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耘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斜视
  • 2篇病变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检测
  • 1篇度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眼底
  • 1篇眼底病
  • 1篇眼底镜
  • 1篇眼底荧光
  • 1篇眼底荧光血管
  • 1篇眼底荧光血管...
  • 1篇眼科
  • 1篇眼外科
  • 1篇眼外科手术
  • 1篇翼状胬肉
  • 1篇荧光

机构

  • 7篇柳州市人民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陶耘
  • 2篇孙廷励
  • 1篇马翔
  • 1篇唐柳苹
  • 1篇何剑峰
  • 1篇张晓湄
  • 1篇陈启雷
  • 1篇马师强
  • 1篇万小波
  • 1篇孙庭励

传媒

  • 2篇华夏医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翼状胬肉的综合治疗
2005年
目的:通过对翼状胬肉的综合治疗降低复发率.方法:术前控制翼状胬肉患眼的炎症反应,术中根据不同年龄、翼状胬肉不同时期及病变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使用环胞霉素A眼药水等药物控制翼状胬肉的复发.结果:86只患眼术后随访6~18个月,复发率2.33%.结论:要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不但要提高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重视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的药物治疗.
陶耘
关键词:翼状胬肉复发率
LASIK矫正RK后近视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选择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放射性状角膜切术术(RK)后欠矫的临床观察。方法对RK术后屈光欠矫的26眼(14例)施行LASIK。年龄在32.52±2.35岁。屈光欠矫范围为:屈光度为-4.70±1.80DS。散光为-0.68±0.30DC。结果术后视力和屈光度通常在6个月时稳定;所有术眼术后远视力≥0.6,术后6个月有13眼裸眼远视力(50.00%)≥1.0,22眼(84.62%)≥0.8,26眼(100%)≥0.6。无明显视力下降者(远视力下降不超过1行)。无角膜瓣移位、脱失、角膜混浊和层间上皮植入等并发症。结论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效果好、预测性好,应该在RK后3年以上进行。
陶耘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38例儿童眼底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陶耘
关键词:FFA眼底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镜
全文增补中
斜视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8年
斜视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儿童患者多见,其不仅影响容貌,还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以及双眼视觉的形成。斜视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必须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达到恢复其双眼视觉和改善外观的目的。近年来,斜视手术无论在手术肌肉的量和手术方式都有一些新的改进。现综述如下:
陶耘何剑峰
关键词:斜视眼外科手术
首诊眼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7例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陶耘
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
2014年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上睑下垂病例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上睑下垂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起弱视,甚至阻碍患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目前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就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的进展,从利用额肌的手术、加强提上睑肌的手术、额肌及提上睑肌吻合手术、利用其他眼眶组织加强上睑的手术等四方面作一综述。笔者认为,治疗方案中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术前均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除常规的外眼形态,肌力等,还有与手术相关的检查,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方式,加之与患者完善的沟通,即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也可增加患者满意度。
孙廷励陶耘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额肌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激素治疗
2004年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2 9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早期应用冲击量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维生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结果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应用此方法 ,视力有明显恢复 ,效果肯定。结论
陶耘
关键词:视神经皮质激素
视觉电生理在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
张晓湄唐柳苹马师强孙廷励陶耘马翔陈启雷
课题组通过两年的研究已完成:1、对可疑青光眼60人(105眼),进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振荡电位(Ops)P-ERG、P-VEP、Ops检测,与正常人30人(60眼)对照。2、对电...
关键词:
关键词:青光眼早期诊断视觉电生理检测病情监测
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患者经1~3a的治疗观察,按弱视的程度、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注视性质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学分析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是76%,治愈率是22%,31%的患儿恢复了立体视,治疗的有效率与弱视的程度,不同年龄组无相关性,与不同的注视性质有关(P<0.05)。结论:不同程度及不同年龄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是有治疗的可行性,但要提高治愈率还需要更深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陶耘万小波孙庭励
关键词:弱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