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美珠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肝炎
  • 9篇人工肝
  • 6篇慢性
  • 5篇血浆
  • 5篇戊型
  • 5篇戊型肝炎
  • 4篇血浆置换
  • 4篇重型
  • 4篇重型肝炎
  • 3篇人工肝支持
  • 3篇人工肝治疗
  • 3篇重度黄疸
  • 3篇慢性肝
  • 3篇慢性肝炎
  • 3篇老年
  • 3篇老年戊型肝炎
  • 3篇黄疸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血浆灌流

机构

  • 16篇青岛市传染病...

作者

  • 16篇陈美珠
  • 7篇宋树芬
  • 6篇王宝华
  • 4篇龚方
  • 1篇张娴
  • 1篇赵文革
  • 1篇陈茹
  • 1篇王海东
  • 1篇杨永华
  • 1篇王燕玲
  • 1篇苟卫
  • 1篇李建忠

传媒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第二届全国人...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 2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肝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观察人工肝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治疗30例老年戊型肝炎,并随机选择28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
陈美珠龚方曾一清
关键词:老年戊型肝炎人工肝临床疗效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肝炎深度黄疸3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血浆吸附(PE+PA)治疗慢性肝炎深度黄疸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 72例慢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PE+P...
宋树芬王宝华陈美珠
关键词:人工肝慢性肝炎重度黄疸
文献传递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PA)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时机、可行性。方法:对81例慢性重型肝炎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ALSS...
李建忠宋树芬陈美珠王宝华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慢性重型肝炎
文献传递
人工肝辅助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疗效观察
2006年
陈美珠龚方曾一清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观察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PE+PP)治疗慢性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72例慢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只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37例...
宋树芬王宝华陈美珠
关键词:人工肝慢性肝炎重度黄疸血浆置换
人工肝治疗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人工肝(ALSS)治疗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治疗52例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并随机选择43例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TBil、AST、ALT、ALB、BUN、Cr及PTA等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治疗后84.62%患者原有的乏力、恶心呕吐、食欲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ALT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TA、ALB明显上升(P<0.05),BUN、Cr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治愈好转率为84.62%(44/52);对照组治愈好转率为55.81%(24/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时采用人工肝辅助治疗,能提高戊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愈好转率。还可以通过TBil反弹的现象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苟卫陈美珠王燕玲赵文革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三种人工肝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比较血浆置换(PE)、血浆吸附(PA)、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A+HD)三种不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重型肝炎患者血电解质的变化,并分析原因,减少副反应。方法 68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行 PE、PA...
王宝华宋树芬陈美珠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重型肝炎电解质副反应
文献传递
重症肝炎并发败血症16例分析
1997年
继发性细菌感染是重症肝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确诊的重症肝炎并发败血症者16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1)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分型,系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定的标准。(2)败血症诊断依据:在重症肝炎的原发病上又表现出病情加重,寒战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显著,感染性休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培养致病菌生长进一步证实。 1.2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8.7岁。 1.3 败血症时的肝炎分型及病情:(1)
曾一清陈美珠张娴
关键词:重症肝炎患者血培养药敏结果继发性诊断分型
误诊为小儿病毒性肝炎20例分析
1997年
在小儿传染病房,常见将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肝损害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者。现将我院1987年1月至1996年7月误诊的2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1月~12岁,其中小于1岁者6例。病程长者2月,短者3~4天。均有ALT的增高,其值为54U至大于400U。有黄疸者15例,其值为25.5~187.2μmoL/L。肝大12例,脾大8例,发热12例,体温低者37.8℃,高者达40.1℃。
陈美珠曾一清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瑞氏综合征恶性肉芽肿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液透析治疗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04年
宋树芬陈美珠王宝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衰竭ARF血液透析抗凝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