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萍
- 作品数:31 被引量:5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大港滩海区下第三系湖相混积岩的岩石学与成岩作用特征
- 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描述大港滩海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的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混合沉积体系的岩石学特征、探讨混积岩形成机制及揭示其成岩作用特征,进而阐明孔隙流体演化.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岩石常规薄片鉴定,铸体薄片鉴定、扫描...
- 马艳萍
- 关键词:岩石学成岩作用流体演化下第三系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油气逸散特征及其地质效应
-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区内分布着东胜大型砂岩型铀矿、延安组顶部规模宏大的漂白砂岩以及乌兰格尔凸起上的白垩系油苗等,其不但空间分布密切,而且成因上有机相连。漂白砂岩成冈机制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后期改造阶段天然气逸散...
- 马艳萍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床盆地演化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物源和构造背景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常规薄片统计、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石英颗粒阴极发光、全岩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锆石U-Pb测年(LA-ICP-MS)等方法对研究区物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碎屑组成、重矿物、石英颗粒阴极发光等矿物、岩石学特征均表明研究区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物源来自北部,且自东向西平面分区明显,指示存在多个并列的古水系提供物源。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模式图显示,北部露头区和盆地内样品二者REE配分曲线形态一致,均显示轻稀土略富集、中等负Eu异常的右倾模式,反映二者物质组成的继承性,与矿物岩石学揭示的物源来自北部蚀源区相吻合。主量元素SiO_(2)-K_(2)O/Na_(2)O、K_(2)O/Na_(2)O-SiO_(2)/Al_(2)O_(3)、TFe_(2)O_(3)+MgO-TiO_(2)判别图及微量元素Th/Sc、Th/U等比值及构造背景判别图显示物源区兼具活动陆缘、被动陆缘和岛弧构造背景,这种复杂的构造背景与鄂尔多斯陆块北缘与阴山陆块碰撞对接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构造背景相一致。北缘隆起带的多次旋回性抬升,形成北部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北部露头区变质岩和火成岩的锆石年龄及盆地内石盒子组砂岩碎屑锆石U-Pb测年显示,二者峰值年龄为2.0~1.8 Ga,2.4~2.2 Ga,都集中在元古宙。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为295.8±3.6 Ma,这一年龄说明沉积作用发生在早二叠世之后,即北缘古亚洲洋关闭后的隆起剥蚀阶段。锆石测年结果2.0~1.8 Ga和2.4~2.2 Ga峰值年龄与近年来对西部陆块孔兹岩系的同位素测年结果相吻合。综合以上分析,显示各个方面互相印证,重建出当时有多个并列古水系,从北部蚀源区向盆地盒8段提供物源。
- 马艳萍马艳萍赵靖舟刘池洋郭艳琴赵靖舟侯宾东
- 关键词:物源分析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石盒子组鄂尔多斯盆地
-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方解石脉的地球化学与包裹体特征——以港深 67井为例被引量:13
- 2004年
- 大港滩海区港深67井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处于超压带的顶部,其泥晶灰岩和钙质细砂岩中以方解石脉发育为特征。方解石脉以块状结构为主,少量为纤维状结构,部分方解石脉中分布有原地微角砾。方解石脉中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0~140℃,其中,液烃包裹体显蓝色荧光;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80~170℃。方解石脉的δ13C为2.30‰~5.92‰(PDB),δ18O为-14.16‰~-7.89‰(PDB)。方解石脉宿主裂缝的形成与超压破裂有关,方解石脉的成脉流体和成脉物质来自下伏泥岩层中封存的同生水和围岩。
- 刘立孙晓明董福湘马锋马艳萍
- 关键词:方解石脉地球化学大港滩海流体
- 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砂岩储层中方解石胶结物碳、氧同位素研究被引量:30
- 2004年
- 对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砂岩储层中方解石胶结物的12个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 范围在-9.58‰~+13.61‰,平均为5.29‰;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在-12.46‰~+0.09‰,平均为-6.28‰。探讨了碳酸 盐岩的成岩流体盐度及碳的来源和成因等问题,认为本区的方解石胶结物成岩流体为高盐度流体,方解石胶结物主要来自层内碎屑 碳酸盐颗粒或者邻近碳酸盐岩层的溶解,其碳来源主要为还原有机碳。
- 董福湘刘立马艳萍
- 关键词:大港滩海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盒子组盒8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表征被引量:15
- 2016年
- 采用Sr、Sr/Ba、Rb、Rb/K、K+Na质量分数、K/Na、B/Ga、B元素法、V/Cr、Ni/Co、U/Th、V/(V+Ni)、铈异常(Ceanom)值、Fe2+/Fe3+、Cu/Zn、Sr/Cu、Fe/Mn、Mg/Ca、Mg/Sr和Al2O,/MgO等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等地球化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盒8期沉积环境的古盐度、氧化还原态和古气候进行综合判断。结果表明:古盐度介于2.76%0~14.32%0之间,平均值为8.62%0,显示沉积水介质以淡水一微咸水为主;铈异常(Ceanom)值主要集中在-0.05~0.1之间,整体表现为ce富集,指示缺氧弱还原的古水体环境;Sr/Cu比值为1.66—9.41,平均值为4.60,环境为温湿气候。纵向上盒8_F古盐度高于盒8上,盒8下比盒8上气候略微干旱。平面上研究区南部米脂榆79井一榆28井一带和研究区北部通岗浪沟一什汗水利一带古盐度较大,大于10%o,属半咸水一咸水沉积,相对应地这两个区块古气候比其它区块较为干旱,这一规律和沉积体系在研究区的分布高度吻合。分析认为:盒8期研究区湖岸线分布于南部米脂榆79井一榆28井一带,受湖水和干旱气候的影响,造成古盐度较高;北部通岗浪沟一什汗水利一带发育辫状河沉积,受干燥气候、蒸发环境的影响,古盐度增大。研究区微咸水一半咸水一咸水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绿泥石膜胶结发育,也有利于储层的发育。该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盒8沉积环境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也对该区盒8段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郭艳琴余芳李洋梁大勇李文厚赵靖舟马艳萍
- 关键词:古盐度古气候沉积环境鄂尔多斯盆地
- 一种研究富铀岩石在还原环境中铀迁移的实验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研究富铀岩石在还原环境中铀迁移的实验方法,属于铀矿中铀源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富铀岩石粉碎后与碳酸钠水溶液混合,置于高压釜中,并将所述高压釜放入厌氧培养箱中,打开高压釜的盖子,对厌氧培养箱抽真空并充入氮气...
- 王文青张龙张少华谭成仟宋立军李元昊马艳萍
- 盆地后期改造中油气运散的效应——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漂白砂岩的形成被引量:29
- 2006年
- 国内外不同时代砂岩漂白现象的研究表明,漂白砂岩形成均与有机流体的参与有一定联系。因而,可将其作为烃类曾经运移、聚散的线索,预测在其附近可能有(古)油、气藏存在或遭改造破坏。鄂尔多斯盆地在后期改造过程中油气赋存状态发生了重新调整。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漂白砂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和岩石学特征研究,初步确定该区漂白砂岩形成于酸性还原环境。其岩石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较高的高岭石含量及黄铁矿含量,同时氧化铁边部颜色较中心浅;主量分析结果证实漂白砂岩的A l2O3含量较高,Fe3+/Fe2+较低;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岩心样品还是露头样品,都存在Eu负异常,均指示了还原环境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砂岩漂白现象指示了天然气的逸散作用。
- 马艳萍刘池洋王建强赵俊峰房建军桂小军喻林
- 关键词:中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漂白现象与天然气逸散的关系被引量:31
- 2007年
- 漂白砂岩是证明油气是否曾经存在及其逸散规模的重要证据,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漂白现象主要分布在中生代地层中.通过对延安组漂白砂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以及与邻近砂岩的对比,初步确定该区漂白砂岩形成于酸性还原环境.岩石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生高岭石胶结为主,含铁矿物边部颜色较中心浅;主量分析结果证实漂白砂岩的Al2O3含量较高,Fe3+/Fe2+比值较低,其总铁含量明显低于白色微红砂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漂白砂岩ΣREE较其他砂岩低,且显示Eu亏损和Ce相对富集;微量元素结果显示漂白砂岩Co含量相对较高,Sr相对亏损,Zr和Hf相对较富,与绿色蚀变砂岩值接近,略低于砂岩矿石.同时,盆地北部油砂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油砂是盆地中部气田石炭—二叠系的较高成熟度的煤成气逸散到地表形成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值较轻,分别为-11.729‰~-10.210‰和-14.104‰~-12.481‰,指示碳酸盐成因与有机质有关.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中生界砂岩漂白现象指示了天然气的逸散作用,其为上古生界天然气还原作用的结果.
- 马艳萍刘池洋赵俊峰黄雷喻林桂小军房建军王建强
- 关键词:中生界东北部鄂尔多斯盆地
- 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扶杨油层物性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9年
- 对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扶杨油层砂岩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分布与变化规律的详细研究表明:扶杨油层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溶解作用。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储层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使孔隙度减少0.2%~22%;方解石是造成扶杨油层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其次是石英次生加大;晚成岩阶段发生的油气侵位未能阻止石英的次生加大和部分自生矿物的沉淀;油气侵位后生成的酸性孔隙流体和通过断裂带渗入的大气水淋滤造成大量长石和方解石的溶蚀溶解,对储层物性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 闫建萍刘池阳马艳萍
- 关键词:成岩作用扶杨油层储层物性松辽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