病毒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虫源性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诱导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和华支睾吸虫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重组蛋白rSjHRF和rCsHRF,并观察两者诱导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功能。方法分别克隆SjHRF和CsHRF基因完整编码序列,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并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可溶性表达的重组蛋白,将纯化的rSjHRF和rCsHRF分别与卵清蛋白变应原致敏的大鼠肺肥大细胞一起孵育,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肥大细胞组胺释放量,并制备2种重组蛋白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剂量依赖曲线和动力学曲线。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rSjHRF和pET-30-rCsHRF,并获得纯化的可溶性重组蛋白rSjHRF和rCsHRF;2种重组蛋白诱导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当浓度为150mg/L时,rSjHRF和rCsHRF诱导致敏肥大细胞组胺平均释放率为49.78%和32.63%;2种重组蛋白诱导致敏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反应开始后约35min,组胺释放率达到最高。结论重组虫源性IgE依赖组胺释放因子可诱导大鼠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提示该蛋白可能与寄生性蠕虫感染诱导机体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相关。
陈晓湘胡旭初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肥大细胞组胺
鼠伯氏疟原虫CS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别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环子孢子(CSP)全长基因和去除中央重复序列的CSP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伯氏疟原虫基因组中扩增全长CSP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入pEGFP-N1,构建pEGFP/PbCSP全长基因重组质粒,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同样,采用PCR技术扩增PbCSP的N端和C端两个片段,先将C端片段定向克隆入pEGFP-N1,构建pEGFP/PbCSP-C重组质粒,再将PbCSPN端片段定向克隆入pEGFP/PbCSP-C,构建pEGFP/PbCSP'重组质粒,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将pEGFP/PbCSP和pEGFP/PbCSP′分别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及RT-PCR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CR、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PbCSP全长和片段分别正确连接至pEGFP-N1的多克隆位点,两种重组质粒转染Hela后,荧光显微镜及RT-PCR均检测到目的蛋白在Hela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伯氏疟原虫CSP全长基因和该基因片段的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在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
马长玲胡旭初赵玉利李艳文胡凤玉陈晓湘周珍文张咏莉余新炳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CSP绿色荧光蛋白HELA细胞
日本血吸虫源性TGF-β1的鉴定
研究背景日本血吸虫病仍是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1,TGF-β)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影响细胞的发育并起免疫抑制作用,同时TGF-β1与肝纤维化(包括晚期血吸虫病的肝纤...
李孜朱郇悯赵晶晶陈姗麦璟莹陈晓湘马长玲黄俊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