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朝明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氧
  • 1篇医疗救护
  • 1篇通气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综合征
  • 1篇卧位
  • 1篇窘迫综合征
  • 1篇救护
  • 1篇呼吸窘迫
  • 1篇呼吸窘迫综合...
  • 1篇机械通气
  • 1篇急性肺损伤
  • 1篇急性呼吸
  • 1篇急性呼吸窘迫
  • 1篇急性呼吸窘迫...
  • 1篇监护
  • 1篇肺损伤

机构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2篇钱传云
  • 2篇陈朝明
  • 1篇刘荣
  • 1篇王云徽

传媒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ALL/ARDS患者血氧情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32例肺内或肺外因素所致ALL/ARD患者在一定镇静和肌松条件下进行俯卧位通气,分别检测俯卧前、俯卧半小时、俯卧1 h、仰卧0.5 h、仰卧1 h各时点的血气分析及HR、MAP、CVP、CO、CI、SV、每搏量变异率(SVV).结果患者转为俯卧位后,氧合状况显著改善(PaO2/FiO2从215.3±58.2升至251.0±25.8和263.3±30.6,P<0.05),且在转为仰卧位1 h后效果依然存在(PaO2/FiO2为214.1±54.5,P<0.05);而MBP、HR、CVP及CO、CI、SV、SVV等指标在体位变动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ALL/ARDS患者氧合情况,且对其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是较好的治疗措施.
王云徽陈朝明刘荣钱传云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俯卧位
紧急医疗救护小组(MET)发展与现状
自紧急医疗救护小组(medical emergency team,MET)的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文章对MET的目的、人员组成、实际作用等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陈朝明钱传云
关键词:重症监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