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建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8篇显微手术
  • 5篇动脉瘤
  • 4篇手术治疗
  • 3篇动脉
  • 3篇入路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 3篇外科
  • 3篇网膜
  • 3篇下腔出血
  • 3篇疗效
  • 3篇膜下
  • 3篇出血
  • 3篇大脑
  • 2篇大型听神经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痉挛

机构

  • 8篇泰州市人民医...
  • 4篇苏州大学
  • 4篇南通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作者

  • 14篇顾建军
  • 7篇鲁峻
  • 6篇高广忠
  • 4篇崔岗
  • 4篇张勤
  • 4篇周岱
  • 4篇周幽心
  • 4篇虞正权
  • 4篇李向东
  • 4篇王中
  • 4篇张世明
  • 3篇刘小星
  • 3篇蒋霖
  • 3篇张勤
  • 2篇殷荣建
  • 2篇刘小星
  • 2篇尹春
  • 1篇蒋云召
  • 1篇王小林
  • 1篇陆华

传媒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P1P2段大脑后动脉瘤4例
2010年
目的回顾分析4例P1P2段大脑后动脉瘤手术,探讨P1P2段大脑后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4例均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Ⅰ-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行头颅MRA检查,后进一步DSA检查明确。手术采用翼点入路。结果 4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动脉瘤消失,无脑缺血表现。1例有动眼神经麻痹。随访2~12个月,恢复良好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P1P2段大脑后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顾建军高广忠张勤鲁峻蒋霖刘小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显微手术夹闭
缺氧复氧性损伤对培养海马细胞ICAM-1表达影响及银信达莫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性损伤对培养海马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影响及银信达莫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设正常条件培养组、单纯缺氧复氧组(HR)、缺氧复氧+银信达莫组,于缺氧1h后复氧6h,测定海马细胞ICAM-1表达水平及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水平。结果海马细胞缺氧复氧刺激时,ICAM-1蛋白质表达[、Ca2+]i和MDA均有显著增加,而SOD、GSH、NOS明显下降;银信达莫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性海马细胞ICAM-1的表达和MDA[、Ca2+]i超载增高的程度以及SOD、GSH、NOS下降程度。结论海马细胞缺氧复氧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ICAM-1引起细胞损伤,但钙超载、氧自由基和NOS系统也共同参与了缺氧复氧性损伤。银信达莫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上述各系统而达到减轻缺氧复氧性损伤。
顾建军高广忠鲁峻张勤蒋霖刘小星王小林殷荣建尹春
关键词:海马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经枕下旁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16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14例为破裂动脉瘤;2例为未破裂动脉瘤,表现为后颅窝占位。入院时患者Hunt-Hess分级:0级2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头颅CT表现为天幕下为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第四脑室出血,脑血管造影提示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均采用枕下旁正中入路进行手术。14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行孤立术。结果 3例术后出现切口一过性脑脊液漏;2例轻度后组颅神经受损,3个月后完全恢复。随访3个月至2年,2例孤立术患者术后偏瘫、后组颅神经麻痹和长期昏迷;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熟悉小脑后下动脉瘤区域的解剖关系,术中对后组颅神经和小脑后下动脉的有效保护,可明显提高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顾建军张世明王中周幽心虞正权李向东崔岗周岱
关键词: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疗效
己酮可可碱对内毒素诱导大鼠心肌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TX)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从而评价PTX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100ng/m1LPS刺激心肌细胞O、2、4、6、8h...
顾建军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内毒素心肌细胞
文献传递
43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43例颅内动脉瘤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42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Ⅰ级9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2例。3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8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4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手术采用Yasargil入路或颞下、枕下入路。结果43例均成功夹闭动脉瘤。出现血管痉挛、脑梗死致偏瘫、失语3例,有精神症状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36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HuntⅢ级以内者手术效果较为显著,Ⅳ级以上者术后致残率明显增高。
鲁峻顾建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桥小脑角大型表皮样囊肿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大型表皮样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桥小脑角大型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的特征性表现,分析其显微技巧、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1例。6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3至6个月后完全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术前详细研究MRI影像、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有助手术全切肿瘤及有效地保护桥小脑角周围的重要结构及神经功能。
顾建军张世明王中周幽心虞正权李向东崔岗周岱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桥小脑角显微手术
有限渐次减压术在防范脑肿胀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有限渐次减压术在治疗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PACHS)中防范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效果。方法:采用有限渐次减压术治疗PACHS 28例为观察组和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2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DTICH发生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无DTICH发生10例(43.5%),DTICH量大且需手术清除血肿5例(21.7%);观察组无DTICH发生14例(50.0%),DTICH量大且需手术清除血肿3例(10.7%);2组术后DT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再次手术清除DTICH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渐次减压术在治疗PACHS中具有明显降低DTICH发生和改善预后的效果。
王小林陆华蒋云召高广忠张勤刘小星顾建军
关键词:急性大脑半球肿胀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
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计弥漫性轴突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s enolase,NSE)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DAI诊断标准的脑外伤患者46例,对照组为同期受伤20例单纯头皮挫裂伤,无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残残)为预后不良组18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组28例;于损后1h,3h,6h,12h,24h和48h采血检测血清中S100B和NSE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I组S100B蛋白在伤后1h就明显增高(P<0.01),并持续升高至伤后6h,但预后良好组12~24h有所下降(P>0.05),48h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S100B蛋白持续不下降。而NSE于伤后3h开始升高(P<0.05),6h达高峰(P<0.01),预后良好组12h下降(P<0.01),24h降至正常;预后不良组NSE持续不下降。结论:DA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明显升高,联合监测血清S100B和NSE蛋白含量的变化不但能准确地反映出脑损害和程度而且可以判断DAI的预后。
顾建军鲁峻高广忠张勤蒋霖
关键词:弥漫性轴突损伤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3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31例大型听神经瘤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74.19%),次全切除8例(25.81%)。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77.42%),术后2周功能保留2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6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较好方法,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张勤顾建军高广忠鲁峻
关键词: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面听神经保留技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及术中保留面听神经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31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4 cm)均经CT和MRI扫描诊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5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6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例。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对脑组织结构的创伤小,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有效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
鲁峻顾建军
关键词: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