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亚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69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12篇政治法律
  • 7篇历史地理
  • 2篇军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地缘
  • 6篇城市
  • 5篇地理
  • 4篇地缘战略
  • 4篇地缘政治
  • 4篇空港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一带一路
  • 2篇地理学
  • 2篇因果
  • 2篇因果关系
  • 2篇因果关系检验
  • 2篇思政
  • 2篇欧亚
  • 2篇欧亚大陆
  • 2篇资本
  • 2篇理学
  • 2篇民族
  • 2篇金融

机构

  • 34篇上海师范大学
  • 28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44篇马亚华
  • 16篇杜德斌
  • 5篇杨凡
  • 4篇刘承良
  • 3篇段德忠
  • 3篇杨文龙
  • 2篇郝亮
  • 2篇刘光卫
  • 2篇范斐
  • 2篇杨文龙
  • 1篇刘江会
  • 1篇孙佳
  • 1篇恽才兴
  • 1篇王军玮
  • 1篇冯春萍

传媒

  • 12篇世界地理研究
  • 5篇地理研究
  • 3篇地理学报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上海综合经济
  • 1篇国际观察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人文地理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热带地理
  • 1篇航空工业经济...
  • 1篇日本学刊
  • 1篇亚太经济
  • 1篇港口经济
  • 1篇时代金融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6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全球治理模式的新探索被引量:32
2017年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行动,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基于自身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的解决方案。分析基于民族国家的全球治理出现失灵的内在逻辑,归纳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具有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文化、发展和地理等基础性优势,以及作为全球治理新方案的"一带一路"与传统模式的区别。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是基于中国理念和情怀的全球治理新实践,是中国主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探索,其"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指导理念上,"一带一路"倡导国家平等协商,主张摈弃实力定义一切的西方政治哲学;在道路实践上,"一带一路"坚持从排他封闭走向包容开放,强调各国间的合作共赢;在价值目标上,"一带一路"倡导从国家主义转向世界主义,强调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杜德斌马亚华
关键词:一带一路全球治理
空间交易成本与城市的形成--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的城市
连续竞争均衡的假设使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城市的形成.在不完全市场中,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与交易成本增加之间存在两难冲突,组织用行政指令替代讨价还价机制,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分工演进和经济增长.空间阻滞效应导致的空间分异,...
马亚华杨凡
关键词:聚集经济
文献传递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9
2015年
地缘政治学脱胎于政治地理学,这种血缘关系决定了地理学在中国地缘政治研究和国家地缘战略的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基于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原理,运用地理学空间思维和现代组织行为学等理论,探讨了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修正地缘战略和树立地缘目标的重要性,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地缘大思维,而地理学尤其是世界地理学,应首当其冲担当重任。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地理学的地缘政治学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精彩纷呈,并在重大领域有所突破。但其发展依然存在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学科定位不清晰、优秀成果不足、过度依附西方思维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
杜德斌段德忠刘承良马亚华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地缘战略中国地理学
东亚金融危机的再诠释
2000年
本文试图在新制度学的理论框架内,从经济制度、政府行为、文化制度三个方面分析 东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指出东亚制度变迁的复杂性。
马亚华刘光卫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危机
空港与城市经济:增长、重构与可持续性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从经济增长、经济空间结构以及可持续性发展三方面对空港在城市中的影响、演变、意义和未来发展进行简单的理论阐述。
马亚华杨凡
关键词:空港城市
上海外贸出口市场结构浅析
2002年
王军玮马亚华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贸易贸易结构
维吾尔族身份认同问题探究
2012年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新疆一直是我国民族问题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在党的民族政策长期教化之下,当前维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已经很高,但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相比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鉴于维族在新疆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维族身份认同将是未来新疆民族整合工作的关键。
马亚华
关键词:维吾尔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论中日“囚徒困境”的存在及逃逸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囚徒困境”状态。“囚徒困境”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而且其“溢出效应”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都追求区域战略利益,双边博弈属于暂时对称性博弈。随着中国和平发展的持续进行,中日博弈终将从对称性博弈转变为非对称性博弈,中日“囚徒困境”最终将烟消云散。因此,中日关系的根本好转必将是一个“自然过程”。现在中国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足够的耐心,等待着让时间解决这个矛盾。
马亚华
关键词:中日关系囚徒困境
中国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地区差异根源探究——基于城市形象信号功能的视角
2017年
资本市场空间本质上是异质的,除企业自身因素、行业因素和一般市场因素外,企业股权融资成本还受区域背景因素的影响。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条件下,城市组织可利用自身声誉进行信息生产放大企业的市场信号,把更多私人信息转变为公共信息,从而抑制逆向选择,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城市声誉水平的不同造成了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区域差异。该文以利用2010-2011年我国52个样本城市的544家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分层回归法,验证了作为区域背景因素之一的城市形象与反映资本市场效率的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发现城市形象能在1%的水平上解释IPO抑价方差的3.7%。这一结论对企业微观区位决策和政府制定基于软资源的城市经营策略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马亚华史笑梦
关键词:城市形象融资成本信息不对称IPO抑价
美国工业化阶段的历史评估被引量:17
2010年
工业化是通向现代化社会的基本途径。美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曾拥有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最为规范的工业化路径,其工业化经验对同为大国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依据发展经济学结构学派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主要采用部门结构和人均收入的动态指标,对美国工业化过程的起讫时间进行了界定,然后将该过程划分为轻工业化、重工业化和技术集约化三个基本阶段,并根据产业重心不同将重工业化阶段分解为前后两个半段,并给出了每一阶段的具体时间范围。这种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工业化的全貌,并展现出美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轨迹。
马亚华
关键词:产业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