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志福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五味子
  • 2篇资源浪费
  • 2篇保健品
  • 1篇大叶茜草素
  • 1篇多糖
  • 1篇悬浮培养细胞
  • 1篇三萜
  • 1篇三萜酸
  • 1篇三萜酸类
  • 1篇三萜酸类成分
  • 1篇色素
  • 1篇去氢土莫酸
  • 1篇紫色素
  • 1篇总酚
  • 1篇茜草
  • 1篇茯苓
  • 1篇氯胺
  • 1篇洛伐他丁
  • 1篇木脂素
  • 1篇抗氧化

机构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作者

  • 5篇胡高升
  • 5篇韩志福
  • 5篇贾景明
  • 2篇樊星
  • 2篇李娜
  • 1篇萧伟
  • 1篇毕宇安
  • 1篇张杨
  • 1篇王振东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洛伐他丁、氯胺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茜草悬浮培养细胞中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积累的作用(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使用茜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茜草中萘醌类成分生合成途径原料IPP的来源,以及茉莉酸甲酯、氯胺和洛伐他丁对蒽醌和萘醌的积累情况。方法:建立茜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茉莉酸甲酯、氯胺和洛伐他丁。每3天取样一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含量并计算出产量。结果:洛伐他丁处理组中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产量均有显著增加。氯胺处理组中紫色素和大叶茜草素产量明显下降。茉莉酸甲酯处理组中紫色素产量增加,同时大叶茜草素产量降低。结论:在茜草细胞中萘醌类成分的IPP可能是通过MEP途径合成的;要解释茉莉酸甲酯对蒽醌和萘醌积累的不同作用,基因表达水平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1,4-二羟基-2-萘甲酸异戊烯基化的基因表达研究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樊星胡高升李娜韩志福贾景明
关键词:茜草大叶茜草素紫色素洛伐他丁氯胺
一种五味子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五味子(<I>Schisandrachinensis</I>)不同有效部位的综合制备技术。本制备技术简单明确,可以避免常规提取方法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浪费,破坏有效成分,产品治疗保健目的不明确等现象。该综合技...
贾景明胡高升韩志福
不同产地五味子质量评价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测定辽宁省不同产地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粗多糖及总酚这3类化合物的含量,评价不同产地五味子质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采用Folin-Cicalteu's法、苯酚硫酸法、DPPH.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果实的总酚含量、粗多糖含量及自由基清除率。结果:五味子样品中3种木脂素总含量最高的采自辽阳市(21.75 mg/g);沈阳市沈北新区样品粗多糖含量最高(88.72 mg/g);总酚含量和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的是来源于本溪市关门山的样品,分别为104.24 mg/g和86.3%。线性关系表明,总酚含量与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关性高于总木脂素含量与自由基清除率的相关性。不同产地五味子的总酚含量和总木脂素含量分别与自由基清除率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3677X+46.97,R2=0.6869和Y=2.5916X+57.927,R2=0.1747。结论:辽宁省不同产地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总酚和粗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五味子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为总酚类化合物,而木脂素类化合物与自由基清除率无明显相关。
韩志福胡高升李娜樊星贾景明
关键词:五味子木脂素总酚粗多糖
一种五味子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不同有效部位的综合制备技术。本制备技术简单明确,可以避免常规提取方法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浪费,破坏有效成分,产品治疗保健目的不明确等现象。该综合技术可将五味子中...
贾景明胡高升韩志福
文献传递
茯苓发酵菌丝体中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积累动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考察茯苓发酵菌丝体中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动态积累变化。方法:建立茯苓菌的液体培养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茯苓发酵菌丝体中去氢土莫酸(DTA),3-表去氢土莫酸(eDTA)和猪苓酸C(PAC)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PLATI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80∶2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2 nm。结果:在培养后的第8天,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但是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DTA,eDTA,PAC)的含量在培养周期内呈持续上升趋势,第17天测得3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2%(DTA),0.4%(eDTA),1.0%(PAC),均显著高于栽培茯苓中对应成分[0.2%(DTA),0.12%(eDTA),0.16%(PAC)]。另外,3种成分含量比例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TA与eDTA和PAC的含量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8 7,0.971 7。该结果表明DTA为茯苓中三萜酸类成分生合成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结论:发酵培养17 d的茯苓菌丝体中DTA,eDTA,PAC含量之和为栽培茯苓中含量的5.55倍,说明在本发酵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生产茯苓中三萜酸类有效成分技术可行。
张杨胡高升韩志福萧伟王振东毕宇安贾景明
关键词:茯苓发酵去氢土莫酸RP-HPL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