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成卫

作品数:46 被引量:257H指数:9
供职机构: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6篇玉米
  • 9篇栽培
  • 8篇栽培技术
  • 8篇土壤
  • 8篇夏玉米
  • 8篇高产
  • 7篇生长发育
  • 6篇选育
  • 6篇杂交
  • 5篇性状
  • 5篇玉米生长
  • 5篇糯玉米
  • 5篇鲜食
  • 5篇防效
  • 4篇玉米杂交
  • 4篇杂交种
  • 4篇水稻土
  • 4篇小麦
  • 4篇红壤
  • 4篇红壤水稻土

机构

  • 40篇济宁市农业科...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山东金诺种业...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济南市历城区...

作者

  • 45篇韩成卫
  • 25篇孔晓民
  • 21篇吴秋平
  • 20篇宋春林
  • 20篇蒋飞
  • 18篇曾苏明
  • 4篇刘丽
  • 4篇孙泽强
  • 3篇付贵林
  • 3篇李忠佩
  • 3篇高园园
  • 3篇杨小华
  • 3篇车玉萍
  • 2篇杨光
  • 2篇吴静
  • 2篇刘保申
  • 2篇张龙平
  • 2篇王学君
  • 2篇刘盛林
  • 1篇张春庆

传媒

  • 10篇山东农业科学
  • 5篇中国种业
  • 5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7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杂交种宁研518的选育被引量:6
2018年
宁研518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山东金诺种业有限公司在2010年以自选系J16作母本、JN0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于201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易制种、适应机械化作业等特点,适宜于山东省夏玉米区种植。对该品种的选育思路、技术路线、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在多年高产创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宁研518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的组装集成。
韩成卫蒋飞宋春林曾苏明吴秋平孔晓民张晨刘怀胜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夏玉米单粒精密播种机筛选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夏玉米免耕播种质量,选择本区域内1种代表性玉米单粒精密播种机(农哈哈2BYSF-3勺轮式精量玉米播种机)和1种代表性玉米穴播精量播种机(农哈哈2BYQF-3气吸式精密播种机)进行夏玉米铁茬免耕播种试验。结果表明,2BYSF-3勺轮式精量玉米播种机在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等主要性能指标上均符合单粒精播的农艺要求,较2BCYF-3仓转式精位穴播机播种量减少1.4 kg/亩,间苗费降低25元/亩,玉米增产11.9%。
宋春林韩成卫孔晓民曾苏明
关键词:玉米单粒精播播种机
鲁西南褐土土壤容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原状土壤不打破犁底层为对照(CK),设置土壤容重1.2、1.3、1.4、1.5、1.6g/cm^3共5个水平处理,研究山东省褐土不同土壤容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加,冬小麦株高、植株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容重1.4g/cm^3时达到最高值,增至1.5g/cm^3和1.6g/cm^3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且容重越大降幅越显著。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1.6g/cm^3处理的株高、植株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籽粒养分吸收量分别降低11.55%、13.61%、37.86%和39.46%。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穗粒数变化所致,容重1.5、1.6g/cm^3处理的穗粒数比对照分别下降27.37%和36.79%。原状土结构紧实,下层土壤容重过大严重制约冬小麦产量提高,与CK相比,容重1.2、1.3、1.4g/cm^3处理分别增产12.85%、21.49%、31.01%。通过深松等耕作技术打破犁底层,降低20~40cm深层土壤容重,促进植株生长和后期干物质积累,是冬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孙泽强韩成卫孔晓民杨光刘盛林石宁王学君
关键词:褐土土壤容重冬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吸收
深松深度对鲁西南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鲁西南地区长期单一旋耕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严重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索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紧实度、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鲁西南地区土壤耕作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015—2017年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旋耕、秋深松30 cm+旋耕、秋深松35 cm+旋耕、秋深松40 cm+旋耕4个耕作处理,研究深松深度对土壤水分、紧实度、土壤养分等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作对土壤含水量、紧实度、养分、作物产量均有影响。与旋耕相比,深松增加0~40 cm土层土壤中水分含量,降低4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降低土壤紧实度,且深松深度越大,土壤紧实度越小。深松改变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均有增产效果,且深松深度越大,作物产量越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南地区深松40 cm最佳。
刘国利崔双双孙泽强杨光孔晓民韩成卫刘盛林石宁王学君
关键词:土壤养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冬小麦田NO排放通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用静态箱法对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表施、深施)和不同施用量下的土壤NO排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肥料在土壤中的位置对NO排放通量的影响非常显著。表施处理明显促进NO的排放,表施处理平均比深施处理NO排放量高2.2倍。高肥处理总的NO排放量也明显高于低肥处理。由此可知肥料深施和减少用量都能显著降低NO排放量。
刘丽尹斌韩成卫
关键词:冬小麦施肥方式
溶解性有机质在红壤水稻土碳氮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8
2006年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活跃的C、N库,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在水田土壤C、N转化过程中究竟起多大作用仍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观测了DOM和红壤水稻土C、N矿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去除DOM显著降低了培养期间土壤有机质的累计矿化量。其中土壤有机碳的累计矿化量下降了11.4%~20.8%(平均15.4%),且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培养前期;土壤有机氮的累计矿化量下降了16.4~22.9%(平均19.2%)。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虽然DOM只占土壤有机质的很少一部分,但在红壤水稻土C、N矿化中起重要作用。
韩成卫李忠佩刘丽车玉萍
关键词:红壤水稻土溶解性有机质
不同营养元素对玉米茎腐病的调控效果被引量:7
2016年
选择6种不同类型肥料,研究其对玉米生长以及玉米茎腐病发生的影响,探讨通过调节矿质营养防治玉米茎腐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钾肥可明显提高玉米抗茎腐病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氯化钾300 kg/hm2的防效最好,为52.20%;其次为磷酸二氢钾4.5 kg/hm2处理,防效为50.60%。施用硫酸锌和有机肥也有一定的效果,防效分别为39.36%和34.54%,而高氮复合肥和尿素的防效较差。不同肥料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不同效应,产量效应大小依次为磷酸二氢钾(4.5 kg/hm2)>氯化钾(300、225 kg/hm2)>高氮复合肥(600 kg/hm2)>有机肥(45 000 kg/hm2)>硫酸锌(30 kg/hm2)>尿素(750 kg/hm2)>不施肥处理(CK)。与CK相比,各处理分别增产18.9%、16.1%、14.9%、11.3%、8.5%、8.4%和6.7%。增施钾肥和有机肥,补充锌肥,可有效改善玉米植株性状,增强抗逆性,减少茎腐病的发生,提高植株结实性,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孔晓民韩成卫宋春林蒋飞曾苏明吴秋平
关键词:营养元素玉米茎腐病田间试验
不同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筛选对玉米安全、成本低、除草效果好的除草剂,选用45%百·禾可湿性粉剂、75%百农思水分散粒剂、90%乙草胺乳油3种药剂,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对夏玉米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45%百·禾可湿性粉剂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多种杂草,杂草防除效果达90%以上,安全性高,药效可持续40 d左右,杀虫谱和药效明显好于乙草胺对照药剂。
孔晓民曾苏明韩成卫刘丽
关键词:除草剂玉米杂草防效
玉米间作密度对黄精、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在玉米-黄精间作模式下,探索玉米不同的间作密度对多花黄精和玉米在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方面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玉米不同间作密度处理和多花黄精纯作处理。结果表明,667 m^(2)间作玉米5000株处理,玉米的产量最高,为911.6 kg,同时多花黄精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表现较好,均优于其他3个处理;此时的间作环境比较适宜多花黄精和玉米的生长,可以较好的发挥2种作物间的互补效应。
任丽华高秋美米真如韩成卫孟庆峰蒋飞
关键词:玉米间作播种密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4%烟嘧磺隆减量对玉米田杂草防效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评价4%烟嘧磺隆悬浮剂减量施用在玉米田杂草防治上的可行性。[方法]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研究1 500 m L/hm^24%烟嘧磺隆、750 m L/hm^24%烟嘧磺隆、750 m L/hm^24%烟嘧磺隆+增效剂A(99%甲酯化大豆油)、750 m L/hm^24%烟嘧磺隆+增效剂B(Silwet 408)4个除草剂减量施用对玉米田杂草防效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添加增效剂能明显提高烟嘧磺隆除草剂的防效,较正常剂量或减量50%单施烟嘧磺隆处理药效提高了9.6%~27.0%,且施药后28 d药效降幅也最小,增效剂Silwet 408对玉米的安全性明显优于99%甲酯化大豆油,且防效好,玉米产量较不除草对照提高了16.6%。[结论]试验结果为玉米田杂草治理和化学除草剂减量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春林吴秋平韩成卫
关键词:玉米田烟嘧磺隆杂草防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