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荣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丘县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象
  • 3篇气象条件
  • 2篇冬小麦
  • 2篇生长发育
  • 2篇农业气候
  • 2篇农业气候资源
  • 2篇气候
  • 2篇气候资源
  • 2篇强降雪
  • 2篇强降雪过程
  • 2篇小麦
  • 2篇降雪
  • 2篇降雪过程
  • 2篇光照
  • 2篇波包
  • 1篇阴雨天
  • 1篇阴雨天气
  • 1篇玉米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机构

  • 10篇沈丘县气象局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重庆市环境科...

作者

  • 10篇马荣
  • 4篇刘净净
  • 3篇葛非
  • 3篇郭胜利
  • 2篇唐玮玮
  • 2篇肖天贵
  • 1篇周玲
  • 1篇徐占伟
  • 1篇高鑫
  • 1篇田力
  • 1篇梁思琪
  • 1篇高昕

传媒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河南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河南省气象学...
  • 1篇河南省气象学...
  • 1篇2011年第...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3月西藏强降雪过程的波包分布及传播特征分析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05年3月24、25日发生在西藏中东部地区的强降雪过程的波包传播和积累特征进行分析,发现500hPa高度场波包分布特征与强降雪产生的区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葛非郭胜利马荣肖天贵唐玮玮
关键词:强降雪过程
文献传递
2011年沈丘冬小麦生长状况与气象条件关系探讨
沈丘县位于黄淮平原的腹地,豫、皖两省结合部,是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业气候资源丰富,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两熟制.小麦是沈丘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生产周期长,小麦生产受多种因素...
马荣梁祖宪刘净净朱贤花
关键词:冬小麦生长发育气象特征
文献传递
沈丘县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对沈丘县(1993-2012年)20年气象条件统计与形成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诸多要素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影响本地通夏玉米优质高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光照和降水。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品质,应选用中早熟竖叶...
马荣朱贤花梁思琦
关键词:气象条件夏玉米生长发育
2011年沈丘冬小麦生长状况与气象条件关系探讨
沈丘县位于黄淮平原的腹地,豫、皖两省结合部,是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业气候资源丰富,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两熟制。小麦是沈丘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生产周期长,小麦生产受多种因素...
马荣梁祖宪刘净净朱贤花
文献传递
2010年6月24日沈丘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10年6月24日16—18时,沈丘县出现了雷雨大风、局地冰雹天气,致使部分乡镇受灾。本文利用本站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当时压、温、湿、风等气象要素变化,并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对此次大风、冰雹过程进行分析,力求找出此次过程...
马荣朱贤花刘净净梁思琪
关键词:大风冰雹灾情触发作用
2009年秋季沈丘县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0年
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分析了2009年9月7—20日沈丘县出现的历史罕见的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副高脊线位于25°N以北、西伸脊点位于108°E,北部冷空气南下受副高阻挡,在40—50°N形成平直西风带锋区,锋区南侧偏西西北干冷气流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切变系统频繁建立,是导致该区连阴雨天气的产生机制。亚洲两槽-脊型建立,蒙古东部低涡加强、东移南下,副高脊线南撤至20°N附近,预示了连阴雨天气结束。
马荣刘净净高昕徐占伟朱贤花梁思琦
关键词:环流形势水汽条件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被引量:7
2006年
适宜的气象条件,可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番茄生育适宜温度为13-28℃;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适宜土壤水分含量60%-85%;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
高鑫马荣朱贤花
关键词:番茄适宜温度光照
2005年3月西藏强降雪过程的波包分布及传播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05年3月24—25日发生在西藏中东部地区的强降雪过程中波包的传播和积累特征进行分析,发现500hPa高度场波包分布特征与强降雪产生的区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强降雪产生的时段内,高度场扰动能量有着明显的积累和增强。从波包的传播特征来看,受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低值系统活跃的影响,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不断向青藏高原输送,继而为西藏林芝地区强降雪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高纬的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气流交汇促使了这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产生。
郭胜利葛非马荣肖天贵唐玮玮
关键词:强降雪过程
沈丘县农业气候资源及变化特点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沈丘县1961-200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沈丘县近40 a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沈丘县的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雨热同季,但又不完全同步;10℃以上的活动积温为4750.4℃.d,降水量为808.5 mm,主要分布在4-10月份,日照时数为2109.1 h;近40 a热量资源呈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热量资源明显多于前30 a,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日照时数呈递减趋势。
马荣
关键词:热量水分光照
南方地区连续暴雨过程扰动能量的积累和传播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08年5月26日—6月18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暴雨过程期间波包传播和积累进行分析与研究。由中低层500 hPa和700 hPa高度场的波包分布特征分析可知,强降水过程产生期间,绝大部分发生强降水的地区均是波包大值区,扰动能量的积累和释放与降水过程的发展有一定对应关系。扰动能量的发展和积累与强辐合区内不稳定能量的输送也有较好的对应。波包值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表明,在强盛的西南季风背景下,这次南方地区连续暴雨过程的扰动能量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地区,在降水期间有源源不断的波包由该地区向降水区域传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所处的高值区范围偏南,有利于副高北侧西南气流扰动能量的传播;高原地区的扰动能量对降水也有重要影响,南支锋区扰动异常活跃。中低层扰动能量的传播、积累及频散与降水的发生、维持及结束有着紧密的联系。
郭胜利葛非马荣田力周玲
关键词:连续暴雨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