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珩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百衲被”与母亲觉醒——《日用家当》中母亲形象解读被引量:2
- 2012年
-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注重探寻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在小说《日用家当》中,爱丽丝.沃克成功塑造了一位代表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母亲。在母亲和大女儿围绕旧"百衲被"发生的冲突的过程中,母亲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母亲这一角色体现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并竭力捍卫传统文化的可贵品质。
- 陈珩
- 关键词:黑人女性自我意识
- 外语教学与通识教育实践
- 2012年
- 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普遍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说明了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通识教育的理念;然后针对普通院校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些方法与途径;最后以武汉工程大学"E+"工程为例说明了通识教育实践内容。
- 陈珩张媛媛
- 关键词:通识教育工科院校教学改革
- 翻译中的同位转换与同序转换
- 2009年
-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进行分析,揭示英汉语言中句法的不同之处,重点分析两种语言中句子成分排列顺序。以语序的常位与殊位为出发点,介绍了同位转换与同序转换两种翻译方法。并说明了使用这两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的必要性。
- 陈珩黎荣华
- 关键词:翻译
- 英汉植物词汇文化意义获得途径的共性分析
- 2011年
- 英汉植物词汇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虽然英汉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各不同,其各自的植物词汇所负载的文化意义也有所不同。但从宏观上看,英汉植物词汇文化意义的获得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亦有相似性,反映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共性。
- 黎荣华陈珩
- 关键词:植物词汇
- 中英植物隐喻认知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隐喻不仅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到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通过对比分析一些常见植物隐喻现象来探讨英汉植物词汇隐喻意义的异同,并分析英汉民族认知思维上的差异。这种认知比较分析有利于丰富人们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 陈珩黎荣华
- 关键词:植物词汇隐喻文化
- 艾伦·坡作品中的女性情节
- 2013年
-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艾伦·坡将"美女之死"视为最有诗意的主题,在作品中创造了许多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貌美,聪慧,但不幸的是都因病痛缠身而过早离世。笔者对这些女性的形象进行探讨,揭示艾伦.坡的女性观,及其形成的原因。
- 陈珩
- 关键词:艾伦·坡双性同体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天气的象征意义解析
- 2012年
-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史上艺术技巧最娴熟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命运和主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品成功的将季节气候作为载体来表达作者态度和情感是这部小说的亮点,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 陈珩
- 关键词:美国梦
- 中英植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
- 2012年
- 植物词汇是汉英语言中一类重要的词汇,而对两种语言植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了解与掌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中英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审美价值取向,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
- 陈珩柴晶晶
- 关键词:植物词汇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
- 中英植物词汇文化内涵溯源
- 2012年
- 植物词汇是汉英语言中一类重要的词汇,而对两种语言植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了解与掌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难点之一。该文分析植物词汇的起源,探究中英植物词汇文化内涵获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中英植物词汇文化内涵进行对比讨论。
- 陈珩黎荣华
- 关键词:植物词汇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
- 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实证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商务英语是商务与英语语言教育的一种有机结合,是两门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具有学科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对现有商务英语课程进行动态的建设和改革。针对现状和问题,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调查统计结果,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商务英语课程研究,并由此提出改革思路和措施。
- 张媛媛陈珩
-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