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立波

作品数:52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心脏
  • 19篇手术
  • 16篇外科
  • 14篇动脉
  • 14篇外科治疗
  • 11篇心脏病
  • 10篇体外循环
  • 10篇外循环
  • 10篇先天
  • 10篇先天性
  • 10篇先天性心脏
  • 10篇先天性心脏病
  • 8篇缺损
  • 8篇外科手术
  • 8篇间隔缺损
  • 7篇缺血
  • 7篇人参
  • 7篇并发
  • 6篇肺动脉
  • 5篇房间隔

机构

  • 25篇北京大学深圳...
  • 22篇吉林大学中日...
  • 8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长春市中心医...
  • 2篇浙江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内蒙古蒙医学...

作者

  • 52篇陈立波
  • 27篇张秀和
  • 20篇张柏民
  • 15篇赵洪序
  • 12篇林柏松
  • 11篇姜亦忠
  • 10篇任明明
  • 10篇张连仲
  • 8篇冯钢
  • 7篇崔东哲
  • 7篇韩振
  • 7篇李敬来
  • 6篇宋翔翎
  • 6篇许志锋
  • 5篇乔建华
  • 4篇冯刚
  • 4篇熊少伟
  • 4篇杨桂英
  • 4篇刘玉梅
  • 3篇程颖

传媒

  • 8篇罕少疾病杂志
  • 7篇吉林医学
  • 6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重度脑损害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术后重度脑损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分析18例CPB术后并发重度脑损害的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脑缺氧综合征12例,硬脑膜外/下出血5例,脑实质出血1例。治愈11例,好转1例,死亡6例。结论CPB中提高灌注流量和应用微栓过滤器是降低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上腔静脉逆行灌注和高压氧的应用是治疗脑气栓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是治疗硬脑膜外/下血肿的关键。
陈立波张连仲张秀和林柏松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适应证选择
2000年
陈立波张连仲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分析
2002年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及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56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发生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32例进行分析,找出对策。结果32例中原因明确29例,其中多种因素影响6例;原因不明3例。29例经治疗后好转,3例死亡。结论 低钾血症、心脏功能低下、体外循环后心肌缺血及水肿、替换瓣膜支架过大、异物刺激、二次手术、缺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因素等是造成室性心律失常常见原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避免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程颖乔建华冯钢陈立波崔东哲熊少伟沈家宜
关键词:术后心脏瓣膜替换术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体外循环过程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反应及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方法20例心功能Ⅱ级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空白对照组,利多卡因组于复跳前给予利多卡因1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2h(T3)、体外循环结束后4h(T4)于中心静脉采取静脉血,常规法测定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放射免疫法测定IL-6、IL-8。结果两组T2~T4WBC、PMN、IL-6及IL-8明显升高;IL-6及IL-8在T2达峰值;利多卡因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可导致较强而短暂的炎性反应,于体外循环后30min达高峰并持续至体外循环结束后4h;利多卡因对此炎性反应具有平抑作用。
孙传彬陈立波程颖冯刚张卫星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利多卡因炎症
体外循环意外及其紧急处理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意外的原因。方法 :对 2 5 0 0例 CPB手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 CPB意外事件2 3例。发生率 0 .9%。包括机械故障 13例 ,占 5 6 .5 % ;技术失误 10例 ,占 43.5 % ;死亡 4例 ,占 17.4%。结论 :人工心肺机及其辅助材料的质量、CPB灌注师的技术水平和高度责任心是降低
李梅陈立波张秀和张柏民宋翔翎
关键词:体外循环
心瓣膜病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心瓣膜病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9例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于体循环栓塞后3个月~2年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于体循环栓塞后1~3天内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发现6例患者左心房有血栓形成。全组患者无死亡,亦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加重表现。随访6个月~4年,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对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心瓣膜病患者,体外循环不会加重脑损害,及时行心瓣膜手术和心房内血栓清除,既能治疗心脏原发病,又可避免体循环栓塞的再次发生。
陈立波乔建华冯刚熊少伟程颖杨桂英
关键词:心瓣膜病体循环栓塞体外循环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117例合并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早期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的改进及围术期处理。结果存活116例,死亡1例。提示术前经治疗和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9Kp(a67.5mmHg)为手术禁忌;9Kpa~11Kpa之间(67.5~82.5mmHg)可施术,但有一定风险;超过11Kpa(82.5mmHg)则可安全施行手术。结论某些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或早期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先心病患者并不是绝对手术禁忌症,经过特殊的围术期综合治疗及改进的手术技术,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救治的,而且远期疗效满意,更长时间的远期疗效,还在临床随访观察中。
乔建华冯钢杨桂英任明明李敬来陈立波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附42例临床分析)
1997年
报道42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行狭窄瓣膜切开术。其中低温阻断循环下8例,常温阻断循环下30例,体外循环下4例。结果全部治愈。分析认为:常温阻断循环较低温阻断循环具有对人体侵袭性小,并发症少,术后易于管理,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
陈立波张秀和赵洪序张柏民宋翔翎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684例外科治疗的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总结 6 84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外科治疗的经验、教训及疗效。方法 :自 1988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VSD病人 6 84例 ,其中男性 36 3例 ,女性 32 1例 ,年龄 1 5岁~ 5 0岁 (平均年龄 10 4岁 ) ,其中施行补片 2 46例 ,直接缝合 438例 ;术中采用心脏不停跳下施术 85例。结果 :手术后死亡 6例 ,占 0 88% ;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9例 ,术后残余分流7例 ,疗效满意。结论 :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根据VSD缺损的不同位置及大小 ,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及缝合修补的方法 ;心脏不停跳下VSD修补手术 ,与心脏停跳下VSD修补手术相比 ,不仅降低和防止术后低心排、残余分流等并发症 ,而且避免了心肌的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 ;为了降低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死亡率 。
赵洪序裴劼张晓宏张晓昆姜福清张秀和陈立波姜亦忠张柏民林柏松李梅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8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胸主动脉疾病83例的治疗效果.所有病例均有腔内修复术(EVAR)适应症,其中拒绝外科治疗11...
任明明韩振陈立波李敬来许志锋欧阳春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主动脉疾病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