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释放激素
  • 3篇静脉
  • 3篇激素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素
  • 3篇促甲状腺素
  • 3篇促甲状腺素释...
  • 2篇休克
  • 2篇食管
  • 2篇曲张
  • 2篇胃底
  • 2篇疗法
  • 2篇脑脊液
  • 2篇内啡肽
  • 2篇静脉曲张
  • 1篇胆囊
  • 1篇胆囊次全切除...
  • 1篇胆囊切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机构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马妙发
  • 10篇王元和
  • 8篇胡志前
  • 7篇徐学俊
  • 5篇王为民
  • 3篇周松
  • 2篇傅宏
  • 2篇李华宝
  • 2篇吴德敬
  • 2篇陈腾
  • 1篇高瀚
  • 1篇吕随峰
  • 1篇吴剑英
  • 1篇宫钦志
  • 1篇徐冠南
  • 1篇张鸿祺
  • 1篇王岚
  • 1篇付宏
  • 1篇朱诚
  • 1篇王毅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局解手术...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年份

  • 1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清PLA_(2)活性和LPO含量的影响
1993年
通过观察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II)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清磷脂酶 A_2(PLA_2)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影响,探讨 TRH 抗休克的可能机理。结果显示:治疗后1、2、4小时血清 PLA_2活性,对照组和 TRH 治疗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 P<0.001):血清 LPO 含量在治疗后4小时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推测 TRH 抑制 PLA_2活性和减轻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抗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机理之一。
胡志前王元和徐学俊马妙发宫钦志
关键词: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失血性休克脂质过氧化物
胰头癌伴阻黄病人 sIL-2R 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测定了17例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术前其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手术后1周即有下降,3周时明显下降但仍较正常人高,且其浓度与直接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提示恶性肿瘤本身及梗阻性黄疸皆可引起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升高,当通过各种方式减黄后,其水平逐渐降低,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
李华宝胡志前马妙发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胰头癌SIL-2R
胰腺癌的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被引量:4
1998年
对20例不可切除胰腺癌病人进行了区域动脉灌注化疗,采用经胃网膜右动脉置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胰十二指肠上动脉DDS泵植入术。经泵注入5—Fu 500mg、丝裂霉素C 8mg、卡铂100mg,每2周1次。29例中6例呈部分反应,占20.1%,15例呈稳定期,占51.7%,8例呈进展期,占28.2%,平均生存期9个月。结论,我们认为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具有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的疗效。
李华宝马妙发王为民胡志前王元和
关键词:胰腺癌区域化疗
经腹管状吻合器食管横断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被引量:2
1997年
1991年10月~1995年8月间,用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2例。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40例。近期无肝性脑病及再出血发生。远期随访,肝、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再出血率4.78%。认为经腹联合断流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完全性断流术。
王为民傅宏马妙发徐学俊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1995年
胆囊次全切除术的应用体会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200003)胡志前,吴德敬,马妙发,王元和,王毅近年来,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者明显增多,与此有关的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也见增加。如何减少这些并发症,人们作了许多有益的探...
胡志前吴德敬马妙发王元和王毅
关键词:胆囊切除外科手术切除术
结肠创伤性腹内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创伤与感染尤其是肠源性感染关系密切。本实验采用大鼠盲肠穿孔模型,胃管导入大肠杆菌,进行血浆内毒素测定;~3H标记菌示踪及组织形态学光、电镜等观察。结果表明:肠穿孔后腹内感染是明确存在的,并由此继发了广泛性肠道屏障损害致肠腔内菌群和内毒素的全身性播散及多脏器的损害,其程度与肠穿孔大小及病程呈一致性相关,这不但是结肠源性腹内及全身感染发生和发展的共同发病途径,也是脓毒败血症、顽固性休克以及MSOF的主要潜在根源。充分认识这一病理征象,对指导本症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王来根王元和徐宪虎高瀚王岚朱诚张鸿祺孔宪涛马妙发王炳森陈学云胡志前
关键词:肠源性感染肠粘膜屏障结肠损伤
rt-PA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应用效果,摸索其治疗规律。方法:对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经患肢静脉给予rtPA总量50~100mg,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血管多普勒彩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患者症状、体征均获缓解,DSA或血管多普勒彩超示血栓形成相关血管再通。结论:rtP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王为民傅宏周松马妙发王元和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疗法RT-PA
三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1996年
三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吴剑英,王孟龙,吕随峰,马妙发,徐冠南,王元和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免疫排斥、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等课题的基础。目前能将其作为研究手段的单位不多[1].自从Kamada[2]、Miyata[3]等用袖套法进行血管吻合成功...
吴剑英王孟龙吕随峰马妙发徐冠南王元和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三袖套法
TRH对失血性休克狗脑脊液和血浆ir-β-EP含量的影响
1994年
采用狗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同时动态测定了休克及应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后,狗脑脊液(CSF)和血浆的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失血性休克时CSF和血浆ir-β-EP含量明显升高,与休克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血循环中的β-EP共同参与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静脉滴注TRH后,CSF和血浆中的ir-β-EP均降到休克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TRH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释放β-EP,可能是TRH拮抗失血性休克的机理之一。
胡志前王元和陈腾徐学俊马妙发
关键词: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脑脊液内啡肽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犬肠缺血性休克脑脊液和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被引量:3
1995年
采用犬肠缺血性休克模型,同时观察脑脊液(CSF)和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变化及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其影响,结果发现:CSF和血浆ir-β-EP随休克加重呈进行性升高,两者共同参与休克的发生发展。但两者升高无相关关系,可能来源不同。应用TRH可明显抑制CSF和血浆中ir-β-EP的升高,推测是由于TRH抑制了下丘脑释放β-EP入CSF和垂体释放β-EP入血循环。
胡志前王元和吴德敬徐学俊陈腾马妙发
关键词:内啡肽脑脊液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