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杨娜

作品数:34 被引量:195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风能
  • 7篇风能资源
  • 6篇气候
  • 6篇降水
  • 6篇风电
  • 6篇风电场
  • 5篇地形
  • 5篇环流
  • 5篇大气环流
  • 4篇夏季
  • 4篇复杂地形
  • 3篇冬季风
  • 3篇异常降水
  • 3篇雨雪
  • 3篇灾害
  • 3篇日数
  • 3篇水汽
  • 3篇水汽输送
  • 3篇涛动
  • 3篇气温

机构

  • 28篇陕西省气象局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北京市气候中...
  • 3篇西安交通工程...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4篇雷杨娜
  • 10篇张自银
  • 8篇龚道溢
  • 8篇孙娴
  • 6篇何学兆
  • 6篇郭栋
  • 5篇毛明策
  • 5篇张侠
  • 4篇姜创业
  • 3篇雷向杰
  • 3篇何晓嫒
  • 3篇周旗
  • 2篇冯胜辉
  • 2篇陈建文
  • 2篇李亚丽
  • 2篇李明
  • 2篇程路
  • 2篇赵晓萌
  • 2篇崔巍
  • 2篇王娜

传媒

  • 6篇陕西气象
  • 3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2012年全...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陕西水利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能源研究与管...
  • 1篇第29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71-2018年陕西省人体舒适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根据1971—2018年陕西省94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累积距平、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方法,对陕西省人体舒适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全省大部分时间体感状态为从冷到舒适,日数占85.2%;体感状态为暖和以上日数较少,无炎热和酷热天气。1981—2018年陕西省平均人体舒适日数为132 d,呈显著增多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524 d·a^(-1),四季中春、夏两季人体舒适日数增加最为显著。人体舒适日数存在准4 a和准8 a的振荡周期,滑动T检验表明陕西省及三个地区的人体舒适日数均在1997年左右发生了明显的突变。陕西全省3—11月均存在舒适日,舒适日数主要分布在5—9月,陕北7—8月舒适日数较多,陕西中部6—8月舒适日数较多,陕西南部6—9月舒适日数较多。年人体舒适日数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陕南汉中和安康地区最多。EOF分析结果显示,年均人体舒适日数异常分布在全省存在一致性。倾向率空间分布表明陕西全省80%的地区人体舒适日数均呈增长趋势,仅榆林北部、延安北部和安康东部11个区县人体舒适日数呈减少趋势。陕西全省不舒适日数变化呈显著减少趋势,倾向率为-0.548 d·a^(-1),其中冷不舒适日数减少显著。陕西省人体不舒适主要表现为冷不舒适,主要集中在陕北西北部、南部山区和中部的太白和华山两个高山区;人体热不舒适主要分布在在陕南的汉中和安康地区及关中的西安地区,且日数很少。
雷杨娜毛明策李明张侠
关键词:小波分析EOF分析
近50年来中国冬季风寒温度的变化被引量:14
2009年
风寒温度是冬季表征人体热舒适度常用的参数,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关注的要素。本文利用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的气温和风速,分析1956-2005年中国冬季风寒温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冬季风寒温度普遍呈上升趋势,全国平均升高3.2oC,变化速率达0.64oC/10a;西北、华北、东北和青藏地区的上升速率分别为0.79oC/10a、0.84oC/10a、0.81oC/10a、0.80oC/10a,其中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地区上升趋势最为强烈,超过1oC/10a;35oN以南的我国南方地区上升速率较低,为0.39oC/10a。风寒温度的这种变化特征是近50年来气温升高和风速下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气温变化造成的风寒温度上升是2.4oC,而地表风速下降对风寒温度的贡献为0.8oC。东亚气温和风速的变化受诸多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分析表明影响东亚气候的几个主要环流因子中,西伯利亚高压、北极涛动、西太平洋遥相关型和欧亚遥相关型等与风寒温度有显著相关。这四个环流因子一起能解释50年来全国平均风寒温度方差的46.7%。全国平均气温与这四个环流因子的相关分别达到-0.65,+0.49,+0.31和-0.32;而平均风速与北极涛动的相关最显著,达-0.51。
冯胜辉龚道溢张自银何学兆郭栋雷杨娜
关键词:气温风速
近60年清涧河洪峰流量极值的变化特征分析
2019年
以清涧河流域水文站延川站和子长站建站以来的场次洪水实测洪峰流量为研究数据,通过线性倾向分析与累积距平分析其变化趋势,并通过R/S法进行可持续性分析;利用M-K检验进行突变分析,采用复Morlet小波来诊断清涧河洪峰流量的周期特征,并分析洪峰流量极值与降水量极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涧河年最大洪峰流量均发生在6、7、8、9月,集中发生在7和8月,且以发生在0:00—5:59、18:00—23:59的时间段内为主;年最大洪峰流量在波动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减少趋势,减少趋势具有微弱持续性;在该时间段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突变,突变点为2007年;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在该时间段内存在4、7、11年的周期,控制着年最大洪峰流量变化过程;相关性检验表明洪峰流量极值与降水量极值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系数不显著。
宋佳欣苏谢卫周旗杨子雷杨娜
关键词:周期
陕西主要城市新旧暴雨强度误差变化特征
2023年
为了适应城市暴雨强度增强的事实,修编了陕西部分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比较新公式与1980年代公式发现:早期公式与当前实况误差大于规范要求的限值,表明观测资料长度对暴雨强度公式与实况强度之间的误差有很大影响;早期公式暴雨强度低于当前值,因此当前仍使用早期暴雨强度公式会降低设计和建设标准,这也是造成城市积水和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西安4个年代暴雨强度公式的误差表明,随着暴雨强度变化更新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毛明策吴素良雷杨娜
关键词:暴雨强度公式气候变化
基于FloodArea模型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预评估技术及效果检验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陕西气象站点逐小时降水实况、精细化格点预报、数字高程、土地利用、灾情等资料,应用水动力模型FloodArea对暴雨洪涝进行淹没模拟,在淹没水深和范围的基础上叠置承灾体属性,引入承灾体的灾损曲线,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预评估模型,并从数量占比和灾情占比两个角度,以县为单元进行验证,利用格点降水量预报对陕西6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灾害风险进行预评估以及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暴雨洪涝气象风险预估结果与实际受灾地区分布基本吻合,正确预报率73.2%,模拟结果可信度高,对于降水区域集中暴雨的风险预评估性能较分散性暴雨较高,漏报率相对低,但是空报率较高;建立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预评估及效果检验流程,提高了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可以用于洪涝风险预评估的实际业务中,对暴雨洪涝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王娜雷田旺肖舜雷杨娜毛明策
关键词:暴雨洪涝
陕北黄土高原复杂地形风速廓线特性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揭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利用该地区6座测风塔的1年完整测风资料,对不同地形、不同地表粗糙度下风切变指数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不同风速段内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各测风塔风切变指数均为正值,说明在陕北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随着高度增加风速呈增大趋势;地形起伏和下垫面对风廓线影响明显;不同地形下风切变指数均表现出白天较小,夜间较大的特征;各测风塔风切变指数昼夜差异表现不一致;各测风塔风切变指数季节差异明显,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各有特点;随着风速增大风切变指数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峰值所在风速区间不一;3~12 m/s的风切变指数大于风电场综合风切变指数,有利于提高风电场发电量,该特征可用于评价风电场的风能资源状况。
雷杨娜孙娴张侠孙彬彬
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
测风塔选取对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的影响
本文选取3座测风塔资料,利用Windim软件模拟分析了某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能资源分布,并估算风电场年发电量,探索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风电场测风塔的代表性及其对风资源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一座测风塔资料进行风电场风资源评估...
雷杨娜孙娴姜创业
关键词:复杂地形测风塔风能资源发电量
HBV水文模型在洋县酋水河流域洪水致灾临界面雨量中的应用
2018年
以洋县酋水河流域为例,基于HBV水文模型,利用降水、水位、流量、温度等数据,建立降水-流量-水位关系,分别以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作为河流设计的警戒、保证和漫顶水位标准,从而确定洪水不同等级的致灾临界面雨量。利用2004~2013年气象水文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并根据典型洪水过程对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到率定期和验证的Nash系数分别为0.74、0.78,表明HBV模型在该地区有着很好的适用性。根据前期不同水位下确定的不同临界面雨量指标,发现随着前期水位的升高临界面雨量会随之减小,且呈现非线性响应特征。通过历史灾情验证,发现HBV模型可为酋水河流域洪水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任源鑫周旗苏谢卫雷杨娜
中国夏季高温日数时空变化及其环流背景被引量:25
2009年
本研究利用1955-2005年全国193个气象站点夏季(5-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日数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日数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第一模态表现为区域整体一致的异常,中心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模态表现为江淮流域与华南反向变化的特点,第三模态表现为东南部地区与西南、华北的反向变化。这些模态与高层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分析表明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赤道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可以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和东亚地区大气环流而影响我国夏季高温日数频次,其中ENSO和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对高温日数变化第一模态的相关比较明显;而热带印度洋海温对第二模态有显著影响。与前期海温的关系分析可知,第一模态与前期夏季的西太平洋暖池和前期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相关关系最好,第二模态则受热带印度洋前期冬季海温影响最大,这对高温预测具有指示意义。
雷杨娜龚道溢张自银郭栋何学兆
关键词:夏季高温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大气环流海温
我国南方冬季异常低温和异常降水事件分析被引量:63
2008年
统计分析1951年以来1月份以及1880年以来冬季,我国南方的异常低温与降水事件,结果表明1月异常低温(温度距平<-1σ)有12次,降水异常偏多(降水距平>+1σ)有10次,冷湿组合有3次(1969、1993、2008);冬季异常低温有29次,降水异常偏多有16次,冷湿组合有2次(1886/87、1904/05)。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合成方法分析异常低温与异常降水事件时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有利于南方低温的环流特征是: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大槽及东亚急流异常偏强。有利于降水偏多的环流特征是:东亚大槽偏弱;200hPa上中东急流异常偏强、东亚急流偏弱;东亚从对流层低层到中高层都有异常南风。当发生冷湿组合时,低温主要是受到西伯利亚冷高压异常偏强的影响,而降水主要受对流层850hPa至200hPa环流异常的作用。南方冬季水汽主要来自南支槽的西南气流和南海上空的转向气流,在降水偏多时有异常西南水汽输送距平。西伯利亚高压、欧亚遥相关型、西太平洋遥相关型、北极涛动4个环流因子能解释南方1月和冬季气温方差的47.2%和51.5%;而中东急流、东亚经向风、欧亚遥相关型则能共同解释南方1月和冬季降水方差的49.4%和48.4%。统计降水异常与ENSO的对应关系表明,当发生El Nio事件时南方冬季降水偏多的概率较大,当发生La Nia事件时,降水偏少的概率较大,而温度与ENSO没有明显的统计相关。
张自银龚道溢郭栋何学兆雷杨娜
关键词:雨雪大气环流水汽输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