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作品数:3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TC4-DT材料高压电子束焊接框工艺研究
- 2017年
- 对TC4-DT材料高压电子束框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高压电子束焊接技术来实现复杂结构、大厚度难熔金属的热工艺成形,并对工艺、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所形成的焊缝较为平整,成形较窄,拉伸、冲击强度较高,抗拉性能强于母材,但冲击韧性有所下降;焊缝接头网篮组织结构中,焊缝组织不见明显晶界,保证了焊缝组织的连续,且晶粒交错细化。
- 高峰倪家强关峰
- 关键词:力学性能钛合金
- 复杂结构件薄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缺陷挖补电子束扫描补焊方法
- 复杂结构件薄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缺陷挖补电子束扫描补焊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步骤为:首先,通过X光确定钛合金零件母材的缺陷位置,采用机械方式在缺陷位置钻<Image file="DDA000141043698000001...
- 高峰常荣辉都强倪家强刘艳梅关峰
- 钛合金交叉一体化结构件制造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合金交叉一体化结构件制造方法,属于飞机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制造方法步骤包括依据线性摩擦焊的装夹形式和变形量确定焊接前补偿余量的设置方案,既安全包络了零件的焊接变形,又将余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了整...
- 崔洋吴广东赵军高峰齐东昱
- 电子束焊钛合金U型对接结构的补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焊钛合金U型对接结构的补焊方法,其中钛合金零件的厚度为12-18mm,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X光片确定气孔缺陷的位置;2)在距离气孔缺陷最近一侧的零件端面设置引出板,引出板与钛合金零件上表面水平;3)...
- 高峰倪家强
- 文献传递
- A-100钢电子束焊缝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被引量:2
- 2022年
- 采用电子束焊实现23Co14Ni12Cr3MoE超高强度钢(A-100钢)的连接。研究电子束焊对A-100钢力学性能及组织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直接熔化A-100钢锻件进行热处理(气淬)后的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马氏体,且彼此位向交错分布成网篮状。焊缝组织呈现一定的不均匀性,中间的马氏体更为粗大,且残余奥氏体较少,热影响区残余奥氏体增多,存在大量薄膜状逆转奥氏体。A-100钢电子束焊缝与基体相比强度和塑性基本相当。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缺口敏感性都较小,缺口敏感系数约为0.6。焊缝的冲击韧性下降到基体的2/3,但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回升到基体的80%以上。焊缝的高周疲劳极限可以达到700 MPa以上,焊缝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
- 高峰黄成杰关峰刘艳梅崔洋
-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
- TA15M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工艺
- 2017年
- 针对66mm厚TA15M钛合金件的真空电子束焊接,从焊接工艺、材料、机械性能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力学性能及残余应力状态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焊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宽度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呈降低趋势;焊缝抗拉强度接近母材,焊后普通退火(800℃×2.5h,AC)热处理可使TA15M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快速热循环造成的亚稳态组织(α'、亚稳β)充分分解,使焊缝硬度、强度和塑韧性均有很好的表现。
- 高峰倪家强常荣辉
- 关键词:电子束焊力学性能钛合金
- TC21、TA15、TC18、TC4四种钛合金高压电子束焊接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针对大型钛合金零件应用高压真空电子束焊接情况,从力学性能到微观组织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试验对4种钛合金试样的包括抗拉、屈服、拉伸、冲击、疲劳等多方面力学性能的检测,并对试样微观组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所形成的焊缝强度接近母材强度,韧性和塑性相当或略优于其他传统钛合金熔焊方式;微观组织柱状晶与外部等轴晶连接,伴随有马氏体析出。
- 高峰倪家强常荣辉
- 关键词:力学性能钛合金
- 电子束焊薄板斜角度焊缝补偿焊接方法
- 电子束焊薄板斜角度焊缝补偿焊接方法,其步骤如下:1)零件厚度为3mm,斜角度α为14°-40.9°对接结构的电子束焊;2)确定定位焊偏移量a1:a1≤定位焊熔池宽度1.2mm的一半≤0.6mm;3)定位焊接;4)确定补偿...
- 倪家强高峰
- 文献传递
- 电子束焊接薄板角对接结构用大厚度引弧板焊接方法
- 电子束焊接薄板角对接结构用大厚度引弧板焊接方法,其步骤如下:1)选厚度等于薄板角对接结构厚度的2倍至3倍的引弧板;2)清理引弧板表面:采用金属刷打磨引弧板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再用防静电真空除尘布沾丙酮擦拭;3)引弧板与角...
- 高峰倪家强常荣辉
- 基于熔池热量管理的高能束微创原位再制造方法
-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熔池热量管理的高能束微创原位再制造方法。针对无损检测所确定的缺陷在板材中的空间位置与尺寸,首先利用仿真技术,控制热源再制造热源加工行走路径、运行速度以及热输入,结合高斯热源模型有效...
- 刘艳梅史吉鹏关峰高峰赵兴旺