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波
- 作品数:76 被引量:455H指数:14
- 供职机构: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虾池水环境因子与虾病爆发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2001~2002年在对瓦房店市和庄河市等虾池水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中,运用多元分析研究了水环境因子与对虾病害爆发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O3-N、COD、NO2-N、盐度、NH3-N和水温是显示对虾疾病爆发的关键因子。
- 王年斌韩家波周遵春马志强邓欢宛立薛克
- 关键词:虾池水环境因子虾病
- 中国大陆沿岸水域首次发现布氏鲸被引量:1
- 2011年
- 布氏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温水域。布氏鲸与鳀鲸因其外形极其相似,以往没有将其严格区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发现的主要是鳀鲸。2011年1月19日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一海滩搁浅1头雌性须鲸,媒体曾报道为长须鲸。我们根据其外形特征不同于长须鲸,其头骨顶部的鼻骨、前颌骨和上颌骨末端额鼻突形状不同于鳀鲸和长须鲸,而鉴定为布氏鲸,是中国大陆沿岸水域首次发现。该标本体长13.40 m,系成体,颅基长330 cm,脊椎式为C7+T 13+L 14+Ca 21=55。本文主要报道了布氏鲸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特征。
- 王丕烈韩家波孙玉忠侯和要马志强
- 辽东湾近岸养殖区赤潮的监测和有毒藻类的研究
- 周遵春薛克马志强王年斌韩家波闫喜武吕建发
- 对项目区的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及叶绿素a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监测,查清了主要的赤潮生物。夜光藻赤潮发生前都有一个浮游植物的峰值,只有当浮游植物的密度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夜光藻的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时,夜光藻赤潮才得以发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赤潮有毒藻类
- 斑海豹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研究采用LA-PCR扩增和引物步移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辽东湾斑海豹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并完成了基因组成和系统发生学分析。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基因组长为16 754bp,其基因构成与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基本一致,包括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个控制区。在其37个基因中,ND6、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UCN)、tRNAGlu、tRNAPro位于L链上,其余均位于H链上。对我国辽东湾、韩国和美国阿拉斯加斑海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三者线粒体基因组长度略有不同,差异主要体现在以重复片段形式存在的控制区序列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编码区中,3个目标群体的线粒体ND5基因核苷酸差异最为显著,共检测到了18个突变位点,造成4处氨基酸序列变异。斑海豹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的变异分析及海豹科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辽东湾和韩国斑海豹的序列同源性显著高于美国阿拉斯加斑海豹,说明辽东湾和韩国斑海豹很可能来自同一个种群。
- 高祥刚鹿志创田甲申韩家波赫崇波宋新然
- 关键词:斑海豹线粒体基因组系统进化
- 一株海洋柴油降解菌QPH-9及其固定化方法
- 本发明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海洋柴油的菌株QPH-9,开发了一种可有效固定该菌株的方法并初步检测了该固定化方法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所述可高效降解柴油的细菌为QPH-9,保藏编号为CGMCC?No.11550,筛选自经柴油处...
- 关晓燕董颖王摆杨爱馥陈仲王召会蒋经伟姜北孙红娟高杉姜冰苏鹤声韩家波
- 文献传递
- 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技术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间球海胆与光棘球海胆杂交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自然成熟中间球海胆及光棘球海胆个体并进行催产;分别取中间球海胆卵子及光棘球海胆精子;将中间球海胆卵子与光棘球海胆精子混合,光棘球海胆精子的数量为自交...
- 王丽梅韩家波许伟定周遵春王笑月董颖马志强木云雷
- 文献传递
- 庙岛群岛海域斑海豹的分布与保护被引量:18
- 2005年
- 庙岛群岛是斑海豹的重要栖息地,2002年和2004年对该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庙岛群岛的海洋环境条件比较适合斑海豹的生存;2002年和2004年3~5月,在庙岛群岛主要观察区域斑海豹的数量分别为72和87头,年变化不大。从时间分布来看:每年的3月初即发现斑海豹,3月下旬~4月初斑海豹数量最多,4月下旬开始有斑海豹陆续离开,5月中旬基本上完全离开。综合历史资料和调查结果对斑海豹在庙岛群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介绍。
- 范国坤韩家波黄继成马志强
- 关键词:斑海豹
- 辽东湾斑海豹(Phoca largha)线粒体D-loop区异质型研究初探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PCR技术和DNA克隆测序技术,随机测定了3头斑海豹mtDNA控制区(D-loop区)CSB-3上、下游1000 bp左右的序列,每头斑海豹任选14个克隆菌斑进行测序,结果所得序列均无重复,得到42个单倍型。结合GenBank已发表的斑海豹mtDNA控制区序列(Phoca largha,AM181031),通过ClustalX1.83、MEGA3.1和FastPCRv3.6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我国珍稀保护动物斑海豹个体内线粒体DNA(mtDNA)的控制区CSB-3之后存在异质型现象,且存在数目不等的串联重复序列。从分子水平进行了不同类型重复序列变化规律的研究,初探了mtDNA控制区异质型在斑海豹中的存在情况。
- 高祥刚孙凡越李云峰鹿志创韩家波赫崇波
- 关键词:斑海豹MTDNA控制区串联重复序列异质型
- 辽宁沿海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被引量:30
- 1994年
- 辽宁沿海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薛克,韩家波,庄人沁(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辽宁沿海,贝类,重金属辽宁沿海滩涂面积约200万亩,贝类资源非富,主要有文蛤、杂色蛤、四角蛤例等数十个品种,其中一些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
- 薛克韩家波庄人沁
- 关键词:贝类重金属污染重有色金属
- 豢养斑海豹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为研究斑海豹生长规律,达到科学饲养的目的,对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豢养斑海豹进行体检,获取动物性别、年龄、体质量和体长等信息;通过SPSS 13.0软件对动物的生长曲线、体长—体质量关系和雌雄间生长差异进行分析。试验共获得30头豢养斑海豹的体检数据,雌性11头,雄性19头。统计分析发现: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种模型回归的斑海豹最大体长、体质量依次为167、170、171cm和153、175、191kg;体质量—体长关系为m=44.02L0.258,r2=0.908;研究还发现体长—年龄、体质量—体长间的相关关系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反映斑海豹的生长规律,而体质量—年龄模型准确度较差。控制年龄的协方差分析未发现雌雄斑海豹生长规律间的差异(体长:P>0.05;体质量:P>0.05)。
- 张培君杨勇韩家波田甲申王丽梅鹿志创
- 关键词:斑海豹体质量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