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 作品数:26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抑制鼻内镜手术后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抑制鼻内镜手术后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66例ASAI—II级择期行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患者分为3组:瑞芬太尼0.075μg·(kg·min)。(R1组,n=22)、瑞芬太尼0.05μg·(kg·min)。(R2组,n=22)与空白对照组(C组,n=22)。手术结束时,R1组和R2组停用丙泊酚,R1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1,R2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0.075μg·(kg·min)。至拔出气管插管后5min,C组手术结束时同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3组停药前(TO)、拔管前(T1)、拔管后1min(T2)、3rain(T3)、5min(T4)时刻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同时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拔管前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瑞芬太尼组,3组患者苏醒时间R1组(9.8±2.6)min,R2组(8.9±2.3)min,C组(6.7±1.8)min,空白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术后以0.05~0.75μg·(kg·min)。速度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减轻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患者可清醒耐受气管插管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控的麻醉方法。
- 曹池张永海马玲马汉祥
- 关键词:瑞芬太尼气管拔管鼻中隔手术内镜手术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鼻窦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FESS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生理盐水组(C组)、右美托咪定0.3μg/(kg·h)组(D1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h)组(D2组)、右美托咪定0.7μg/(kg·h)组(D3组)。D1、D2、D3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成4μg/m L,10 min完成),术中给予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分别为0.3μg/(kg·h)、0.5μg/(kg·h)及0.7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0 min,C组以同样方式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1 min(T1)、手术开始(T2)、拔管前(T3)、拔管后10 min(T4)各时点的HR、MAP。检测术中T0、T1、T4时点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R)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呼叫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发生心动过缓、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镇静-躁动S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1)与T0比较,T1、T2时C组HR、MAP明显升高(P<0.05)。D1、D2、D3组HR、MAP明显低于C组(P<0.05)。T4时C组HR、MAP较T0时明显升高(P<0.05),D1、D2、D3组均低于C组(P<0.05),D3组HR低于D1、D2组(P<0.05)。(2)T1、T4时,C组COR、ADR较T0时明显升高(P<0.05),且D1、D2和D3组COR、ADR低于C组(P<0.05),T4时点,C和D1组COR浓度高于D2组和D3组(P<0.05)。(3)D1、D2、D3组患者呼叫睁眼、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点,C组SAS评分明显高于D1、D2、D3组(P<0.05)。D1、D2、D3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FESS,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能降低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提高麻醉苏醒质量,0.5μg/(kg·h)右美托咪定是FESS患者较合适的临床应用剂量。
- 汤翠翠崔香马玲马汉祥
- 关键词: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应激反应苏醒质量
- 荷包牡丹碱和NMDA对大鼠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荷包牡丹碱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大鼠丙泊酚镇静剂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0.5%布比卡因组(B组)、荷包牡丹碱组+0.5%布比卡因(Bic组)、NMDA+0.5%布比卡因组(NMDA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NS组和B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20μL生理盐水和0.5%布比卡因;Bic组和NMDA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10μL有效剂量荷包牡丹碱和NMDA,15min后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20μL;5组大鼠均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0min行尾静脉注射丙泊酚,比较组间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时间。结果 B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6.72±0.77)mg·kg-1明显少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P<0.01);Bic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9.25±1.03)mg·kg-1明显少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P<0.01),但是明显多于B组(6.72±0.77)mg·kg-1(P<0.01);NMDA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17.02±1.25)mg·kg-1明显多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以及B组(6.72±0.77)mg·kg-1(P<0.01);而C组和NS组的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减少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产生的镇静作用可能与脊髓内的GABAA受体有关,而与NMDA受体无明显关系。
- 梁欢张永海陈桂英马玲马汉祥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荷包牡丹碱N-甲基-D-天冬氨酸丙泊酚
- 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状况再探被引量:10
- 2018年
- 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对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能力成为关键问题。本文选取2016年宁夏医科大学参加《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课程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与2015年同期课程的差异、学习前后科研能力的改变及对授课老师的评价,探讨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这一科研素养。
- 翟惠虹马玲夏玲玲王志忠姜敏胡蓉
-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影响因素
- 个案管理模式下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人体成分变化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下代谢综合征患者行减重代谢手术前后的人体成分变化。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胃肠外科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住院行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采用科室自行制定的个案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术后照护与随访,并对其手术前后的人体成分进行检测,观察患者不同时期部分人体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66例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经2个月术后体系化的个案管理后,将手术前与手术后的人体成分相比,患者的骨骼肌肉量和肌肉含量降低,部分营养物质在合理范围内有所减少,颈围、胸围、腹围、臀围变小,躯干、双下肢浮肿指数均降低(P均<0.05),患者左、右上肢的浮肿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将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减重代谢术后患者的照护,有助于促进肥胖患者身体围度减小、浮肿指数降低。
- 买红娟孔维娟张盛军朱燕马玲
- 关键词:个案管理
- 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清VEGF-C和PGE2的影响
-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前列腺素E2(PGE2)术前术后的变化,评价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镇痛(SA组)与全麻-病人自控静脉镇痛(GA组)对VEGF-C和PGE2的影响.
...
- 张永海马玲杨凡雷庆红马启明马汉祥
- 关键词:子宫肌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蛛网膜下腔阻滞自控静脉镇痛
- 文献传递
- 不同年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患者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及Narcotrend指数(NI)变化,探讨意识消失时年龄与丙泊酚用量和NI的相关性。方法 3~70岁择期手术患者140例,按年龄分为7组,3~10岁组(G1组)、11~20岁组(G2组)、21~30岁组(G3组)、31~40岁组(G4组)、41~50岁组(G5组)、51~60岁组(G6组)及61~70岁组(G7组),每组纳入BMI在正常范围内的男女患者各10例。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20mg·kg^-1·h^-1至患者意识消失时停药,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及用药前后MAP、HR、NI的变化。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时G1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G2~G7组(P〈0.01),G2~G4组明显高于G6、G7组(P〈0.05)。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66,P〈0.001)。意识消失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与输注丙泊酚前比较,七组患者意识消失时MAP和NI均明显降低(P〈0.05)。G1组NI明显高于G2~G6组(P〈0.05)。年龄与NI无明显相关性(r=-0.082,P=0.289)。结论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不同年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NI不同,年幼患者丙泊酚用量和NI高于其他年龄患者。
- 马玲陈桂英杨凡张永海马汉祥
- 关键词:丙泊酚年龄NARCOTREND
- 宁夏某三级医院伤口造口联络员失禁性皮炎知信行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伤口造口联络员失禁性皮炎知信行现状,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医院130名伤口造口联络员进行调查,了解其失禁性皮炎知信行现状。结果伤口造口联络员失禁性皮炎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分别为(28.40±4.58)分、(25.44±3.67)分、(16.99±3.5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是影响其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联络员的态度维度有显著影响。结论伤口造口联络员失禁性皮炎知信行得分处于较低水平,需要针对性制订失禁性皮炎的相关培训计划及内容,提高其专业水平,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
- 岳晓玲马玲
- 关键词:知信行
- 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剂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8~60岁、体质量指数(BMI)18.5~24.0 kg/m^2、择期行手术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组,n=24)、DEX0.5μg/kg组(D1组,n=24)、DEX 1.0μg/kg组(D2组,n=25)。3组患者分别输注生理盐水、DEX 0.5μg/kg和DEX 1.0μg/kg,10 min后以20 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直至患者意识消失时停药并记录丙泊酚用量和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 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分别为C组(1.77±0.43)mg/kg、D1组(1.13±0.33)mg/kg和D2组(0.79±0.31)mg/kg;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分别为(314±59)s、(210±53)s和(138±56)s,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能明显减少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可为临床工作中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顾洋杨凡郑俊威马玲张永海尉静芳马汉祥
- 关键词:丙泊酚
- 月见草油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氧化应激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月见草油(EPO)对高脂饮食联合来曲唑所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激素水平、代谢水平、氧化水平以及卵巢组织中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1(SIRT1)/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共分为6组,12只为正常对照,其余60只大鼠喂食高脂饲料(40%脂肪)8周,并在喂食方案的最后3周,联合浓度为1 mg/(kg·d)的来曲唑灌胃21 d,制备PCOS大鼠模型。模型制备结束后经尾部血清激素水平分析,每组剔除偏差较大的模型大鼠2只,并把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PCOS模型组、二甲双胍组、EPO小剂量组、EPO中剂量组、EPO大剂量组。ELISA方法和生化酶法检测各组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T)、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卵巢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组织SIRT1/FoxO1通路和相关抗氧化因子SOD1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以及衰老因子SIRT1和FoxO1的定位与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COS模型组体质量、FPG、FINS、T、LH和FSH水平均升高(P<0.001);SOD和T-AOC水平下降(P<0.001),MDA水平升高(P<0.001)。ELISA结果显示,EPO和二甲双胍治疗后,体质量、FPG、FINS水平较PCOS模型组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SOD水平与PCOS模型组相比升高(P<0.001),MDA水平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EPO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T-AOC水平较PCOS模型组升高(P<0.001);二甲双胍组和EPO中剂量组、大剂量组T和LH水平较PCOS模型组下降(P<0.001);二甲双胍组和EPO治疗大剂量组FSH水平较PCOS模型组下降(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OD1、GST和SIRT1蛋白在颗粒细胞、间质细胞、原始卵泡和黄体均有阳性表达;West
- 虎娜孙苗邢莎莎许丹霞海小明马玲马玲勉昱琛何瑞陈冬梅陈冬梅
- 关键词:月见草油氧化应激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