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来
- 作品数:79 被引量:4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2195铝锂合金的形变热处理工艺优化被引量:7
- 2019年
- 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探究了2195铝锂合金固溶温度、预变形量、时效温度与时效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并采用OM、SEM、TEM等测试手段对合金热处理试样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对合金力学性能影响最大,时效时间18 h、固溶温度510℃、时效温度160℃时热处理工艺为较优。通过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确定预变形量选择3%即可达到较优综合力学性能。
- 朱宏伟陈永来马鹏程刘春立
- 关键词:2195铝锂合金力学性能形变热处理正交试验
- 1460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被引量:8
- 2017年
- 采用金相观察、拉伸性能测试及透射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1460铝锂合金的铸态组织、薄板T6态单级时效(160℃)及T8态双级时效(5%预变形,130℃+160℃时效)处理时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量Sc元素时,凝固时形成Al_3(Sc,Zr)初生相粒子,1460铝锂合金铸锭树枝晶组织被消除,晶粒呈等轴状,粒度较小(20~50mm);而冷轧薄板固溶处理后为细小的带状晶粒组织;1460铝锂合金主要时效析出强化相为d′相(Al_3Li),其次为T1相(Al_2Cu Li),但在时效过程中可能形成q″(q′)(Al_2Cu)过渡相;在时效过程中,时效前期快速析出d¢相;随时效时间延长,d′相长大,并析出q¢¢(q′)过渡相;随着时效时间进一步延长,T1相析出,而q″(q′)过渡相消失;与T6态时效相比,T8态时效时T1相尺寸降低但密度增大,强度提高。
- 李劲风陈永来张绪虎许秀芝郑子樵
- 关键词:铝锂合金力学性能
- 一种2195铝锂合金板材搅拌及摩擦焊焊缝缺陷控制方法
- 一种2195铝锂合金板材及搅拌摩擦焊焊缝缺陷控制方法,属于超大型贮箱箱底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针对2195铝锂合金板材搅拌摩擦焊焊缝缺陷控制难题,对2195铝锂合金板材搅拌摩擦焊及焊缝缺陷控制工艺路径统筹规划、设计,采用...
- 温涛杜玥涂罡姚草根陈永来丁俊峰康黎范文利冯莉丽鄢东洋胡兆财林梦一
- 2195铝锂合金的化学铣切工艺优化被引量:6
- 2019年
- 在2种化学铣切(化铣)液(NaOH+Al^(3+)+Na_2S+三乙醇胺和NaOH+Al^(3+)+Na_2S_2O_4·5H_2O)中对2195铝锂合金进行化铣加工,确定了较佳的化铣液,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在优化化铣液中对试验合金进行化铣加工,研究了化铣温度对化铣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对比了化铣前后的表面形貌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由NaOH、Al^(3+)、Na_2S和三乙醇胺组成的化铣液对试验合金的化铣效果优于由NaOH、Al^(3+)和Na_2S_2O_4·5H_2O组成的,其优化组成为210g·L^(-1) NaOH、40g·L^(-1) Na_2S、30g·L^(-1) Al^(3+)和50mL·L^(-1)三乙醇胺;在优化化铣液中,随化铣温度的升高,试验合金的化铣速率增大,侧切率先增后降,化铣温度在85~95℃较适宜;在85℃优化化铣液中化铣至深度约4.3mm时,试验合金表面无裂纹、腐蚀凹坑等缺陷,在85~90℃化铣至深度约3.0mm时的拉伸性能与化铣前的相近。
- 刘凤娟陈永来于峰何仕桓林军姚草根
- 关键词:化学铣切2195铝锂合金表面粗糙度力学性能
- SiCp6061Al金属基复合材料焊缝“原位”合金化激光焊接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以Ti作为合金化元素对SiCp 6 0 6 1Al金属基复合材料 (SiCp 6 0 6 1AlMMC)进行焊缝“原位”合金化激光焊接。研究了焊缝“原位”合金化元素Ti添加量对焊缝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焊缝“原位”合金化方法激光焊接SiCp 6 0 6 1AlMMC ,可以有效抑制焊缝中针状脆性相Al4C3 的形成 ,并获得以均匀分布TiC ,Ti5 Si3 等为增强相的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焊缝 ,焊缝“原位”合金化激光焊接是焊接SiCp Al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 陈永来于利根王华明
-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激光焊接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Φ3350mm 2195铝锂合金整体箱底旋压温度场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Φ3350mm 2195铝锂合金整体箱底旋压温度场控制方法,针对Φ3350mm 2195铝锂合金整体箱底旋压件成形过程的温度控制难点,设计了整体箱底旋压温度场控制工装,采用分体模块化设计及制造、然后进行装配...
- 温涛张绪虎沈正章马鹏程高鹏陈永来
- 大长径比铝合金异形件精密旋压成形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通过工艺试验及组织性能分析,研究了变形温度、道次和减薄率、进给比对大长径比铝合金异形件旋压成形的影响,优化的特征旋压温度为370~420℃、变形道次为10~12道次、道次减薄率为20%~25%、总减薄率为35%~50%、普旋进给比为2.0~2.5 mm/r、强旋进给比为1.3~1.8 mm/r。采用上述工艺实现了大长径比异形旋压件经历1次装卡由板材直接成形,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满足构件"控形"和"控性"要求,其壁厚差≤0.2mm,内型面与理论型面单边间隙≤0.1 mm,旋压变形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基本不变,而屈服强度提高10.1%。
- 温涛张绪虎阴中炜沈正章尹嘉明赵磊陈永来
- 关键词:异形件
- 焊丝成分对2050铝锂合金焊接性能影响研究
- 2024年
- 采用十字搭接试验方法测定2050铝锂合金焊接裂纹敏感性,研究了焊丝成分变化对2050铝锂合金焊接结晶裂纹率、液化裂纹率的影响,并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形貌、断裂特征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钨极氩弧焊匹配Al-Cu-Si-Ti-Sc-Ce-B系焊丝对2050铝锂合金进行焊接,获得的焊接接头结晶裂纹率K1和液化裂纹率K2均为0,其强度系数可达母材的70%。
- 陈永来丁俊峰杜玥黄思源石钲康黎吕宏军
- 关键词:焊丝
- 织构与时效析出相在2195-T8铝锂合金厚板拉伸力学行为中的协同作用
- 2024年
- 本文研究了90 mm厚度2195-T8铝锂合金不同厚度层和不同方向的拉伸力学行为、织构及时效析出相。结果表明:厚板纵向屈服强度最高,45°方向最低。纵向内层(T/2和3T/8层)屈服强度比外层(T/4和T/8层)高约40 MPa,而横向与45°方向不同厚度层的屈服强度差异很小。内层变形织构(Brass和S织构)较多,而外层再结晶织构含量较高。固溶体纵向预拉伸导致人工时效后变形织构晶粒中的高Schmid因子滑移系所在{111}面上T_(1)相(Al_(2)CuLi)密度较高;T8态时效合金纵向拉伸性能测试时,高Schmid因子滑移系所在{111}面与T_(1)相高密度析出{111}面一致;而横向和45°方向拉伸性能测试时,这两种{111}面不完全一致。织构的不同导致了取向因子的差异和不同{111}面上T_(1)相密度的差异,以上两种差异产生了协同作用,一方面导致纵向拉伸时内层屈服强度显著高于外层,另一方面也造成纵向的屈服强度高于横向和45°方向,以及合金纵向屈服变形后具有较低的应变硬化速率和较小的屈强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差值)。
- 李昊然邹智涛周华呙永林马鹏程陈永来刘丹阳徐国富李劲风
- 关键词:铝锂合金织构析出相屈服强度
- 一种含少量Zn、Mn的Al-Cu-Li-Mg-Zr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
- 2007年
- 设计了一种含少量Zn、Mn的Al-Cu-Li-Mg-Zr合金,并研究了其拉伸性能及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该合金的主要析出相为6(Al5Cu6Mg2)相、T1(A12CuLi)相及θ′(A12Cu)相。160℃/18h时效时,随固溶温度升高,θ′相减少,6相和T1相含量增加,合金强度提高。530℃/1h固溶后,随时效温度升至175℃时,6相及T1相增加,合金强度增大;时效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90℃,T1相减少,合金强度降低,且随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塑性降低,其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逐渐转变为复合断裂。
- 陈文敬任文达陈永来李劲风郑子樵赵旭山
- 关键词:铝锂合金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