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慎思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锂离子电池Li_2Fe_(1-x)V_xSi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液相预处理和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Li2Fe1-xVxSiO4/C(x=0,0.1,0.3,0.5)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RD、SEM、EDX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钒掺杂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正交晶系,属P21mn空间群,钒掺杂量x=0.1时样品晶格常数发生明显变化,晶胞呈c轴方向拉长的立方体,导致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下降;所有样品均为纳米至亚微米尺寸颗粒,且随钒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但x=0.5时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常温和0.2C倍率下初始放电容量为124.3mAh/g,循环10次后容量无衰减,可逆放电容量仍高达126.2mAh/g,显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应用前景。
- 马慎思张峥石岛无双刘兴泉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聚阴离子型正硅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综述了各种聚阴离子型正硅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该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其相变机制与可能的锂离子通道,并与其他聚阴离子体系材料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该类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改善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措施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 张峥刘兴泉马慎思赵红远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烧结温度对共沉淀法合成LiNi_(0.8)Co_(0.2)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2012年
-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前驱体Ni0.8Co0.2(OH)2,然后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通过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恒流充放电测试等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所制备材料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卧式管式炉中空气气氛下进行两段控温烧结:第一段烧结温度为700℃,第二段烧结温度为750℃时,合成的LiNi0.8Co0.2O2具有良好的六方晶系α-NaFeO2层状结构;在0.5C充放电倍率下和2.7-4.3 V电压范围内,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3.0 mAh/g,2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8.5%。
- 陈凯刘兴泉马慎思寇丹张峥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共沉淀法烧结温度电化学性能
- 自制Li2SiO3为原料固相法合成锂离子正极材料Li2FeSiO4/C
- 【引言】2005年,Anton Nyte’n等首次利用固相法合成了Li2FeSiO4正极材料。该材料释放一个锂离子时理论容量为166mAh/g,放电平台2.8V左右。Li2FeSiO4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无毒无污染、...
- 马慎思张峥刘兴泉
- 碳热还原法合成Li2FeSiO4/C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如LiFePO4)因具有廉价、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而硅酸盐正极材料(通式为Li2MSiO4,其中M为金属)相对于磷酸盐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每个晶格允许可逆脱嵌...
- 张峥马慎思刘兴泉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sub>2</sub>FeSiO<sub>4</sub>/C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 新型聚阴离子型化合物Li<sub>2</sub>FeSiO<sub>4</sub>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合成成本低,比容量高,安全可靠,循环性能好,因此被认为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但由于Li<...
- 马慎思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掺杂改性
- 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硅酸亚铁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介绍了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结构与充放电机理;综述了Li2FeSiO4的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法、微波法、熔融盐法、喷雾热解法和水热(溶剂热)法等,并比较了优缺点;探讨了改善该类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途径(碳包覆和离子掺杂等);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张峥马慎思寇丹刘兴泉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硅酸亚铁锂的研究进展
- 介绍了硅酸亚铁锂(Li2FeSiO4)的结构与充放电机理;综述了Li2FeSi04的合成方法,如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自蔓延燃烧法、微波法、熔融盐法、喷雾热解法和水热(溶剂热)法等,并比较了优缺点;探讨了改...
- 张峥马慎思寇丹刘兴泉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LiNi_(0.8)Co_(0.2)O_2正极材料的空气气氛烧结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 2013年
- 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通常需要在纯氧气气氛下进行烧结。本工作以硫酸镍、硫酸钴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高密度Ni0.8Co0.2(OH)2前驱体,再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空气中烧结制备了锂离子电池LiNi0.8Co0.2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ECT)、循环伏安(CV)与比表面积(BET)测试等方法对目标样品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烧结条件对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锂/(钴+镍)摩尔比为1.13∶1时,在管式炉中和空气气氛下于第一段烧结温度700℃保温9 h,于第二段烧结温度750℃保温12 h,合成的材料比表面积适中(0.78 m2/g),具有规则的六边形α-NaFeO2层状结构,晶粒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5 C充放电倍率下和2.7~4.3 V电压范围内,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3.0 mA·h/g,循环2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150.7 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98.5%,显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可用做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 陈凯刘兴泉马慎思寇丹张峥
- 关键词: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共沉淀法固相合成电化学性能
- 不同碳源对碳热还原法合成Li_2FeSiO_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以Li2CO3为锂源、Fe2O3为铁源、Si(OCH2CH3)4为硅源、羟乙基纤维素和蔗糖分别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2FeSiO4/C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考察了羟乙基纤维素和蔗糖分别作为碳源对合成的Li2FeSiO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600℃、烧结时间为10 h时,由羟乙基纤维素作为碳源制备的Li2FeSiO4/C样品在1.5~4.7 V、0.2C和20℃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3.6 mAh/g,2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02.3 mAh/g。较之蔗糖碳源样品,颗粒更小、分布更均匀,其电荷转移阻抗减小了80%、锂离子扩散系数增加了20%。
- 张峥刘兴泉马慎思寇丹陈凯
- 关键词:LI2FESIO4碳热还原法碳源放电比容量交流阻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