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伟博

作品数:28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抑郁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精神卫生
  • 3篇心理卫生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精神障碍流行...
  • 3篇患病
  • 3篇患病率
  • 3篇分裂症
  • 3篇城乡居民
  • 2篇心理健康
  • 2篇抑郁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症状
  • 2篇卫生知识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精神病
  • 2篇家庭
  • 1篇单亲

机构

  • 26篇潍坊市精神卫...
  • 3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市卫生局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诸城市精神卫...
  • 1篇寿光市精神卫...
  • 1篇潍坊市人民政...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昌乐县妇幼保...

作者

  • 26篇高伟博
  • 8篇董兰
  • 6篇张功法
  • 5篇王程辉
  • 4篇赵永红
  • 4篇林艳
  • 4篇孙红立
  • 2篇秦爱玲
  • 2篇张玉芹
  • 2篇冷佃颉
  • 2篇于建军
  • 2篇朱建平
  • 1篇曹学义
  • 1篇高振忠
  • 1篇李常玮
  • 1篇郭宏
  • 1篇刘文娟
  • 1篇司桂梅
  • 1篇朱国辉
  • 1篇王树理

传媒

  • 8篇中国民康医学
  • 5篇精神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山东精神医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如何让更多参加新农合的精神病患者享受到市级精神科医疗服务
2008年
高伟博胥爱萍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精神科精神卫生中心
潍坊市2004年与2015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对比研究
2021年
目的比较2004年与2015年潍坊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两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参与调查人员均经系统培训,采用精神科护士用一般健康问卷(GHQ)、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进行筛查、诊断。结果2015年精神障碍检出率及痴呆、酒精使用障碍、心境障碍患病率均高于2004年(P<0.05)。2015年男性精神障碍检出率较2004年升高,且高于同年女性的检出率(P<0.01)。2015年,城市精神障碍患病率较2004年降低(P<0.05),农村精神障碍患病率较2004年升高(P<0.05)。结论10年来潍坊市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痴呆、酒精使用障碍、心境障碍,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葛茂宏高伟博董兰胥爱萍王程辉林艳
关键词:患病率
潍坊市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调查城乡居民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水平,为今后制定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发放无记名问卷,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潍坊市16个县市区的城乡居民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6176份,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基本知晓率15.03(,部分知晓率37.32(,较少知晓率47.65(。且知晓程度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关部门和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城乡居民进行有效的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乡村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心理保健水平,预防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胥爱萍葛茂宏张功法于建军高伟博董兰
关键词: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
潍坊市在深化医改中实现精神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2013年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总人口908万。根据2004年全市第三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重性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0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此,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围绕强化精神卫生公益性质、促进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初步实现了全市精神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
冷佃颉葛茂宏高伟博
关键词:医改精神卫生
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心理卫生及行为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心理卫生及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
王树理张玉芹高伟博
关键词:独生子女心理卫生
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为潍坊市政府建立起市、县、镇(街)、社区四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于2013 年5-7 月抽取潍坊市≥18 岁居民1 200 人,采用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得分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际调查市民1 138 名,市民575 名,农民563 名,城市样本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9. 91%,农村样本为63. 51%,市民样本知识问卷的答题正确率高于农村样本,且与性别、年龄、教育年限、职业与知识问卷得分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规划要求,应加快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预防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高伟博葛茂宏张功法胥爱萍董兰林艳
关键词:城乡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居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对潍坊市18岁及以上的6730名常住居民开展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城乡居民间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潍坊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使用优势分析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使用交互作用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潍坊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18.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在城市(95%CI:0.68~0.95)、文化程度高(95%CI:0.07~0.51)、家庭月总收入在1500~7999元(95%CI:0.45~0.80)和有慢性病(95%CI:0.67~0.93)是心理健康素养的保护因素,年龄在60岁以上(95%CI:1.21~3.29)为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地区与年龄之间的交互项RR为0.82;地区与文化程度之间的交互项RR为1.24(P均<0.05)。结论潍坊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较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和达标率更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程度、工作、年龄、家庭月总收入、慢性病、地区,且地区与年龄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地区与文化程度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张功法林艳赵兵强高伟博俄立梅
关键词:影响因素
潍坊市心理卫生医务工作者工作现状及满意度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心理卫生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现状、满意度水平以及对心理卫生工作的建议,分析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针对性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召开全市卫生系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现状调研座谈会,对全市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工作现状满意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满意度较低,且满意度与学历、职称、岗位及工龄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根据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及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心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伟博葛茂宏张功法胥爱萍董兰
关键词:心理卫生工作者满意度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同伴支持服务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同伴支持服务的效果。方法:将7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同伴组和对照组,均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在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基础上,同伴组接受同伴支持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分别在入组时、4周末应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等方法评定患者。结果:(1)4周末,两组YMRS、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P<0.01),且同伴组YM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周末,两组GQOLI-74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P<0.01),且同伴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GQOLI-74总分均明显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同伴支持服务有助于快速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康复措施。
孙红立葛茂宏胥爱萍高伟博赵永红王程辉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
潍坊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18岁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潍坊市≥18岁居民4815人,由精神科护士用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进行筛查,然后由精神科医生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对筛查阳性者、因躯体疾病原因无法回答者、近1年因躯体疾病住院治疗者、因精神疾病无法完成筛查者和随机抽取的10%筛查阴性者进行诊断。结果有效完成调查4797人。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现患率为17.81%(95%CI:16.72%~18.89%)。各类精神障碍现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物质使用障碍(5.69%)、焦虑障碍(4.49%)、心境障碍(4.29%)、器质性精神障碍(2.22%)、精神病性障碍(1.06%)、其它精神障碍(0.05%)。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依次为酒精使用障碍(5.66%)、重性抑郁障碍(1.80%)和心境恶劣障碍(1.45%)。男性精神障碍总现患率高于女性(18.66%vs. 16.97%,P<0.01)。城镇居民精神障碍现患率与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7%vs. 18.54%,P=0.08)。结论精神卫生问题,尤其是酒精使用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已成为潍坊市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葛茂宏高伟博董兰胥爱萍林艳王程辉董军王光月王勇于永强刘春营李文明张焕玲王梅杨倩张颖付晓萌高健
关键词:患病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